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阿裏地區出發,到改則縣大概500公裏左右,開車的話得六七個小時,像我這種開法估計得10個小時,當然我開了10多個小時才到。早上是天剛亮,吃完早飯收拾一下10:00出發在晚上也不算晚吧,9點過天還沒有黑,那個時候才到。到了收拾完東西準備酒店入住的時候,天已經開始慢慢黑了,太陽下山的時候天際連接山體的天際線一片紅色,慢慢的變暗淡,最後變成了黑色天空被一片星空籠罩,甚是漂亮。
改則縣沒什麼好玩的,但是有一個很出名的叫先遣鄉。
為了更全麵和真實性講解,我們以下陳述百度詞條:《地處改則縣西北部,東鄰察布鄉,南接物瑪鄉,西與革吉縣鹽湖鄉毗鄰,北與新疆於田縣接壤,行政區域麵積36486.44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先遣鄉戶籍人口為2174人。地廣人稀高原上。
先遣鄉地處羌塘高原南部湖盆區,地勢高亢,海拔多在4500米以上,部分區域海拔達5000米,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區。地表坦蕩起伏小,遠看似川,近看是山。在高原上還可以看出兩級夷平麵,它們的平均海拔高度分別為4500—5000米、5200—5500米。
先遣鄉屬高原寒帶季風幹旱氣候,其特點是幹旱少雨,多大風,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寒冷。年平均氣溫-0.2℃,1.月平均氣溫-12.8℃。先遣鄉境內分布著大量冰川、河流,以及豐富的地下水。地表水種類有冰川、湖泊、河流以及泉水(溫泉)。先遣鄉境內主要自然災害有雪災、風災、冰雹、幹旱、雷暴等。先遣鄉屬純牧業鄉。先遣鄉畜牧業以飼養綿羊、山羊、犛牛為主。
地名由來,1950年8月,由新疆軍區獨立騎兵師一團保衛股長李狄三率領的進藏先遣連,從新疆於田縣普魯村騎馬出發,克服高寒缺氧、路途艱險、供給不暢等諸多困難,翻越冰雪昆侖山,抵達改則縣西北的紮瑪芒保山村,並建立營區,拉開了和平解放阿裏的序幕。進藏後,先遣連指戰員模範執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在供給十分困難的情況下,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嚴格遵守當地群眾的民族習慣,全力克服衣、食、住、行等各種困難,大部分戰士因饑餓和疾病而壯烈犧牲,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和擁護。在先遣連指戰員的感召下,當地群眾給部隊帶路、送鹽巴,幫部隊打柴、運飼草,為阿裏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和平解放,特別是民主改革以後,紮瑪芒保一帶改名為“先遣鄉”。
進藏先遣連紀念館位於海拔4500餘米的藏北高原。為了紀念犧牲在阿裏大地上的63名先遣連烈士,將“先遣連精神”傳承下去,2019年,阿裏地區籌措資金2500萬元,維修了先遣連烈士紀念碑,複原了先遣連駐紮時的崗哨、壕溝和地窩子,新建了進藏先遣連紀念館,紀念館上下兩層,麵積總計1960平方米,紀念館建成後,成為改則縣乃至阿裏地區愛國主義教育、民族團結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窗口和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