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我的健康我做主(2)(1 / 3)

5.遠離噪音

生活在都市中,誰都曾經受過噪音帶來的折磨。大街上火車聲、拖拉機聲、卡車聲、救火(護)車聲、工廠的電動機聲、鬧市中的人聲等,以幾十分貝、上百分貝灌入你的耳朵,使你痛苦不堪,於是你捂住耳朵,跌跌撞撞地逃回你的公寓。可是還沒等你鬆口氣,鄰居房間裏飛速運轉的電鑽聲,還有乒乒乓乓的榔頭敲釘子的聲音,又使你幾近瘋狂。於是,你隻好再次逃出家,走下樓,去找尋屬於你的清淨。可是,你該到哪兒去找呢?

噪音對人的危害是可怕的,這恐怕同樣是你難以想象的。噪音使人煩躁不安,神經衰弱,酣睡中的人聽到噪音以後會進入淺睡狀態或被驚醒,長期下去會引起嚴重的疾病。身居鬧市的人之所以經常頭痛,是由於頭部肌肉緊張造成的。緊張能給人壓迫的感覺,所以當我們從隆隆的機房或人聲鼎沸的環境中走出來時,立刻就有如釋重負之感。噪音使人的生理發生很大變化,腎上腺素大量注入血液中,心跳加快,血管收縮,肌肉緊張,瞳孔放大,甚至使腸部短時間痙攣。據科技人員分析研究,噪音對人的大腦和心血管功能會造成損害,機場附近居民患精神病比距機場8公裏以外的居民多。

噪音還對人的心理有明顯的消極影響。據有關的研究表明,噪音使人的聽覺感受性下降,聽力下降。若長期在90分貝以上的噪音環境中生活,可能引起噪音性耳聾。噪音使人的注意力難以集中,注意力的穩定性降低。噪音使人的記憶力降低,影響學習效率和工作效率。噪音使人煩躁、發怒、情緒緊張不安。長期下去,它可以使人的性格變得暴躁、易怒,缺乏耐性。

噪音對兒童的發展有極大危害,不少實驗表明,嬰兒在母體便已經有了感受力。日本的伊舟鄰近有個大阪機場,醫學家對此地3500名新生兒進行觀察的結果表明,新生兒出生不久,飛機的起落聲可使新生兒震驚;9個月後,已經產生了聽覺麻木,即使飛機低空飛行,他們也沒有什麼反應。意大利奧利機場有一所學校,學生每天生活在飛機噪音中,40%的學生智力減弱,學習成績下降。可怕的噪音仍然在我們的周圍存在著,我們沒有辦法讓噪音徹底在我們耳邊消失,但也許,我們可以找到一些小竅門,使噪音對我們的危害減到最低。

巧妙地選擇居住環境。選擇住房時避開那些附近有工廠、鐵路、飛機場、繁華街道的地段。雖然相對於冷清而言,熱鬧是一件讓人愉快的事,但如果危害到自己和家人的身心健康,再令人興奮的熱鬧也必須要放棄。另外,還有選擇那種隔音較好的房子。否則,鄰居家一有個裝修、聚會什麼的,你這裏就吵翻了天,又不能一天一個提醒,畢竟人家的行為也沒有超過限度。要真住進了那樣的房子,也夠你受的。

隨身攜帶音樂盒。前麵我們討論過音樂對人的好處。它對我們的積極作用也就如噪音對我們的消極危害一樣,實在而明顯。所以,用音樂來對抗噪音,是最為主動也最為有效的一種方式。讓mp3、mp4或能聽音樂的手機,在你觸手可及的地方,裏麵存一些你平時最愛聽的歌曲或樂曲,當噪音不期而至時,讓音樂在你的耳邊悠然回響,你吸收不到噪音,當然也就不可能受到它的危害了。不過,音樂讓人陶醉,如果在戶外甚至是大街上聽音樂,你可不要太投入了。一不留神跟人撞個正著,或忘記了看信號燈就過馬路,那就不好了。

6.讓服飾見證我的個性

一個人的著裝和個性有關係嗎?應該說,著裝展現著人的個性,可以稱得上是一個人的“第二皮膚”,它表現心靈追求,展示或掩飾性格,揭示了紛繁多彩的內心世界。

在不同的時代,人們總是以衣著展示自己。愛闊氣的女性不到廉價商店買衣服,因為他不僅追求與自己地位一致的服裝式樣,連衣服是什麼牌號、廠家都都必須能夠彰顯他的地位。農村姑娘或其他普通婦女也會強求所能去高級商店買時裝,目的是提高個人身價。文化大革命時期,知識分子也穿黃軍裝,那其實是為了體現個人的政治追求。就常規而言,文化、教育地位較高的人多追求內在價值和個性的完美,而低層次的人比高層次的人更追求服裝價值。所以,女工通常比女研究員更講究打扮。可以說,服裝是個人價值的替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