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成精的石頭(1 / 3)

\"哎呀媽呀,想當年女媧娘娘煉石頭補天那會兒,在無稽崖那旮旯整出老鼻子石頭了,高十二丈,寬二十四丈,總共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娘娘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就剩一塊沒用上,隨手撇青埂峰底下了。你說這石頭也是命好,煉一回還煉出靈性了。眼瞅著別的石頭都上天補窟窿去了,自個兒卻因材質不行被剩下了,整天唉聲歎氣,跟唱大戲似的。

有一天,正趕上這石頭自個兒抹眼淚呢,冷不丁來了一僧一道,倆人那氣質,杠杠的,跟下凡的仙人似的,走到峰底下,坐石頭旁邊就開始扯閑篇兒,先是說些雲山霧罩的神仙事兒,後來又扯到人間的好日子。這石頭一聽,心活了,也想去人間享享福。可自個兒瞅著笨頭笨腦的,急眼了,直接開口說話了:“大師啊,我這笨家夥給您行禮都費勁。聽您二位聊那人間繁華,我心都癢了。我雖糙點,但心裏多少有點數。看您二位這仙風道骨的,肯定有補天救人的能耐,能不能帶帶我,讓我在人間的富貴窩裏混幾年?我指定記您一輩子好!”

倆仙人一聽,哈哈樂了:“哈哈,人間啊,樂子是有點,但不能老指著它。再說,‘好事多磨,樂極生悲’,轉眼就物是人非了,到頭來都是空。你還是別去了吧。”

這石頭哪聽得進去,死乞白賴地求。倆仙人一看,得嘞,隨它去吧:“行吧,帶你去體驗體驗,但到時候別後悔啊。”石頭連聲答應。那僧又說:“看你靈性是有了,可身子骨還是笨,也沒啥特別的。算了,我用佛法幫你一把,等緣分盡了,你再變回原樣。咋樣?”石頭感激涕零。

那僧念了幾句咒語,石頭立馬變成了塊透亮的美玉,還縮成了個小掛件大小。僧人拿著它笑道:“模樣倒是挺招人喜歡,但還得刻點字,讓人一看就知道是好東西。然後帶你去個好地方,詩書傳家,繁花似錦,享福去吧。”石頭樂得合不攏嘴,忙問:“那到底是哪啊?您得說清楚啊!”僧人笑道:“到時候你就知道了。”說完,帶著石頭和那道人,嗖的一下就沒影了。

又過了不知道多少輩子,有個叫空空道人的家夥訪仙路過青埂峰,瞅見那石頭上字兒清清楚楚的,寫滿了故事。一看,嘿,這不就是那塊沒補天成功,變成人混跡人間,經曆各種悲歡離合的石頭嘛。後麵還有首詩:

“沒才補天白費勁,紅塵打滾這些年。身前身後那點事,誰給記下傳世間?”

詩後麵講的是這石頭咋投胎的,又經曆了啥。家裏那點小事兒,詩詞歌賦啥的都有,解悶兒還行,但朝代啊、地方啊都記不清了。

空空道人跟石頭說:“你這故事挺有意思,我想給傳出去。但吧,沒具體年代,也沒啥大忠大賢的事兒,就幾個女的,情啊癡啊的。我抄了,人家也不一定愛看。”石頭樂了:“師父您咋這麼實誠呢!沒年代怕啥,編個漢唐的不就得了?野史不都這套路嘛,我這還新奇呢。再說,老百姓就愛看點樂嗬的,不愛看那些大道理。我這故事,真事兒改編的,不瞎編濫造,比那些亂七八糟的強多了。您就瞧好吧!”

空空道人一想,也是這麼個理兒,就把《石頭記》抄回去了,還改了名兒叫《情僧錄》。後來又有人改叫《風月寶鑒》,最後曹雪芹大佬花了十年工夫,整成了《金陵十二釵》,還題了首詩:

“滿紙荒唐話,一把辛酸淚。都道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得了,咱也別墨跡了,看看這石頭上到底寫了啥好玩意兒!”\"那天兒,地界兒東南旮旯子塌了,那地界兒叫姑蘇,裏頭有座城,名頭響亮,叫閶門,那可是紅塵裏頭數一數二的富貴風流地兒。閶門外頭有條十裏長街,街裏頭藏著條仁清巷,巷裏頭有座老廟,地兒窄巴得跟啥似的,大夥兒都管它叫葫蘆廟。廟旁邊住著一戶官宦人家,姓甄,名費,號士隱。他那正房太太封氏,賢惠得跟觀音菩薩似的,禮數周全。家裏頭雖說不是富得流油,但在本地也是響當當的名門望族。甄士隱這人,性情淡泊,功名利祿啥的,他壓根兒不往心裏擱,整天就琢磨著賞花弄竹、喝酒吟詩,活脫脫一個逍遙散仙。可美中不足啊,年過半百了,膝下就一小棉襖,乳名叫英蓮,才三歲大。

這天兒,大熱天的,甄士隱在書房裏閑得發慌,書看累了,往桌上一扔,趴那兒眯瞪了一會兒,不知不覺就睡了過去。夢裏頭,他也不知道自己飄哪兒去了,就瞅見一和尚一道士,倆人邊走邊嘮嗑。

道士問:“你領著這傻玩意兒,打算上哪兒溜達去?”和尚樂了:“你甭操心,現在正有一檔子風流事兒等著了結呢,那些個風流鬼還沒投胎呢。趁著這機會,我把這傻玩意兒一塊兒帶上,讓他去曆練曆練。”道士一聽:“喲嗬,這風流債又要下凡折騰去了?可不知道他們會落到哪嘎達?”和尚笑得跟朵花似的:“這事兒說出來逗死個人,千年難遇的奇事兒。說是在西邊兒靈河邊上,三生石旁邊,長著一株絳珠草,天天被赤瑕宮的神瑛侍者拿甘露澆著,這才活了下來。後來吸了天地精華,又得了雨露滋潤,搖身一變成了人形,還是個女的,整天在離恨天外頭溜達,餓了吃蜜青果,渴了喝灌愁海水。就因為還沒報答那澆水的恩情,心裏頭就憋著一股子纏綿勁兒。最近這神瑛侍者凡心大動,想著下凡去體驗體驗人生,已經在警幻仙子那兒報了名了。警幻仙子還問他呢,那澆水的事兒咋整?絳珠仙子說了:‘他是用甘露澆我的,我又沒這水還他。他既然要下凡,我也跟著去,把我這一輩子的眼淚都還給他,也就算還清了。’這一來二去的,就扯出一堆風流鬼來,跟著一塊兒去了結這檔子事兒。”

道士一聽:“嘿,這事兒可真新鮮,以前的風月故事哪兒有這麼細膩啊。”和尚接著說:“那些風流人物的故事,頂多就是傳傳大概,寫寫詩詞啥的。家裏頭閨房裏的那些吃喝拉撒,誰提過啊?再說那些風月故事,不就是偷香竊玉、私奔那一套嘛,哪兒有啥真情實感啊。這回這些人下凡,啥樣的都有,情癡色鬼、賢的愚的,跟以前那些可不一樣嘍。”道士一聽:“那咱們也趁機下去度化幾個,不是積了大德了嗎?”和尚一拍大腿:“正合我意!咱倆先去警幻仙子那兒,把這傻玩意兒交代清楚了,等他們下凡的事兒辦完了,咱們再去。雖然現在下去了一半了,但還沒齊活兒呢。”道士說:“行嘞,那就這麼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