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趙逢想念兒子(2 / 3)

趙逢一般都是天沒有亮就出發了,然後早晨過去一半,他就回來的。

去這家寺廟裏的香客不少,香火一直不斷,過節時去拜的人很多,但平時就門可羅雀。

趙逢去廟裏拜菩薩,是因為他兒子。

有時趙逢以為兒子早被釋放了,可是去附近一個和官府裏有親戚的熟人那打探,人家就告訴他說,他兒子還在獄裏麵關著呢。

紫禁城裏麵什麼時候有了赦令,或許還有機會出來。

可是趙逢的兒子和趙逢一樣——

總是沉默不語的!

就是有冤情,人家也說你可以申冤,可是像趙逢兒子這樣的悶葫蘆……

想說明白是很難的。

想出來也有一點不太可能。

趙逢還記得他兒子被抓那一日,他答應過的,要想辦法讓他出來。

鄴宿漁去廟裏求懷孕,頭一直叩在地上。以表虔誠。

趙逢想讓兒子回家,頭磕到半空,空氣頂到了地麵,就可以了。

也表示對菩薩的衷心。

鄴宿漁盼兒女,趙逢也一樣。

隻是不知道他們心裏的菩薩,還有麵前的菩薩…………

是不是對叩拜她的人,懷著同樣的憐惜,會同情他們,看見他們的心願。

有一次,趙逢在路上遇到了那個他曾經投奔他過來的親戚。

那親戚說他的小兒子到了結婚的年紀,想找一個媒婆。

他打聽到了有一位周姓媒婆,但是大家都說不好。

趙逢和他老婆也是媒婆給互相牽線認識的。

他們家那時也還窮,可是他爹還是執意請一個好的媒婆。

後來就找了一個比較有經驗的,十裏八村的紅線都是這個媒婆牽線的,有的人家都已經兒女成群了。

媒婆子的報酬是碎銀或者是苞穀。

那時是冬天,趙家的糧倉裏有不少苞穀,可是給媒婆的報酬幾乎是糧倉裏一半的糧食。

如果給了媒婆,那麼冬天恐怕要挨餓了。

後來,趙家的老人想了一個法子:

說冬天還有三個月的時間……

冬天過去,等到了春天,就可以播種新的苞穀和糧食了。

可以等上幾個月。

把那些當做報酬的糧食給媒婆,然後如果糧食不夠吃,也已經到了春天了。

到了春天就不怕挨餓了,會好很多了。

就這樣,在家裏老人的幫不斷關照下,趙逢娶了老婆。

趙逢的老婆是一個很會持家的人,每天除了做自己的家務還會給婆婆做家務,她對趙逢也是非常聽從,雖然心裏也埋怨趙逢比較沉默無言。

姓周的媒婆就是嶽山縣的那位。

第一批由她做媒的人裏麵,知道有一對夫妻已經分開。

這個男的是很有錢的,之所以娶了那女的,居然是因為那女的不守婦道,導致未婚先孕。

肚子大了,鼓起來了,那對男女不得不向父母坦白。

就這樣他們變成了一家人。

除了家人還有那個媒婆之外,這種醜事絕對不可外傳。為了讓周姓媒婆能夠保守秘密,男方家又多給了一袋銀兩。

但是最後男的把女的給休了,原因是因為她不持家。

每天也不教育他們的孩子,他們的孩子都好幾歲了,可是大字不識幾個,這個娘寧可在床上裝睡,也不想管孩子的吃喝拉撒,沒有辦法,最後把她休了。

周姓媒婆曾經把一個腳有殘疾的女子和一個生活不能自理的男的想撮合在一起。

她這麼做就是因為,兩個人都是有一些缺陷,這樣就比較公平,都不要嫌棄彼此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