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章 一個開拓型的現實主義作家(1)(3 / 3)

作者正是這樣堅持以文學反映人生,以文學探索人生,以文學創造人生。他認為文學永恒的生命力來自真實,來自作家沉重的人格力量。其係列散文的創作無疑就是這一理念的生動注腳。\r

三、創作特色及美學風貌\r

林繼宗的創作取材廣泛,但又形成係列,因而顯得有條不紊。如他的《魂係蒼涼》一書,就由長篇生態係列散文和十個散文係列組成,分別是:長篇生態係列散文《魂係蒼涼》、係列散文《作家與文學》、《笑對人生》、《生活的思索》、《流星的軌跡》、《人物春秋》、《漫說皇帝》、《情溢九寨》、《夢斷鴨綠江》、《詩化龍虎灘》和《潮汐長湧蓮花峰》。他的《魂係真情》一書又由《夢中慈母淚》、《憨憨的父愛》、《悠悠親人情》、《那一片藍幽幽的海水》、《遠去的月亮》、《感悟人生》、《懷念巴金》和《心中的從維熙》等八個散文係列組成。\r

杜甫在其《戲為六絕句》中寫道:“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竊攀屈宋直方駕,恐與齊梁作後塵。”杜老先生對於創作從來就十分注重在語言上推陳出新,極力反對脫離實際內容的矯揉造作。綜觀林繼宗的作品,無論是散文還是小說,無不呈現出一種清新、自然的語言風格和巨大的藝術包容性。他的語言既是對生活語言的提煉和升華,又不顯出斧鑿的痕跡,更沒有媚俗的味道。翻開他的作品,那些樸素而又清新活潑的語言猶如習習的新風拂麵而來。一些奇妙而精警的語句常常用得出人意料之外而又顯得那麼熨貼和自然。如在《重返校園》這篇散文中,寫到他因生活所迫輟學以後同學和老師對他的鼓勵和幫助:“一席知心話,撥亮了一盞搖曳的油燈。我被深深地觸動了,心中的波濤久久不能平靜。我雙手捧著課本,深吸著油墨的香氣,左翻右看,如獲至寶。”\r

在《衷情長係母校魂》一篇中他又這樣寫道:“母校的一切都使人留戀,雖然沒有寬闊的校園,沒有高聳的樓房,沒有幽靜秀美的荷花塘和未名湖,可那裏有盈盈微笑的校長,有誨人不倦的老師……”在《故裏,那墨綠的巨榕》一篇中,他又這樣描寫榕樹的濃蔭:“樹蔭濃得幾乎化不開來,使得盛夏烈日的穿射,也隻能在它濃重的蔭影中投下少許談黃色的光斑。大風吹來,那稀疏的錯錯落落的光斑,在地上滾來滾去,煞是好看。”這些語句並沒有華麗色彩,卻充滿了動人的魅力。作家並沒有一味地追求技巧,更沒有故作高深故弄玄虛,而是仿佛在跟一個知心的朋友促膝傾談一樣,一字字,一句句,都浸透著真摯的盛情,因而讀起來分外親切。這些樸素自然的文字似乎是信手拈來,卻熔鑄著作家深厚的生活積累和豐富的情感體驗,通而不俗,淺而不顯,清新淡雅,意境高遠,誠如王安石詩句:“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難。”\r

林繼宗的作品還讓我們體味到一種藝術的包容性。或者說他的作品不再存在單一的文體因素。常常是不同的文體因素兼而有之。他在散文創作中有時引進了小說的寫法,有時則使用詩歌的語言,營造出詩的意境,有時卻又融進了對宇宙人生的理性思考,對某一哲理的闡發,這又使他的散文增添了思辨的色彩,閃爍著哲理的光輝。如收進《潮汕文學讀本》中的《孟春裏的思索》這篇散文就是在敘事中融進了對宇宙人生、對生命的更替這些重大主題的思索探究,在鄉土文化的背景中抽象出了對生命意義的哲學概括,使這篇作品在樸實的敘事和深沉的抒情風格中更表現出某種思想的深刻性,在豐富的情感因素中又具有了沉重的思想容量。讀者在閱讀該篇作品時,不僅能感受到一股濃烈的鄉土氣息,還能夠獲得情感的共鳴,更能夠得到哲理上的啟迪。該篇散文獲得了第二屆“秦牧散文獎”,代表了林繼宗散文創作的水平,可視為作家散文創作中的重要裏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