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時彼場諸會菩薩。諸天龍神。揵遝和。阿須倫。迦留羅。真陀羅。摩睺勒。釋梵四天王大神妙天王。淨居天人。各心念言。假使菩薩。神足道化。無量巍巍之德。乃如是者。遊步亙然。如來至真。所建威化。何所比乎。於是解脫月菩薩。知眾會者心之所念。問金剛藏菩薩大士。唯願佛子。眾會疑網。以時斷結。善哉決之。菩薩清淨之所顯變。化而無等倫。時金剛藏菩薩。取一切佛土。自然身威三昧。而以正受。這定意已。應時一切諸菩薩眾。諸天龍神。揵遝和。阿須倫。迦留羅。真陀羅。摩睺勒。釋梵四天王。大神妙天王。淨居天王。自見己身。在金剛藏菩薩體中。又複睹察三千大千世界。亦在其體。在彼所作清淨之業。不能周體。億劫之中。修精進行。在彼佛樹。其佛樹廣長。三十萬裏。若百若三千。廣普無邊具足。亦如三千億刹。懸迥極遠。斯佛樹下道場師子座。巍巍如是。彼有菩薩。名諸神通。當成如來。號曰意王。詣樹道場。於是會者。悉遙見之。所見莊嚴。具足億劫。嗟歎其德。不能究竟。以現此變。尋還眾會。複在故處。時普眾會。怪未曾有。默然無言。察眾菩薩寂然而住。時解脫月菩薩。問金剛藏。至未曾有。佛子。此三昧定。威耀乃爾。境界英妙。是菩薩定。所號雲何。答曰。號一切佛土自然身威。又問斯三昧定。以何遊行。境界嚴淨。答曰。能備悉行。假使族姓子。若有菩薩。善修斯定。如是像類江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遍中眾塵。諸菩薩等。周滿諸三千世界。自現其身。若複得是法雨道地。若有菩薩。住此道地。獲不可計百千定意。無能限知。諸菩薩等。所現身數。及諸菩薩之所奉行。其善哉妙意。菩薩之住。不知身行。口言心念。其神足力。亦不能知。察其三世三昧所入。聖慧境界。變化之法。所建立法。不可限知。常可所行。舉足下足。無能知者。至精進行。菩薩行業。住善哉妙意。菩薩道地。如是佛子。其此法雨菩薩道地。說平等時。其義廣大。不可限量。所演正真。不可思議。班宣正辭。百千無際。不可為喻。又問佛子。諸如來行。境界玄妙。為如何乎。今諸菩薩。建立所行。境界神化。無邊若斯。答曰。猶如佛子。而有丈夫。示其身形。如四方域。取之大杖。如四方域。若二若三。手持大杖。手執至石。以受此石。口說此言。我以投石。如十方塵諸佛世界。乃至無限。
滿中眾塵。寧可計知此塵數。得此無極。悉了所有。無所不達。是乃名曰平等之謂。成就法雨菩薩道地。乃為無量。過是眾喻。諸如來慧。至不可計喻。爾乃成至真正覺。則等修諸菩薩法。又複佛子。猶如有人。取如四方域。少所有土其餘無限。如是佛子。今吾宣說是法雨菩薩道地。歌頌少所。無數劫中。谘歎功德。欲盡其福。不可暢竟。何況如來之道地也。吾今囑累。殷勤告敕。於今住在如來之前。取要言之。假使佛子。一一方域。不可稱計。諸佛世界。滿中眾塵。若幹佛土。皆令逮得如是道住。菩薩滿中。猶若甘蔗竹葦稻麻叢林。是無數劫。成菩薩行。合集此德。以為菩薩一聖明慧。比如來智。百倍千倍。萬億倍巨億萬倍。不可為喻。是為佛子菩薩以入如是聖慧。如來至真。身口心行。無有二也。菩薩不舍諸三昧力也。親見諸佛。供養奉事。於一一劫中。供奉諸佛。不可稱載。一切供養。無所乏少。入受道化。稽歸諸佛。所建立教。於彼行增而無等倫。谘問。法界。不可計限。乃至巨億百千垓劫。猶如佛子。金師絕工。作天寶冠。造大瓔珞。治大寶珠。自在天王。著在其頸。而無等倫。及餘天人。瑰異寶瓔。終不能逮莊嚴妙好。如是如是。佛子。若有菩薩。逮得十住。以是菩薩淨修慧行。超絕無侶。乃過逮成第九道地。住此道地菩薩。道光巍巍。乃成一切敏慧。其行無比。如是聖器。莫不蒙濟。猶大神妙天王光明。超越一切所生諸天之位。照於眾生心性所行。菩薩如是。以逮得立第十道地法雨地住聖慧光明。一切聲聞緣覺菩薩。所不能逮。至第九住。亦不能及。建立乃到一切敏慧。導利眾生。立於道義。又是菩薩。以能得入如是聖慧諸佛世尊通達三世無窮之慧。法界聖慧普遍一切諸佛世界。皆照一切諸佛國土而建立之。悉知諸法一切眾生之刹土也。常以平等至一切智。逮所普解。眾生悉聞。是為佛子。菩薩大士。名曰法雨開士十住。菩薩住斯。假使得作大神妙天。若為天王。說諸聲聞緣覺菩薩所度無極。所問法界。則無有侶。所修諸業。布施愛敬利益之理。等利之義。一切不離諸佛之念。乃至備足一切智念。當以何致一切眾生之最上尊。道禦普智。發意之頃。如是色像。勤修精進。一時須臾。至不可計億百千垓。諸佛國土。滿中眾塵。三昧正受。十不可計億百千垓諸佛國土。見諸菩薩國土滿中塵數。
亦等無異。眷屬圍繞。從其中願。菩薩勢力。殊特弘誓。變化神足。谘嗟功德。不可稱載。所行嚴淨。篤信喜樂。若有所行。身所現行。其眼神足。音聲種姓。乃至若幹億百千垓劫。悉見曉了。又有佛子。菩薩十住入一切智漸成道門。猶如阿耨達大池流水四河之頂。乘經水門。充潤四域。增長遂盛。而不可盡。乃入巨海。若如大海無有邊際。菩薩如是。所願善本。由敘徑誌。以四恩義。充滿眾生。而開化之。功不可盡。轉上增進。至一切智行無邊際。又此佛子。菩薩十住。緣致佛慧。猶如十大山王。因於大地。而得自立。何謂為十。一曰雪山。二曰香勳。三曰抲陀利。四曰嫉妒山。五曰執持眴。六曰馬耳山。七曰眴持。八曰鐵圍。九曰英意。十曰大鐵圍須彌山王。其雪山者。因一切藥。以為屋宅。療眾生藥草。不可限計。菩薩如是。住悅豫地。造立行業。皆了一切世間之行。傳頌經典神咒之語。所立俗術。化無邊際。其香勳山。生一切香。流眾香室。則無有量。菩薩如是。住離垢地。成為舍宅。戒聞之香。守護禁法。而不可限。將養戒義。其抲陀利山。清淨淳寶。以為屋室。生一切華。其花無限。普受眾華。菩薩如是。住興光地。為眾屋室。處在於世。禪定脫門。三昧正受。則而無限。能問一切定意之宜。其嫉妒山。清淨寶城。是為五神通之屋宅也。無限仙人所殿居耳。若幹品山。菩薩如是。住暉耀地。為之屋宅。講說道度。名無限路。谘問諸慧。其執持眴山王。真淨之寶。鬼神神足之所屋室。諸鬼無限。若幹品種。菩薩如是。住難勝地。一切神足。在所變化。布說無限無限神通。馬耳山王。淳以寶成。因為屋室。生一切果。受無數寶。菩薩如是。住近目見菩薩道地。則為屋宅。宣布度故。諸聲聞等。無際果實。隨時之宜。其眴持山王。是大龍神。所居之室。諸龍無際。有若幹品。菩薩如是。住玄妙地。是其屋室。宣布(丹注諸本此處玄妙地合詞不盡無動地喻文全闕請驗異譯即知脫略)菩薩如是。住於無動開士道地。為諸菩薩自在屋室。所行獨步。谘問無量十方世界也。鹹共啟受。英意山王。純以淨寶。為阿須倫眾大神居宅。不可計數。諸阿須倫。菩薩如是。住善哉意地。成就眾生。以為屋宅。所現佛身。無有邊際。十方來受。究竟慧行。谘問無始。眾生本末。輪轉無際無邊之業。其須彌山王。淳用眾寶。諸神足天所居之宅。諸阿須倫。不可稱計。菩薩如是。住在法雨開士道地。如來十力。四無所畏。現不可限諸佛之身。是故佛子。十寶諸山。周圍大海。菩薩如是。住是十地平等普智。奉一切敏。猶如大海。以十事成而無有侶。何謂為十。一曰漸備具足。二曰不與死屍而俱雜錯也。
三曰異門降眾。四曰一味之業。五曰無數眾寶。六曰受深遠色。七曰廣無邊際。八曰受諸大身。九曰隨於住時不越故岸。十曰受一切雨而無厭足。菩薩如是行十事業。則無雙比。何等為十。乃修悅豫道行之地。漸備誓願。導化群黎。離垢地業。不與犯戒而俱同居。興光之地。降伏世間殺生之事。暉曜之地。篤信佛道。莫能壞者。常修等行。難勝之地。善權神通。不可限量。誘化世俗。隨其所樂。目見之地。深妙因緣。觀察眾生玄妙之地。解如審諦。眾行無為。無動之地。則能歡導無極如來嚴淨之行。善哉意地。深妙脫門。猶如佛子。大明月珠。越十寶種。所著之處。靡不明曜。絕工之師。善權合之磨治晃昱。合貫清淨光之鮮明。永使究竟。琦珍為繩。以諦了達。貫之通之。為作直琉璃衡。著高幢頭。演其光明。照於遠近。帝王所有。為諸眾生。攝護此寶。使得蒙光。出前奉現。菩薩如是。發一切智。心便得通。入十賢聖種。一智止足。樂在閑居。諦曉合德一心脫門。三昧正受。諦曉合集此三清淨修治道業正法之事。善修純清。善權神通。剖判逮了十二緣起若幹品行。善權智慧。執持聖幢。而得自在。因演光明。以慧之宜。觀眾生行。至阿惟顏。成近得辦最正覺道。建立眾生。使住十地。爾乃名曰一切智耳。是為積累菩薩之行。合集功勳一切敏慧法門之品。若有眾生。無有德本。終不得聞此大道業。月解脫又問。若有聞聲。得值此誼。為曾積累何所功德。答曰。其功德福。宿本往時。曾以奉行。順一切智。聖慧以斯不能順照。照不能遠。不行大慈湣於一切。周流如斯。恩施普護。緣致積德。逮法門品。其明若茲。睹現功勳。通入積功。所以者何。乃得解此。又有佛子。自非菩薩。不能得聞是法門品。亦不篤信受持諷誦。況複奉行。精進勤修。降伏成就。是故佛子。入一切智功勳之德。等類之人。
乃受持斯。若得聞此法門之品。聞之則信。思惟奉行。勤修精進。時佛威神。應時十方十億佛國。如滿中塵。諸佛世界。六反震動。興大雷音。承佛聖旨。法典恩養。尋雨天華。薰流名香。天之莊飾。天衣天寶。天之瓔珞幢幡。諸天伎樂。不鼓自鳴。簫笛琴瑟。自然出聲。過諸天物。一切智聖。以得親近。無為之地。雨微妙供。如此世界。四方之域。乃至他化自在天宮。自在天王。其天宮殿。如是一切天下世界。周遍十方。是法之說。靡不流普。承佛威神。其於十方十億佛國。滿中眾塵。世界若幹十億佛土。滿中眾塵。諸菩薩等。其數如是。各來聚會。周遍十方。各自讚言。善哉善哉。佛子。仁乃興講是菩薩道地法典之要。吾等亦複皆同一號。為金剛藏。從金剛首世界。而來至此國土。其佛名號金剛幢。從彼佛來。一切諸佛。皆亦轉是經典之要佛之聖旨。其諸眾會。亦複如是。若斯章句。義理微妙。形像如是。其義亦然。利養之行。無異不別。亦無猗他。吾等證明。承佛威神。至此眾會。如吾到此佛之國土。十方無量一切世界。亦複如斯。一一佛土。四方之域。上至他化自在天宮。自在天王。天王之宮。明月之珠。寶藏宮殿。如十億佛土滿中眾塵。諸菩薩數。如是來會。時金剛藏。察於十方諸菩薩等。觀眾部會。顧眄法界。谘嗟發起一切智心。睹眾菩薩行力清淨。受一切智。班宣道行。消除世垢。導利普智。示現變通。不可思議諸菩薩業功勳之德。宣布此道。承佛聖旨。則說頌曰。
寂寞無所樂。靜定心專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