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胖子傳說(3 / 3)

我哈哈笑道:“不完全一樣沒關係,大致知道就行。另外便是這塊墓碑下麵畫的並不完整,應該還有一部分才對。黃大哥還記的是什麼樣的嗎?。”

聽我這樣說,黃國興皺起眉頭回憶道:“好象是有一部分被埋在地下麵了,具體的樣子我也沒看清楚。不過從露出地麵的部分來看,有可能是隻烏龜。”

“如果是象烏龜,那個東西應該是一種叫秕(bi)螅(xi)異獸,龍首龜身的模樣,常被用做唐代皇家墓碑下的底座。這樣看來黃大哥說的這個唐墓很可能是真的。隻不知道這個墓在什麼地界,方不方便倒鬥。”

我這樣問其實很有值得玩味的意思在裏麵。一般來說提供線索的人是不會告訴盜墓者墓葬具體位置的,怕盜墓者知道後拋下自己單幹。而我敢問這個問題,是吃準了這個黃國興對摸金明顯是個外行,並不清楚墓葬的地理位置對摸金起著什麼樣的影響。

不了解的人常常認為,隻要找到墓葬,摸金倒鬥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其實不然,要知道現在國家對文物保護已經越來越嚴密,如果墓葬在大城市附近或者是已經被保護的地區裏。這墓葬就算沒有被開發,也已經被文物機關記錄在案。這種墓對倒鬥來說風險很大,即使得手,明器在出手時也容易被查出來曆。真正有門路的倒鬥者都不會選這樣的墓葬下手,碰到這樣的墓葬往往隻得作罷。所以墓葬位置對最終能不能摸金,起著非常關鍵的影響。

黃國興顯然沒有想到那麼多,或者根本不怕我們會丟下他,又把發現墓碑的過程講了一遍。

我聽他講完後不由眉頭大皺,有些吃驚的問道:“你是說這個古墓在川省的原始森林裏?”

“是啊。那裏不但是原始森林,而且還是山區。要不然部隊也不會選這樣的地方做生存訓練。”黃國興見我表示疑惑,肯定的說。

聽他這樣說,我更是皺眉。

就現在考古發現的唐皇陵情況來看,唐朝的皇家墓葬主要集中在山東和陝西西安一帶,即使是那些嫁到匈奴,西藏等和親的公主們,在安葬的時候往往也會按當地最高的規格舉行,斷沒有把墓葬埋到深山的道理。

要知道,唐朝是我國曆史上最富庶的朝代之一,在陵墓建設上,唐朝皇族也比其他朝代有更多的資源和人力可利用。因此唐朝王公貴胄的陵墓的工程通常都極其浩大,開山鑿穀也不罕見。但是要說到把墓造到人跡罕至的森林之中,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同正常的陵墓相比,投入的人力物力相去不可以以道理計。加上唐朝入川的公主就那麼幾個,基本上都屬於是有跡可查一類。這多出來的唐朝公主墓,實在是讓我疑慮叢生。

我這樣分析黃國興提供的線索倒不是出於多疑,而是摸金一行的習慣使然。要知天下大墓,對行外人來說,也許是五千年積累下來的墓葬多到取之不盡。而實際上,自古以來盜墓之風便盛。從漢末的曹操、董卓到近代的孫連仲、孫殿英這“二孫”,盜墓之風就從未停止過,甚至乾隆這樣的帝王,都曾盜取明帝朱棣墓的金絲楠木大柱,用做自己裕陵之用。所以,對專業的摸金校尉來說,弄清目標陵墓的曆史背景,是避免勞而無功的重要手段。

看著我皺眉不語,伍源笙也不說話,黃國興想說卻又無從開口,氣氛一時沉寂了下去。

“搬山起丘路同行,摸金卸嶺未分明,後浪緩追前浪急,北海明月照雲開。”就在這時,坐在旁邊的胡胖子點著根煙,連上掛著似笑非笑的神情,不急不緩的吟起詩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