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道門之首,自白眉創教至今已有三千七百餘年,門人弟子無數,分始、歸兩派,始派居金頂,專修道業,禦劍乘風,隻同仙門往來論道,超凡脫俗,斷絕世間塵緣煙火,與凡人素無交際。
歸派住群山別院,練氣,習武,行走世間,降妖除魔。
在峨眉群山之中,道派林立,宗門無數,僅佛門聖地,就有二十三處之多,峨眉,以山名命名宗派,其勢力之大,可見一斑。
在群山環繞之地,有一歸化城,始建於春秋末年,因地至要,扼守峨眉金頂臨仙道,又與佛門第一大宗寺‘聖光寺’遙遙相望,地理位置特殊,人氣極盛,時至今日,已成了峨眉歸派弟子的雲集之地,城中匆匆往來者,半數皆是峨眉弟子,餘下者也大多是前往峨眉拜師之人。
林軒駐足城門,望了望身後,心中悵然若失,佳人雖在,卻對他不理不睬,先前麵對強敵時的那一分掛懷,早已蕩然無存。
走在車水馬龍的街道上,雲溪臉色略顯蒼白,舉止緊張,似乎有什麼東西讓她感到畏懼,林軒不解,卻不忍看她受驚,用僅有的五兩銀子租了間客棧,留下雲溪,獨自踏上了臨仙道。
臨仙道通往鶴鳴坪,共九萬九千九百階,上得鶴鳴坪,才擁有登上金頂的資格。
峨眉金頂是一座倒立的山頭,懸浮於虛空,下麵便是鶴鳴坪,金頂山地距地麵八十一丈,常年雲霧繚繞,霞光流彩,靈氣充足,山下鶴鳴坪仙鶴無數,翱翔與金頂及周遭浮台樓閣之間,仙韻十足。
九萬九千九百階台階對於普通人而言,是一條登天之路,難於上青天,每踏上一節,重力就會增加一分,體力的消耗也跟著多一分,能踏足鶴鳴坪之人,足以在江湖上稱得一流高手。
對林軒而言,雖難,卻不是毫無辦法,借助這登天之路,正好可以驗證他心中的猜測。
吞噬了紅霧妖女苦修千年的妖元,林軒隻覺得體內有股力量欲透體而出,但卻不受控製,一路上冥思苦想,隱隱抓住了關鍵,或許必須征服這股力量,才能使之成為他自己的力量,方能操控自如,然而如何征服這股不屬於他的力量,卻百思無策,直到聽聞了這登天之路,心中才有了想法。
臨仙道被峨眉道行高深者施以法術,踏階而上,必須一氣嗬成,直登山頂,中途不得停留超過三息,否則將會被傳回山腳,在這臨仙道欲登金頂之人,哪怕是峨眉弟子,也不是人人都能上去的。
腹中憋著一口氣,林軒在踏上台階的刹那,拔足狂奔,不顧體力的急劇消耗,如被激怒的莽牛,橫衝直上,他要的就是這股一往無前的氣勢和拚命施壓不撞南牆不回頭的決心。
仗著十六年藥浴浸泡出來的身體,林軒分速不減,屏著一口氣直奔百階,但人非鐵打,終究有力竭的時候,五百階過後,重力增加到了平時的兩倍,體力消耗急劇上升,積聚的疲憊很快便令他失去了力道,喘息之間,隻覺得頭重腳輕,渾身鬆棉無力,似乎大風便能將他刮起。
放慢腳步,吐出腹中的濁氣,緊繃的神經舒緩下來,長籲一聲,喘息著清風吹來的草香,靈氣充盈,立刻又來了精神,再次憋了口氣,向著無盡的台階衝去。
一千階……
兩千階……
三千階……
林軒周而複始,每次憋一口氣上衝,力竭時,長籲舒緩,釋放腹中濁氣,調節神經,休息片刻,再次憋氣,接連上衝,漸漸地,腹中熱流越聚越灼,到最後,似乎熱浪翻滾回旋,隨著濁氣的籲出,熱浪遊走全身,頃刻間融入四肢百骸,疲勞感頓時緩解,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氣,反比剛開始時更精神。
林軒能夠感覺到,力量在不知不覺中,飛速提升,身體的強度、耐力、速度也在一呼一吸間得到強化,更有絲絲微弱的真氣,順著經脈做周天運轉,盡管在回歸丹田後再次化作熱浪融入身體,依舊未修得半點兒真氣,卻強化了經脈,更打通了任督二脈上的幾個大穴。
一萬階……
三萬階……
五萬階……
上千次的呼吸,熱浪漸緩,最終再無波瀾,但此時,林軒的步伐越顯輕盈矯健,被遠遠落在身後的登頂之人不在少數,並很快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在這重力不斷增加的臨仙道,沒有誰能夠像林軒這般,越往後,速度有減無增,更顯隨意自如。
每日踏上臨仙道的江湖中人可謂是絡繹不絕,誰都想拜入峨眉門下意圖聲名遠揚,然而能夠登頂鶴鳴坪的,唯有區區數人,更有甚者三五日無一人得以登頂。
對於手無縛雞之力的普通人,五百階是一個極限,對於一般的江湖中人,五千階便是終點,唯有真氣渾厚的高手,才能踏足萬階,而在一萬階之上,靠的不是真氣,而是毅力,意誌不堅者,體力再好也是寸步難行。
八萬階之上,人影漸無,林軒形單影隻,衝起直上,七丈寬的青石台階,偶爾才有一兩人擦身而過,速度比他快了數倍不止,從衣著不難看出,這些都是峨眉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