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遊湖奏琴表心聲(1 / 2)

阿朱無奈之下隻得讓我呆了下來,晚上回複了原來麵貌的阿朱讓我眼前一亮,看來段正淳的基因確實不錯生的女兒個個都貌美如花啊。這天晚上我睡得還不錯,至少中途沒有醒來過,不過恍恍惚惚中卻也能聽到在我房門外有幾個人在那裏做什麼小動作。或許是不確定我的身份,最終還是不了了之。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起來了,按照習慣的修習了兩個時辰的九陽,到辰時左右阿朱叫我吃早點才收功出了房門。在古代一般都習慣一天吃兩頓,一頓在辰時上下,一頓在未時,而富人家一般在戌時的時候還會吃一頓算是夜宵。我來這這麼長時間也早就習慣了這種生活形態,卻也沒有什麼不適的地方。吃完早點我實在是無聊透頂,便讓阿朱阿碧帶我逛逛這燕子塢所在的小湖。

坐著烏篷船,看著這清澈的水,感受著涼涼的風而身邊又有兩個美女伴著,確實是美妙啊。不禁對阿朱道:“阿朱啊,你這有琴嗎?”

“有。你要幹啥?”阿朱疑惑的問道。

“琴當然是拿來彈奏的拉。”我隨意道。

“你也會彈琴?真的假的啊?”阿碧顯然不相信我這麼一個優秀的穿越青年的實力,一臉你騙人的表情道。

“你拿來我彈給你看不就知道我會不會嗎?”毫不在意阿碧的懷疑表情道。

“行,我給你拿來。”阿碧進了船倉將一把古香古色的七弦琴交到我手裏道:“這把七弦琴叫弦樂,琴身的琴麵麵板為上等的楠木所製,琴底板為上等的梓木製成,琴弦乃是天蠶絲所製,如果你確實會彈琴的話那這把上好的七弦琴肯定滿足你的要求。”

七弦琴是中國古代最古老的樂器之一,是中國最早的彈弦樂器,稱為“國樂之父”。在古時文人心中視為高雅的代表,琴音悠遠,高山流水知音流傳至今。琴身的琴麵麵板一般為桐木製,琴底板為梓木製。琴弦的質地多為絲製,琴徽多為貝殼或玉石製成。古琴的音量較小,音區低沉,音色明淨渾厚,風格古樸。發音渾厚深沉,餘音悠遠,在古代,我國文人雅士幾乎家家都有古琴。孔子也是古琴的推崇者,他所教授的六藝“禮、樂、射、禦、書、數”中,古琴是必修樂器,孔子是想通過古琴來陶冶人的情性。

古琴整體是一扁長形音箱,長約130厘米,寬約20厘米,厚約5厘米。麵板又稱琴麵,是一塊長形木板,表麵呈拱形,琴首一端開有穿弦孔,琴尾為橢圓形。底板又稱琴底,形狀與麵板相同但不作拱形,是在整塊木料下半部挖出琴的腹腔。底板開兩個出音孔,稱龍池、鳳沼,腰中近邊處設兩個足孔,上安兩足,稱頌足。麵、底板膠合成琴身,在琴首裏麵粘有舌形木板,構成與琴腹相隔的空間,叫作舌穴。麵板背部設音梁,又稱項實。琴腹中有兩個音柱,稱天柱和地柱。弦軸又稱琴珍,多為圓形或瓜棱形,中空(穿弦用),琴弦由絲絨繩係住拴繞於琴軫上。琴弦用絲製纏弦。嶽山鑲嵌於麵板首部,也開有穿弦孔。底板上有四個琴腳,琴首部兩個叫鳧掌,琴尾部兩個叫焦尾下貼,起墊平琴身的作用。麵板上嵌有十三個螺鈿或玉石製作的徽,標記音位。古琴造型優美,常見的為伏羲式、仲尼式、連珠式、落霞式、月型式等。主要是依琴體的項、腰形製的不同而有所區分。琴漆有斷紋,它是古琴年代久遠的標誌。由於長期演奏的振動和木質、漆底的不同,可形成多種斷紋,如梅花斷、牛毛斷、蛇腹斷、冰裂斷、龜紋等。有斷紋的琴,琴音透澈、外表美觀,所以更為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