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瀛,平城京,天光明媚,空氣濕潤,清風拂柳,草木飄香,神社佛寺飛簷鬥拱、古色古韻。秦蓮柔隨意漫步,觀賞幾個似古老似詭異的祭奠儀式後,進一個酒樓暫時歇腳,準備搜集一些信息,了解一下東瀛凡人需求和欲望狀態,與左名望所提供情報印證配合,以達到洞徹彼方的效果。
酒樓名為神風,位於一座小丘頂部,外形如同倒扣的酒盅。裏麵分為上下兩層,環壁一周均為房間,二樓雅間內側更有一條遊廊。二樓上空,十二根長檁輻狀排列,傾斜向上聚合形成錐形房頂,在房頂黑瓦之間,均勻布置幾十片采光玻璃瓦。一樓的中央大廳裏側,堆砌著一個高出地麵一尺的平台,平台上一桌一椅一屏風。平台前方,設置的是大堂茶座,成弧狀層層稠密排列,三四個茶博士拎著長嘴銅壺,不停穿梭其中,添茶加水。
秦蓮柔容色美麗,氣度華貴,自有迎客女郎向二樓導引。稍作猶豫,秦蓮柔放棄在大堂中坐下的打算,一麵將魔念散射全堡,監聽者所有人言行,一麵隨著引導下上了二樓。一樓房間簡單樸素,隻是簡單以幹支命名區別,二樓裝修卻克盡風雅,雅間則以詩詞精句命名,以滿足客人不同的心情需要。秦蓮柔在遊廊中緩步前行,見每兩根柱子之間的鏤邊欄版上都刻繪著相同的一組四幅栩栩如生的連環圖畫,第一幅場景是一個身負唐刀的俠客傲立孤舟,乘風破浪而來,第二幅圖場景中,那個俠客站在神風城堡前邊,長刀斜指天空,小山下幾十名武士拜伏於地,第三幅場景中,俠客占據高台演武,台下百餘武士跟隨比劃,第四幅中,俠客帶領百餘武士,在海岸邊與一群韋鞲毳帽的戰士浴血奮戰。秦蓮柔隻覺心中轟然,恍若道道電光在識海中閃過,遂問道:“此畫故事有何來曆?”
說話之間,兩人已走過“我自橫刀向天笑”、“壁上龍泉夜夜鳴”、“天子呼來不上船”、“漂泊江海謾嗟籲”,到了“小樓一夜聽春雨”門前。秦蓮柔點頭站定,女郎推開紙門,引領而進。房間不大,裝飾風格簡易素淡,隻有側向一案一屏三蒲團而已,布局尺寸暗合奇門術數,房內流轉著一種玄妙圓潤的氣息。靠外壁一麵,有一扇大窗可以俯視平城京的大街小巷,更與遠處的禦笠山遙遙相對。
女郎請秦蓮柔在案後跪坐,自己跪坐於食案左側,先給秦蓮柔倒了一杯清酒,用流利的漢語道道:“那是東瀛鐮倉時代後期,時值中原南宋末年,蒙元已然攻下大理,與南宋展開長期的攻防對峙。在官軍之外,另有武林高手和綠林豪雄自發組成精英小隊,神出鬼沒,到處破壞元軍輜重,刺殺元軍大將,阻滯元軍攻勢,被江南人尊稱為豪俠。而在豪俠之中,尤以柳殘陽聲名最盛,其人刀法精絕,精通易容暗器,行蹤不定,足跡遍及漠北西域,遼東江南,神出鬼沒,刺殺數十位元朝親貴大將,更在巴蜀釣魚山,成功刺殺大汗蒙哥,令元人聞風喪膽。”秦蓮柔喝了口清酒,歎了口氣,道:“豪俠?那是俠義道的巔峰時代,從此之後,鋤強扶弱者為俠,隻有為國為民者,方為大俠,可是那個時代終究還是毀滅了。”
女郎顯然情緒已經貫注故事中,神色哀傷憤怒,恨恨道:“當時南宋廟堂君臣大都昏懦無能,不思改革自強,重用原野賢才,將豪俠收編重用,反而恐懼豪俠挾平民怨望改朝換代,日日念叨俠以武犯禁,與元軍達成默契,設計圈套,以假消息引來各路豪俠進行伏殺,柳殘陽奮力殺出重圍,悲憤交加,心灰意冷,東渡扶桑。”
說到此處,女郎從悲憤情緒中解脫而出,見秦蓮柔神色奇異,與往日聽眾表現大不相同,心下不解,繼續介紹第二幅圖道:“柳殘陽登陸東瀛,至平城京,第一時間就建立了城堡,冠名神風,寓意為神州遺風。其時平城京已然衰落,流浪武士盤踞,何能容下一個中原人在臥榻之旁酣睡,挑選高手前來挑戰圍殺,卻不料實力懸殊有若天地,被柳殘陽輕鬆擊敗,一一甘心拜伏。”
講至此處,女郎見秦蓮柔握杯停飲,眉頭輕蹙,若有所思,忙停下話語,以免打擾客人思路。秦蓮柔思索無解,壓下心頭疑惑,道:“繼續吧!”女郎點點頭,語氣亢奮道:“第三幅卻關係到另一位偉大人物北條時宗,是東瀛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強強聯手。當時,蒙古已然掃蕩歐亞大陸,所向無敵,除南宋外無一國能稍稍抗拒,遂以天命自居,妄圖一統世界,敕命東瀛歸降。執權北條時宗斷然拒絕,尊柳殘陽為大宗師,聘為天下武士總教習,委托訓練鐮倉幕府武士,史稱第一次天下布武,奠定東瀛武道基石,隨後近千年直至今日,東瀛仍未脫離當時框架。”
秦蓮柔對東瀛史並不熟悉,聞言奇道:“第一次天下布武?難道還有第二次?”女郎道:“第二次其實出名的多,那是安土時代大宗師織田信長所發動,可惜後來織田信長被明智光秀暗算身亡,第二次布武未竟全功。”
秦蓮柔無所謂的點點頭,女郎繼續介紹道:“敕命屢遭拒絕,於是元蒙艦隊來襲。其時,為攻下南宋,元軍苦練水戰,已是兩棲兵種,作戰十分勇猛,勢如破竹,深入博多灣,東瀛武士相形見絀,節節敗退。危急之時,柳殘陽率領弟子斜刺殺出,組成**陣,生生阻斷元軍進攻勢頭,反攻回去,陣斬元軍統帥,武士士氣大振,順勢擊敗元軍,史稱文永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