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求全相萬流歸宗 闡藝道五境層進(2 / 3)

青裝道人看看白衣女子,道:“老四,老六就先交給你和老五夫婦照顧了,從今日起,聚論由七天一次改為兩天一次,先把潛移默化這個步驟做好,打好基礎。”

待到一切安定,謝驚鴻沉沉睡去,獨孤逍遙識神活躍起來,試圖離開,卻看見在謝驚鴻的識海中出現了一幅四維畫卷,重現著謝驚鴻這一日的經曆。畫卷上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將自己的識神錮。獨孤逍遙奇怪道:“識神有形無質,不被時空所豁限,怎麼會被錮?”仔細反觀自視,愕然發現在灰色識神絲線包中,竟滋生了一枚極其渺小的有質紅色種子,成為識神的核心,墜入謝驚鴻的記憶畫卷中,將其當做土壤,不斷吸取其中的某種力量壯大以待發芽。而記憶畫卷隨著力量流逝,某種顏色以幾乎微不可察的速度發生稀釋。

獨孤逍遙苦笑道:“識神凝質成真意,難道這就是把我弄到這裏來的原因,隻不知像這樣當一個像囚犯的旁觀者,隻能共享宿主五感和心情的而對宿主無法產生任何影響的日子還有多久?”

從此之後,獨孤逍遙就隨著謝驚鴻聽五人聚論玄談,或跟著老大學術數陣法,或跟老二學藥理醫經,或跟老三學兵法圍棋,或跟老四學書法丹青,或跟老五學奏樂做譜,開始隻是無奈苦中作樂,後來漸漸沉迷其中,忘卻離去之意,兩年後,獨孤逍遙識神中的種子發芽,十年後,生長成為一株紅色小樹,而謝驚鴻已盡得五人技藝,開始慮融合歸一,主持聚論。

第十五年上,一日,荒山頂,一株碩大繁茂的古鬆下,謝驚鴻終於豁然貫通,心中一片喜悅光明,長嘯通知五人聚論。待到五人坐定,老四奇怪道:“老六,這麼風風火火把我們叫回來幹什麼?”謝驚鴻笑道:“因為我找到了屬於我們的方向。”五人大喜,縱然是平時總是一副智珠在握摸樣,喜怒不行於色的老大也一臉激動,打個稽首問道:“敢問方向何在?”

謝驚鴻正了正身體,自然而然散發出一種寶相莊嚴的氣勢,緩緩道:“我將其命名為萬流歸宗大法。陰陽五行轉化生克成就世界,鬱結凝固成物謂之像,生長衰滅演變謂之理,像唯一,理亦唯一。每一種藝術,對象都截取於世界之像,技巧截都取世界之理,不過因為立足點和視角不同,橫看成嶺側成峰,各自隻得到一片斷理殘像而已。而藝術入道之法,在於參照所截取的殘像參悟斷理,以此演化元神意境。截取的斷理殘像碎片越大越完整,意境演化極限就越高,而碎片的擴大和完整之法在於不同碎片相互粘合,粘合之法,則在於將各門技藝返本歸元,映射為陰陽五行表述,去除虛影臆斷,實現同質拚合。”

老四眼眸中精芒大盛,道:“我明白了,返本歸元再加上分工合作,生生不息進行移植換用,就可以迅速擴大所握有的斷理,以各自擅長的方式演化更完美的意境,畫者成畫,樂者成樂等各不相同。”

老三舉起葫蘆灌了口酒,喃喃自言自語道:“陰陽五行為本原?原來如此。二十年來,我一直索兵法入棋,棋譜入兵,覺得兩者其實法則相通,可以融合為一,但卻一直找不到著手之處,進展緩慢,原來是因為沒有找到正確的本原。”

老大皺眉道:“那道門諸派修行功法和萬流歸宗大法有何區別?”謝驚鴻眼神流轉,淡然道:“老大,逐道修行殊途同歸,目標是領悟無上大道,達到永恒自由,而不是標新立異,非要與人不同。”

五人聽得此言,相互對視,登時顏色震動,全身汗如雨下。一刹那間,五人恍若破劫重生,神采大盛,一起向謝驚鴻施了一禮。

謝驚鴻眼見五人斬斷心中偏執,得以功力大進,微微一笑,繼續道:“但是萬流歸宗大法和道門各派現行功法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區別之一就在於萬流歸宗大法意境同修,循環促進,而道門諸派尚未認識到修境的重要性。”

老大索道:“自智慧文明產生,遂有理器之分,形而上為理,形而下為器,理貴而器,談理者不屑製器,製器者無從學理。道門諸派,皆為貴族所創,同樣無法逃重理而輕器的窠臼,以前賢詞章典據傳承為核心,將其當做萬古不易之真理,隻知閉門因襲故智悟理修意,難有實際創造和進益。有天資卓絕者摸索修境,亦處於原始的熟能生巧階段。而一經萬讀,心得各異,會導致爭論不休,門派分裂,最後失去真理而湮滅。”隨即恍然大悟道:“原來千萬年來,道門不斷出現衰滅而無一亙古長存,其緣由竟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