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尚可盡。一切數知限。
若人欲度此。不可卒得聞。
其能離誌念。永除眾狐疑。
一切未有湣。照以此經典。
是故辯才尊。緣住慧徑路。
所處奉斯行。遊步依本業。
至行入境界。普到佛聖智。
湣一切眾生。布散此法因。
於是金剛藏菩薩。觀於十方。欲令眾會重懷悅豫。渴仰於法。興發大哀無極之慈。應時因是。嗟歎此頌。
大聖之道法。微妙甚深遠。
無念以舍念。清澄永難了。
聖明達玄微。智慧解所行。
自然業寂安。柔仁無諍亂。
自然空淨法。寂寞除苦患。
遊居至解脫。逮平等滅度。
無限無極義。言辭近超度。
以越於三世。行等猶虛空。
諸眾佑所行。寂然甚淡泊。
一切之行業。徑路難逮解。
此等行如地。誌性亦若斯。
甚難可講說。何能分別了。
以去棄心意。永無心句跡。
諸眾佑所行。智慧消言食。
亦複無所行。無陰眾衰入。
聖達依慧業。其心無想念。
猶如有飛鳥。遊行在虛空。
不可以言辭。何況欲睹見。
安住自然慧。如是行道住。
其心所行念。不可分別知。
何所有入處。殊勝慧土地。
湣傷常慈哀。誌願普備悉。
漸以具眾行。心亦無想念。
猶如心本性。智慧以明了。
如斯行之業。微妙甚難解。
自己誌性無。不可卒達知。
何況能宣布。安住之所念。
一切共恭敬。明聽玄妙教。
以入正真慧。如行道之住。
若於億千劫。不可盡究竟。
等俱鹹悅豫。普共且專聽。
至誠妙真義。無厭亦無異。
不以為憒亂。猶如成大海。
今當具敷演。諸眾佑道行。
又當班宣說。殊特之法音。
牽引眾譬喻。正真等文字。
其所講分別。甚難可解散。
安住行業事。如是不可量。
今已得逮入。吾我之自然。
鹹樂如一渧。且聽所宣言。
爾時金剛藏菩薩大士。謂眾會者。佛子且察。諸集眾生。積累德本所行真諦而無虛偽。所造行業甚善將護。諸佛興世常勤供養。極以合會諸清白法。恒以谘受善知識俱。以除憂戚誌性寬弘。篤信微妙定意平等。麵睹現在湣念慈哀。心常誌慕諸佛聖慧。化諸眾生悉發道心。皆令至真好一切智。其十種力強而有勢。則得遊行大無所畏。其意坦然得佛正法。擁護救濟一切眾生。修大湣傷其哀清淨。十方無餘悉解一切。明智至門悉現目前。一切佛土無為清淨。一時覺了三世世事。轉大法輪療眾疾病。菩薩大士須臾發意。湣眾生行無極大哀以為元首。智慧明了甚為巍巍。常勤學受善權方便。意性和柔親近道法。如來十力不可限量。善思選擇計一切人力佛力最上。所宣法門無所掛礙。而以和順自在之慧。佛悉了知一切佛興。因是自在。造立道法法界行最。立虛空際。所可發心。顯了當來發菩薩意。適發道意超凡夫地。以得超越菩薩之地。則得生在如來種姓。因號之曰無所從生。無有罪釁。輒以回轉世俗所趣。適過世俗由度世行。因得住立菩薩道法。已得住立菩薩道法。便能順從三世佛教。勤心道義常深第一。菩薩住如是道法。悅豫道地。佛子當知。如斯得立住菩薩道。所行不動入不回還。以住菩薩悅豫地者。因是發意多所悅豫。其有見者莫不歡然。常有恭敬以致利養。其來見者鹹共欣喜。開化眾人僉然受教。普來雲集共相娛樂。雖致遠近計無堅固。常抱仁和無所傷害。恒誌悅豫心不懷恨。和顏悅色而無嗔恨是為菩薩悅豫之地。住於道教。
諸佛世尊。皆共念之。第一悅豫思於佛法。適發悅豫。念於菩薩大士本業。適懷悅豫念菩薩行。適發悅豫念於六度清淨無極。適發悅豫。念於開士所住殊特。適發悅豫。思道最微而無等侶。適發悅豫。用眾生故利益道義。適發悅豫進心深法。適發悅豫。念於如來至真之教。念以勸化一切眾生。適發悅豫。念諸菩薩入如來慧精進之業。重複思惟將導不逮。為以得度。說諸眾生所慕境界。懷來進入諸佛平等。已得遠出愚癡之地。親近道場。斷除一切惡趣勤苦。為諸眾生勸導之首。已得睹見如來至真。具足成就如來境界。皆已逮睹諸菩薩定平等之業。故悅豫耳。永以消除一切恐懼。衣毛不豎。故悅豫耳。所以者何。是故佛子。諸菩薩學以是悅豫。便逮得立菩薩道地。以得住立菩薩道地。諸所恐畏。永無複難。在無命安。無世俗畏無死之畏。不畏惡趣。所入眾會無所忌難。皆以永除一切諸懼。所以者何。無吾我想。不貪己身。況複貪愛一切榮異。所生業乎。不畏無壽。亦不思念悕望僥幸。唯湣群生一切所有無極之業。救諸窮乏。貪不識道是無俗畏。成其道明。不自見身。不畏失己無吾我想。不畏當死。雖身壽終。成菩薩行。不離諸佛。由是之故。不畏惡趣。普觀世間。察於道心。而無等倫。誌性仁和。誰能逾者。以是之故。所入眾會。不懷忌難。離於恐懅。衣毛不豎。佛子當解。菩薩大士。以具大哀。不抱傷害。修本淨心。益加精進。合集一切眾德之本。
佛言。以篤信至。威神漸備多所歡悅。淨諸不信。篤信以興。常行湣哀。歸無極慈。心不患厭生死之難。誌於慚愧。而自莊嚴。心所生處。忍辱仁和。若幹種物。供養奉上如來至真最等正覺夙興夜寐。精進勤修。不厭講誦。積功德本。習於善友。以法樂而自娛。求博聞不懈惓。若聞法順思惟。已思惟無所著。不悕望衣食。業諸利養。心不貪慕。萬物恩愛。心永已除。唯慕義求三寶。發意之頃。不廢正行。勤修慕樂一切智地。如來十力。四無所畏。佛十八法。專精奉行六度無極。棄捐虛偽。而無諛諂。言行相應。不違心口。所至到處。常順言行。未曾毀亂如來種姓。恒一心念菩薩禁戒。一切智心。不可動搖。猶如太山不可傾覆。普於世間。無所慕樂。求度世業。以化未聞。學於道品。不知厭足。心常勤勤。求殊特事。是為佛子如是像業清淨道事淨菩薩法輒得堅住悅豫之地。世尊複言。若能得立悅豫地者。成菩薩住建立廣大無極之道。如是景模無限大願弘誓之鎧。又有十事法。何謂為十。班宣無盡。和雅音辭。至於無喻。無不周悉。供養諸佛一切奇珍。篤信微妙清淨之業。法界坦然。誌歸空界。究暢解達。於當來際。一切無想。無所悕望。令佛道興。無所思樂。所奉事者。供於無極。誌務大願。念諸如來所開演教。執持法目。將護諸佛諸菩薩業。不違一切平等覺訓。已能具足如上法訓。輒得出生。在兜術天上。從天來下。入母腹中。處在胎藏。從母腹出。隨行七步。舉手自讚。三界最尊。釋梵稽首。諸龍浴體。學書手博。遊觀所睹。出家入山。成佛降魔。釋梵勸助。轉大法輪。現大滅度。供養舍利。宣布道化。顯眾經義。皆以一時。至不退轉。法界弘廣。不可限量。處虛空界。究竟解暢當來之際。於一切念而無想念。從無數劫。會成佛道。篤信無惓。俱往合同。班宣義音。無極弘誓。乃至菩薩一切諸行。
弘普無窮。無量無數。攝取一切諸度無極。住清淨道。校計眾會品類音響有相無相。合會別離有為無為。為諸菩薩一切師首。道住真妙。所演章句。諸度無極。所當宣行。勤修正行。而無所生。近成發心。以能具足此諸法已。具足解暢眾生境界。色無色想。無想有想無想。水生陸地。合會聚處。一切所生。三界受形。六品所趣。此皆受形。而有處所。受無像形。一切無喻眾生之界。悉分別之。化入佛法斷除一切有為所生。則得建立成一切智。是則名曰法界弘廣。而得處在虛空之界。心能解暢當來原際。一切諸想有為之業。篤信無惓。演禦音響。乃至無極弘誓之業。一切解此眾生境界。道俗悉達無所不通。普諸佛界廣狹粗微。大小所現。有量無量。眇眇難名。曠遠原頂。入於平等。已入平等。曉了諸根。一切羅網解如門閫。入諸十方。以慧遍觀。解暢法界虛空原際。則得了入無極弘誓。又一切國以為一國。又以一國為一切國。而平等禦。清淨無穢。其光普照無量佛國。莊嚴諸國。永無塵埃。分別清淨章句所歸。聖慧道堂。不可限量。具眾生願。顯示諸佛微妙境界。隨其黎庶本行所興。而為現化。法界弘廣。察空虛界永無邊幅。究竟本際一切想念。計校合會。無有休息。亦不信隨邪行之業。修於清淨。建弘誓鎧。以化未聞。使諸菩薩入寂和性。當行至誠。積功累德。以一緣進。勸化誘導一切菩薩。未曾違舍菩薩之業。恣其意解。顯現佛興。自發己心。思如來教。無複往返。逮致神通。普遊諸國。其大聖慧。不可思議。行菩薩業。法界弘廣。虛空之界而無邊際。遊當來際。達諸想數。佛與眾數。其行之數。莫能損毀。入於聖智。顯發言行。無極弘誓。行菩薩道。心得逮轉。不退法輪。其身口意。未曾虛妄。適得見佛聞經法教。班宣聖眾。演明智業。適發悅豫。消除塵勞。致真誌性。猶大醫王療眾生病。皆修一切諸菩薩行。以故名曰法界弘廣。其虛空界而無崖際。暢當來際。皆知一切無央數劫。眾生行跡。善惡所趣。在於十方諸佛國土。逮成無上正真之道。為最正覺。入於一切體中毛孔。盡遍眾毛。在所生處。坐佛樹下。轉於法輪。現大滅度。修大境界。宣佛慧業。在眾生界。從其本行。興佛現形。頻數開化。滅眾穢行。一成佛道。普通法界。謙下恭順。靡不周悉。一發音響。皆悅一切眾生心性。現大滅度。不毀十力。以大明地。顯示宣布一切法藏。神足法慧。六通之業。周遊十方諸佛境界。以故名曰法界弘廣其虛空界而無崖際。暢當來際無央數劫。當成佛道。致大神通弘誓之鎧。是為佛子菩薩十願。以得親近具足十願。令無央數不可稱載諸菩薩眾。心懷悅豫。住菩薩地。隨時開化佛言。是菩薩學。
以成此願。複有十事所可班宣不可究竟。何謂為十。眾生境界不可究竟。諸佛境界亦不可盡。其虛空界亦不可量。思法境界亦不可暢。無為境界亦不可限。佛之境界不可得底。如來境界亦無崖際。其心因緣亦不可限。慧行本末不可得崖。諸佛境界所可進退。法回慧轉不可究竟。是為十事眾生境界不可究竟成大弘誓。是十事業。一切皆悉不可究竟。諸界虛空。法界無為。佛與如來。其心慧行。世界法轉。慧進致成。是大弘誓亦盡無盡。眾生之界亦不可盡。以不可盡此眾德本。如是究竟成其道慧。以是巨盡眾德之本。成無損秏弘誓之鎧。其心微妙而懷仁和。常抱至誠篤信質樸。以此信樂如來大化。入平等覺本所誓願。而複信樂諸度無極。信入道地殊特之業。信十種力開化十方。信無所畏四事不護而具足是獨步三界。信諸佛法十八不共超絕之義。而無等侶。信諸佛法不可思議。信如來界不可得底。宣傳聖教而不可盡。信入如來無量道業。信諸菩薩其行平等。而無偏讜。住於如來。班宣道教。彼念如是如來道法。甚深微妙巍巍如斯。寂寞無限淡泊無量。空淨無際如此無相。為滅無著為極寬弘。如是無極所入無邊。如此難當況複佛法。誰能限哉。是諸凡夫所見顛倒。邪不能正唯念愚冥求無益事。心懷意憶遊於塵勞。求恩愛網協於諛諂。心行虛偽慳嫉貪妒。誌慕生死。周遊往來。而抱三毒。淫怒癡垢輪轉無際。興於恚害心歘歘然熾。在顛倒業造行罪患。所有恩愛無明諸漏。常思在心縛其意識。展轉三界苦惱之厄。篡逆之行往返無休。與名色俱由相生。以是名色。增長所生。便有六入諸衰聚宅。以生六入轉相合流。成於更習。則興痛癢。倍複貪樂。於痛癢業。因即業成長養因愛。適成恩愛。因從致生。以致此生。便老病死憂惱啼哭。心抱惱熱。合成大患。計於眾生。由是之故生苦陰惱身。若離吾我。心自計察。又此我身。由以愚冥。譬若草木瓦石牆壁。猶若形影。曉了無名。以是之故。解脫名色。五陰之身。永消諸見。六十二疑。因斯得成無極大哀。吾等當護救濟此行。誌在永平固安道地。便致大慈弘坦聖慧。菩薩以能如是慈湣。是故佛子。致成仁和。真正順從。初發意業。心棄一切萬物利養。汲汲吝惜。修廣大業。其意內懷。所有珍寶。帑藏金銀。琉璃水精。諸明月珠。車磲馬瑙。珊瑚虎珀。妙玉瓔珞。[王步]瑤奇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