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以退(1 / 2)

元年新政被掐斷後,太皇太後雖饒過了魏其侯,卻再不準他進宮問安。

連老太太壽宴也不準這忤逆侄子進宮,這幾年有什麼全靠竇太主從中轉圜。

此番鬆口要見魏其侯,什麼意思大家都懂,想必是真要交代後事了。

竇太主立刻吩咐人去臨華宮,給在那兒候著的南皮侯竇彭祖、章武侯竇完傳信。

長壽殿的病榻前跪滿一地的天潢貴胄,除了太後每個都同老太太有血緣。

知道人齊了,太皇太後總算開口:“阿嫖,扶娘起來。”

竇太主肅容上前,小心翼翼扶起母親,特意在身下墊了繡枕,好叫老太太省點力氣。

“哀家今日歸政皇帝,此皇帝三璽交還於天子,如今天子六璽俱全,國之大事,自此皆由皇帝親裁。望以漢室興衰、百姓福禍為念。”

太皇太後這病實在是來得太急,沒法子舉辦朝堂大典,也不可能去宗廟祭祀,隻能勉強來個內宮朝會。

這掌璽的老長禦倒是穿戴好了禮服,太皇太後病發這幾日,神智不甚清楚,老呢喃些往事,並未提及此事。

看來是早有計劃,這女官才能有準備。

劉徹今日將夢寐以求的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全部收入囊中。

此前太皇太後也隻將天子三璽交付,劉徹隻能決定外交、祭祀和征召大臣的事務。就這征召大臣的天子信璽還是前段時日才給的。

而今日交付的皇帝三璽關乎軍隊和諸侯,不到最後一步,太皇太後是不可能鬆手的。

劉徹親自接過,正欲跪拜回話,太皇太後抬手繼續道:“國無二主,既已歸政,從今後宮璽印不得封蓋前朝詔書。”

這話完完全全堵死了太後的路,她永遠不能以婆婆為榜樣順理成章地過問朝政,唯一的路就是通過武安侯幹預。

武安侯作為外戚可不是一枝獨秀,譬如今日連來的資格都沒有。

太後跪在下頭咬牙,好容易熬到今朝,這老婆子自己做得,偏要堵死別人的路。擺出一副大公無私的樣子,實在令人作嘔。

若今日不宣魏其侯,太後還真信了她。

往後隻能靠弟弟多使勁了,她至多隻能抬出孝道來施壓。不過從古至今沒聽過皇帝廢太後的,她如今爬到了這條路的頂端,怎麼折騰都可以了。

況且兒子同自己親,和陳嬌關係壞成那樣了,竇太主的如意算盤早晚落空。

劉徹聽到,難免憶起父皇當年病骨難支,也要撐著最後一口氣提前為自己舉行冠禮。就是為了他繼位後名正言順掌權,防範後宮幹政。

父皇防範的正是太皇太後,如今太皇太後又防範起了母親。

先帝自然全為自己,祖母恐怕部分為自己,部分為竇氏。

舅舅在前朝資曆不足,威望不夠,想壓魏其侯隻能靠太後出馬當靠山。

如今太後被她剝奪了名正言順問政的權力,這天平豈不是往竇氏偏了。

何況宮中還有皇後,若陳嬌奪子撫育把他熬死,將來怎麼著還難說呢。

以劉徹的再世之身,揣摩分析這個輕而易舉,隻有手握過至高權力者才能懂另一位前輩的想法。

他並不覺有什麼,做了皇帝,即便至親也不可全信,沒人不想從自己身上得到什麼。

得了他的喜歡、依附於他的能榮華富貴,能影響甚至操縱他的就能攥取皇權。

祖母、母親、妻妾、兒女,無一不是。祖母應當真有為他考慮,這已經是很好了。

無論如何日後在母後那裏,他都占了名分大義,無需擔負任何指責,省了不少力氣,像祖父當年對薄太後一樣事母以孝即可。

“孫兒謹遵祖母囑托。”

劉徹從善如流,下頭的竇太主和皇後對此心裏也是有數的。自然不能叫王太後從此得了意,騎到她們母女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