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少年年少(二)(1 / 2)

晉遲初到京城的年底,邊疆一封來信把晉老將軍喚了回去,小少年含著淚淚,和陳家一大家子送別自己爺爺。

馬背上那人銀盔銀甲,卻已是露出老態,隻是背脊卻依然挺直著。

有不少百姓自發的送晉老將軍出城門,在他們心裏,晉老將軍便是朝和的天,是朝和永遠不滅的信仰。

直到路的盡頭淹沒人影,他又奔赴遠方守衛國家,陳衛道擦擦眼角:“走啊,阿遲,我們回家過年,興許明年他就回來了。”

可是第二年年底,晉老將軍還是沒回來,一連五年皆是如此。

每年隻一封帶著砂礫的信隔著萬水千山送了回來,無非是說自己這邊一切安好,再問候下老友,順便問兩句自己這個已經完全寄養在陳家的孫子。

陳衛道知這人嘴硬說不出來什麼關心的話,便每年送過去一副晉遲的畫像,連帶著長了多高,肩寬了多少,學問精進了多少一並給人送過去,算是給自己遠在他鄉的老友一份慰藉。

晉遲十二那年,他已長得像是青鬆一般,身形頎長挺拔,就是表情越發淡漠,隻對著陳不靈這個古靈精怪的妹妹時,才會露出一絲無奈又順從的笑。

小小年紀,學堂上便已經有不少小女孩傾慕於他,總是偷偷打量他皎潔的側顏,然後偷偷羞紅了臉。

於是陳不靈這個心軟討喜的妹妹便成了晉遲的唯一突破口,各家小姐總是變著法的往她那送些蜜餞柿餅子之類的好吃的,然後從那張小嘴裏打聽出來兩個晉遲的愛好,臨走了還不忘捏捏人家沒褪去嬰兒肥的臉頰。

晚上下學,晉遲給陳不靈背著書箱,一隻手牽著她,一隻手拿著她要吃的糖葫蘆,聽她講今天上課發生的趣事,她聲音小了,他便側著頭,溫柔的讓她再說一遍。

沒出學堂,晉遲便被某家小姐攔住,被遞上一隻飄香的手帕。

在朝和,若是女子對男子有傾慕之意,便會給上自己隨身攜帶的手帕,以顯親密之意。

陳不靈上課時沒少偷看話本子,自然知道這是何意,於是蹦躂著拿回自己的糖葫蘆,壞笑著躲旁邊去。

那副圓嘟嘟的臉蛋,配上個壞笑的表情,倒顯得人小鬼大,古靈精怪的可愛。

晉遲被她逗得想笑,轉念卻又明白這是何意,隻能眉頭稍緊,略顯無奈的喊了她一聲:“陳不靈,過來。”

等人站到他旁邊,晉遲伸手拿過陳不靈的手帕,伸到那小姐眼前,在修長白淨的手上展開:“這位小姐,我這已經有一張手帕了,就不麻煩您了。”

這便是拒絕的意思,陳不靈瞪大眼睛眼睜睜看著那小姐先是漲紅了臉,然後扭頭便跑開,嘖嘖兩聲:“這家小姐平時給我買吃的最為大方,我還想讓她當我嫂子呢。”

正說著,她頭頂被輕拍了下,陳不靈抬頭瞧見晉遲淡淡的開口:“跟我說說,你都吃她什麼了?”

陳不靈縮了縮脖子,抱緊晉遲的胳膊:“阿遲哥哥,我錯了。”

晉遲不鹹不淡的哼了聲,認錯到是快。

“我以後再也不想著找小嫂子了,你別生氣。”

一大一小的身影從街頭晃到巷尾,最後進了家門,今天的府裏沒有飯菜飄香,隻剩一張張凝重的臉龐。

陳不靈少不經事:“我餓了,怎麼還不開飯呢?”

晉遲卻早就發現了不尋常的氛圍,再一看廳堂上下的人都眼帶愁緒的看著自己,他的一顆心沉到穀底,手指在陳不靈的手心顫了顫,竟是不敢問發生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