第720章 嚴禁煙火(1 / 2)

李茂決心已下,眾人不敢多說,各州高牆深壘,堅壁清野,阿熱屢次挑釁,各部奉令堅守不出。黠戛斯長於騎兵機動,短於攻堅克城,一時鬧的灰頭土臉。京西北之地雖大,民少物稀,阿熱的四萬軍馬靠挖田鼠顯然不能裹腹,一時饑寒交迫,不得已跟盤踞在橫山上的幾股悍匪交上了火。

這幾股悍匪各自擁眾不下萬人,築堡建城,割據一方,官府不去招惹他們,他們還常常下山來找官府的麻煩,何況阿熱主動挑釁。

一時間橫山上下打的天翻地覆,阿熱有輸有贏,破了不敗之身,卻倚仗兵力優勢漸漸占了上風,失意的悍匪紛紛向李茂求助,李茂慷慨大方,資給給養,又出兵策應,將本已傾斜的勝負天平重新扶正。

橫山各股盜匪與官府積怨甚深,連他們都化幹戈為玉帛,其他的馬匪也看到了機會,紛紛向李茂求助。李茂也來之不拒,總不會讓人空手而歸。

拿人錢財與人消災,西北的馬匪把“信義”兩個字一向看的很重,回過頭就去繼續找阿熱的麻煩,大打出手,毫不含糊。

這些原本一盤散沙的盜匪因為生存受到威脅,也開始暗中串聯,先後出現“八大山”、“殺胡會”、“十三山寨盟”、“三山總寨”等盜匪聯盟。湧現出“草上飛”、“油燜胡”、“扳倒天”、“天王李”等一幹赫赫有名的領袖人物。

一時風雲際會,英雄輩出。

在右廂的運作下,各中小聯盟又組建了“橫山盟”,推舉“天王李”為總軍師,協調各寨齊心協力跟阿熱死磕。如此又僵持了半年,阿熱感到有些吃不消了。官軍有道,盜匪無形。他們不懼與官軍正麵交鋒,卻怕這些盜匪在背後下刀子、放冷箭。那可真是防不慎防,苦不堪言。

跟李茂打了這麼長時間的交道,阿熱明白自己遇到了一個很難纏的對手,這個對手可不怎麼講究,貴為親王、太師,在戰場上卻說跑就跑,為了用計絲毫不顧及自己的顏麵,不過這個對手雖不講究,卻陰狠的緊,耍弄手段,把自己弄的上不著天,下不著地,回不了草原進不了長安,懸在半空無著無落。

再這麼苦耗下去,自己隻能被他活活拖死,困死,必須在他奸計得逞之前,冒險突圍,回到草原上去,回到了草原,休養生息個三五年,等恢複了元氣再和他一決雌雄。

入夏之後,阿熱就一直在尋找脫身之計,麟州附近的地皮都快被他啃平了,再不走不必打,餓也得餓死,更何況“天王李”那夥人得了李茂的資助,蹬鼻子上臉,一個勁地挑釁。不過想走又談何容易,李茂設下了鐵桶陣,把整個京西北圍成了鐵桶一般,四麵八方屯駐了重兵,想走就不能硬拚,得用巧勁。

阿熱畢竟是一路血與火裏走過來的,草原上的風刀雪劍給了他一顆無比強韌的心髒和銳利無雙的眼睛。他經過細心偵察,逐漸窺出了各州的虛實:北線兵力最強,又有錢多多這樣的名將,突圍困難。豐州是楊奇的老巢,楊奇此人鎮守邊關多年,身經百戰,智勇雙全,舊日大青川一戰,他詐敗逃入陰山下的稀樹林裏,憑借地利一舉誘殺阿斯芒麾下的五都督,足見其陰狠狡詐的本性,這樣的人能不招惹盡量不去招惹。

夏綏銀一線有李茂親自坐鎮,重兵雲集,又有常木倉、嚴秦這樣的名將,去不得。東麵是黃河,天塹難過,就算過去,那河東是大唐的龍興之地,豈是好混的?

看來看去,隻有西麵的宥州是個機會,宥州兵馬雖多,卻不甚精銳,且又孤懸在外,孤零零的四周沒有支撐。李茂的愛將母大海也算不得良將,可以用計將他調開。且宥州是關中聯通豐州的中繼站,所屯糧草軍械極多,若能攻取宥州補充給養,向西翻越賀蘭山進入大漠,便似龍歸大海,重獲新生了。

幾番試探後,阿熱斷定宥州可取,便發下大可汗調兵令,將分散活動的各部召集起來,自任主帥,率部攻打橫山盟總寨所在地岩羊山,目標擒殺“天王李”;以吉沒靳為主帥,佯攻夏州,牽製嚴秦;以代唆為主帥,攻打宥州,牽製母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