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這鮮肉餛飩不會便宜,但十文還是叫人咂舌。
口齒間還能回味到的鮮香,讓吳大朗掏錢的動作爽快了許多。
將銅板收好,李玥嫵抬頭看了眼將將泛白的天際,寅正了。
才想著,一輛烏篷馬車就停在街邊。
走下來的郎君穿著綠色官服,頸掛方心圓領,腳步有些匆忙。
停在小館前時,方才放緩腳步,理了理衣擺,從容走了進來。
“李娘子,生煎可還有的賣?”
不等李玥嫵回答,就看到一旁隻剩些殘渣留在上麵的煎包鍋,神色難掩失望。
本以為今日趕早,竟還是遲了一步。
還未走遠的吳大朗,默默裝著生煎的紙袋揣進懷中,加快腳步離去。
“少丞若是不急,可嚐嚐這鮮肉餛飩。”
王少丞瞧著她撈出來的餛飩,忙點了頭。
“便來一碗,再加兩個肉包子。裏頭可有空閑?”
不怪他有此一問。
長歡小館生意紅火,店麵卻隻有丈許寬,不足尋常鋪子一半。其中大半又搭了廚房,堪堪剩下兩個桌椅的位置。
若不是客人們趕時間,並不進去吃,隻怕要擠做一團了。
“少丞來得早,裏麵還空著。”
王少丞滿意點頭,捋著才蓄起的胡須,邁步走了進去。瞧這姿態,要當他進的是高門大戶了。
餛飩很快端上桌。
還不等他動筷,熟悉的聲音響起。
“李娘子,今個有新鮮吃食?不肖什麼,給我來一碗。”
“主簿裏麵坐,餛飩這就好了。”
眨眼的功夫,小館裏就坐了四五個身著官服的郎君。
每人麵前擺著一碗餛飩,並幾個包子,各自吃的酣暢淋漓。
青杏巷子所在的坊市,算不得最熱鬧。因著是不少官員每日點卯必經之路,租金也並不便宜。
長歡小館的食客,也有附近的官員。
他們品階在盛京算不得高,行事的規矩就少了許多。
比如吃食。
高門顯貴是斷不會在她這蠅頭小館裏委屈的。
早起才包的餛飩並不多,很快就賣完了。
李玥嫵拿出賬本,一邊敲打著算盤,一邊記錄著早上的收益。
在算珠撞擊的噠噠聲中,小館用一張長桌,與街上的熱鬧分割。
時人注重“食不言”,又是舉止有度的讀書人,偶爾交談,聲音也壓低了幾分。
“千秋節將近,聖人未有示下,胡尚書猶疑……。”
“……”
早朝在卯時,眾人用過早食,一同動身離開。
孫婆子將空了的蒸籠搬回後廚,又收拾了桌上的碗筷,才坐下歇息片刻。
“娘子,今日進項如何?”
李玥嫵做好記錄,將賬本仔細收好,看了眼外麵還剩下的三層蒸籠,說道:“加上外頭剩下的,約莫一貫並三百多文。”
她秀眉微蹙。
隻她們倆人,準備這些就頗為吃力了,想多賺錢,還要從別的地方入手。
孫婆婆則很是滿足。
小館這才開了一年多,隻做早食,就能比得上旁的店鋪整日收益,屬實不錯。
這樣下去,來年就能買個更大些的鋪子。以娘子的廚藝,不愁沒有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