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遊湖奏琴表心聲(2 / 2)

在中國樂器中,古琴的聲音是特別的,不似二胡如泣如訴,卻比二胡委婉纏mian,是那種回旋往複的纏mian,有點讓人心痛;不如古箏響亮歡快,演奏效果立竿見影,卻平和沉穩,有一種往心裏去的吟哦;也不像琵琶那麼鋒芒畢露,大珠小珠落玉盤式的直截了然。古琴是細膩含蓄的,指法不動聲色地控製著輕緩急重。這樣的聲音決定了它不宜作合奏樂器,而適合獨奏。能與古琴相和的,惟有簫了,簫的幽怨迷離和琴的古雅通脫糅成林下之風,超脫現實之境,說起來這也正是古琴為傳統文人們所偏好的原因。

古琴的聲音是讓人迷戀的,泛音的輕靈清越,散音的沉著渾厚,按音的或舒緩或激越或凝重。古琴注、猱、揉、吟的指法,讓人真正體驗到餘韻嫋嫋、象外之致的味道,就好像一炷香慢慢地在空中舞蹈,且實且虛,繚繞而去,仿佛中國畫中的那種水墨煙雲,如郭熙的《早春圖》,又如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

中國曆代流傳著不少有關古琴的美談。西漢司馬相如一曲《鳳求凰》,贏得了卓文君的芳心,這是以古琴為媒的愛情故事。三國孔明以其過人的智慧,在空城危急之時,焚香操琴,成為後世戲曲中久唱不衰的經典故事。

古琴屬於典型的獨奏樂器,較少用於合奏。古時也常作為文人吟唱時的伴奏樂器。古琴是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有三千多年的曆史,是中國古代地位最崇高的樂器,被譽為哲學性的藝術或藝術性的哲學,被列為"琴棋書畫"四藝之首。是古代每個文人的必修之器,曆史上的著名琴家有孔子、蔡邕、蔡文姬、李白、杜甫、宋徽宗、嵇康等。古琴也是孔子辦學重要的六藝之一。《詩經》中就記載著"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賓,鼓瑟鼓琴"等。古琴的樂器本身就充滿著傳奇的象征色彩,比如,它長3尺6寸5分,代表一年有365天,琴麵是弧形,代表著天,琴底為平,象征著地,又為"天圓地方"之說。古琴有13個徽,代表著一年有12個月及閏月。古琴最初有五根弦,象征著金、木、水、火、土。周文王為了悼念他死去的兒子伯邑考,增加了一根弦,武王伐紂時,為了增加士氣,又增添了一根弦,所以古琴又稱"文武七弦琴"。

這七弦琴不僅意預深遠,而且彈奏起來卻也需要極強的技術,而且彈奏的時候感情的融入其中,那麼聞者可以隨著你融入的感情而忽喜忽悲。我試著撥了幾個音,感覺這音質確實很是不錯,清脆叮咚。

對著正打算看我出醜的阿碧和阿朱笑了笑,我流暢的彈了起來。我沒有固定的遵從什麼曲子,而是隨意的彈奏,漸漸的我越彈越深入,我能感覺到我的靈感,思緒越飄越遠。恍惚間突然有種天人禦風般的感覺,此時的我將來天龍這麼長時間,做任何事都要盡量避免改變劇情的鬱悶完完全全通過琴聲的發泄了出來。而一邊的阿朱阿碧也早已經沉浸在了我那美妙的琴音中,此時的我們都沒發現我左手無名指上的那枚戒指正發出乳白色的微光。

————————————————————————————————————————-

呼籲大家們都不要吝嗇推薦,點擊,收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