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蘭縣是中國西藏阿裏地區南部的一個縣,地處西藏自治區西南部,阿裏地區南部,喜馬拉雅山脈南側的峽穀地帶。
西部接鄰阿裏地區紮達縣噶爾縣北邊靠近阿裏地區格局縣南邊與尼泊爾王國和印度挨著,中印邊界線100多千米。
普蘭縣海拔3900多米,地處馬甲藏布流域,具有山地灌叢草原景觀。普蘭縣以高寒草甸,山地草甸,山地草原等為主,灌叢沼澤,荒漠草場分布量少,土壤以高山草甸,土山地,草甸土,黑鈣土為主,有機質`氮`鉀含量高。
馬甲藏布河位於縣城駐地西北部,藏語意思為孔雀河漢字一過來就是馬甲咯布,又稱馬楚河或孔雀河。馬甲藏布河也就是孔雀河源於境內西南部,東南流出國,進入尼泊爾境就改名為呼那卡那裏河。還有一部分彙入恒河,就是印度的那個恒河,最後注入印度洋。這個水質在咱西藏的時候可幹淨了,為啥流域到印度的恒河就髒汙不堪?哎呀,服氣的。
最出名的就是瑪旁雍錯湖,他藏語意思為勝利。湖位於岡底斯山主峰——崗仁波齊和喜馬拉雅山,納木那尼峰之間。水源裏麵有很多礦物質,像硼`鋰`氟等微量元素。
最主要的是以融水雨水補給為主,還有部分的泉水。瑪旁雍錯湖岸線比較平直。
我當時去瑪旁雍錯玩的時候挺震驚的,嗯,藍天白雲湖麵平靜,像鏡子一樣倒映著天空,旁邊的湖岸線比較平直,附近的山體也比較遠,畢竟海拔太高了。到觀景台的時候會有一個石頭,右側是漢字,左側是藏文,旁邊都是掛著彩色經幡,風比較大,經幡吹出來的聲音都有一些響亮。神湖瑪旁雍錯,它也是亞洲四大河流的發源地。
在地圖上看,瑪旁雍錯和拉昂錯兩條湖中間有一些山峰隔開琥珀的形狀也很奇怪,一個呈橢圓形,一個呈垂釣型。馬旁雍錯有世界江河之美的美譽。是唐朝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稱為“西天瑤池的地方”。當地人說是瑪旁雍錯是中國目前實測透明度最大的湖
我之前一直說在阿裏地區沒有看到過寺廟嗎?圍繞瑪旁雍錯有8個寺廟,正好分布在湖的四麵八方。
傳說很多啦,就暫時先講到這裏,就是看到湖麵波濤比較平緩,遠處的山體在遠處的雪山間,山脈連綿,山頂也沒有那麼鋒利了,比較緩和。山頂的積雪與白雲連接,天空的湛藍倒映在湖麵,像綠寶石的湖麵,很漂亮哦。湖旁邊夏天的時候,經常看到有徒步來朝聖的藏族同胞。湖旁邊堆了很多石頭,石頭上有不知什麼物種的羊,或者牛的頭骨和犄角。
我在普蘭縣把這個,東邊馬泉河,南邊孔雀河,西邊象泉河,北邊獅泉河。沒有搞清楚,因為我至今都沒有拿地圖去看過,隻是聽大家說過,有時候開車也會去轉一轉,但是方向感很差。
跟瑪旁雍錯附近的還有一個湖是拉昂錯,人稱鬼湖。太陽再大,看著湖麵的水都是黑的。而且波濤比較大。有點陰森森的感覺。湖麵呈深灰深黑色。鬼狐看著比較壓抑。藏語的意思是有毒的黑湖。鹹度較低,屬於淡鹹水湖。
傳說是兩湖水體之間有宇宙之門,將兩湖之水暗中相連,有民間傳說稱馬旁雍錯湖上空晴空萬裏,拉昂錯湖上空卻是雲層翻卷,也有傳言到,牛羊不敢靠近那昂錯湖,且湖邊寸草不生,實際上拉昂錯北望崗仁波齊。它的東西南三麵又受到周邊山體深色岩石影響,湖水水色較瑪旁雍錯湖灰暗,因此人們稱他為鬼湖。
鬼湖旁邊的山體比較偏暗紅色色彩也比較多,很古怪的一種顏色。我不太形容的出來不是很鮮豔,呈暗色的分色區。
岡仁波齊峰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阿裏地區普蘭縣北部,海拔高達6656米,是崗底斯山脈的主峰,也是崗底斯山脈第二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