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展港口的關鍵時刻,林氏廢寢忘餐、殫精竭智、出謀獻策,參與企業改革和管理的決策與實施,謀求六千多名職工的利益。他陪同黨委書記溫錫通同誌跑遍整個港區的每個角落,不論白天黑夜,刮風下雨,與溫書記一起到碼頭、下庫場、進車間,甚至通宵達旦在現場觀察情況,對每一條作業線、每艘船的生產調度都詳細分析,還走訪了老同誌、老工人,召開職工座談會,為局黨委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使之胸有藍圖,為港口的整改提供了可靠妥善的依據。
在企業改革中,涉及職工利益的工作最難做,林繼宗對黨委分配的任務,再難再煩他都毫無條件地接受。有一位八十多歲的退休老工人因不夠條件而分不到住房,先後一百多次到他辦公室找他,要求分房,還常發脾氣。他不厭其煩,始終堅持耐心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終於說服了老工人。他曾先後十多次帶領或參加工作隊,幾乎蹲遍了港務局所有基層單位,在十幾個單位蹲點,少則一兩個月,多的達八九個月,在饒平三百門公司蹲點九個月,堅持“三同”,經常上船下船艙,與工人們甘苦與共,星期天經常不回家……
釋疑解惑排憂解難
密切聯係群眾是黨的優良作風。深入基層,了解情況,把握脈搏,為基層解決實際問題,為職工釋疑解惑、排憂解難成為林繼宗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自得其樂。
對職工的思想問題,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溶理於情之中,在運用職務和責任的權威的同時,注意發揮真理與人格的力量。他認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須堅持係統教育和日常教育相結合的原則,係統教育以灌輸為主,日常教育以疏導為主。在係統教育中,林繼宗理直氣壯地進行灌輸,努力從理論和實際的結合上講清道理,經常把自己的人生心得、工作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職工們。在他的關心幫助下,一批批入黨對象堅定了入黨決心,先後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一名名專兼職政工幹部迅速成長,成為業務骨幹。深入基層,家訪談心是日常教育的一種好形式,特別是潮汕地區,家家戶戶都有喝功夫茶的習慣,三隻小巧玲瓏的茶杯一擺,香茶一衝,或“關公巡城”、或“韓信點兵”,撩人的茶香撲鼻而來,坐著品茗,天南地北,海闊天空,無話不談,這正是思想疏導的好時機。多年來,林繼宗養成家訪談心的工作習慣,時常利用節假日或晚上,到職工家中訪問談心,為職工釋疑解惑,成為職工的貼心人。大家有事開心見誠地和他直言,勝似親人。
對職工生活,他時刻放在心上。經常的走訪使他做到對困難職工心中有譜,在鼓勵大家立足自身解決問題的基礎上,他經常帶領有關人員到困難職工家裏慰問,關心和幫助困難職工度過難關。局(集團)和各級單位普遍建立和完善多功能廳、文化室、圖書室、活動室,增購文娛器材,為豐富職工文化生活創造必要的物質條件,努力為職工辦實事,幾年來共有兩千五百多戶職工遷入新居。改善單身宿舍、浴室、候工室、衛生院、幼兒園等福利設施。心願得遂,林氏欣喜之情溢於言表。
生活之樹常青,生命之水常流。三十多年的政治工作生涯,林繼宗的敬業樂群、熾熱之心,促成他的作為,人們說他有眼光也很務實,眾多受惠的員工無不嘖嘖稱讚。
文壇揚筆業績煌煌
林繼宗先生在公務極其繁忙之下,他犧牲休息時間,坐上冷板凳,焚膏繼晷,揮毫潑墨,撰古寫今,吟中詠外,上至九五之尊的皇帝,下至平民百姓,不論賢愚貴賤。小說、報告文學、詩歌、散文、隨筆、雜文、論文、劇本等等,頻頻發表於海內外各級報章上,以文章耀世,博得專家學者及廣大讀者好評如潮。數十年來,洋洋灑灑四百多萬言,鑄就其詩魂文魄,流芳溢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