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失望是人生扯不斷的緣分,因為人人都對未來懷著希望,也給自己定下了一個個目標,但並不是每個希望都能得到滿足,每個目標都能真的實現,所以,失望自然是免不了的。
當失望頻頻地光顧你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也許你的失望根本是毫無理由的?在下一次真正陷入失望情緒以前,你不妨從以下三個方麵來檢討一下你的失望是否有足夠的根據。
首先,你的期望合理嗎?
有句俗話說得好:“沒學會爬之前,不要去學跑。”為什麼呢?還沒有學會爬呢,就想學跑,那你是一定會失望的了。所以說,我們應該追求同自己的能力大小相當的目標。如果你對計算機一竅不通,卻想要編寫一個計算機軟件,那就有點異想天開了,結果也必定是失望;你本來是成熟型的女性,卻想讓別人覺得你清純可愛,結果一定會十分別扭,你想不失望都難。有時候,盡管你的目標同你的能力相符,但目標的實現過程受到客觀條件的製約,結果不由你控製,難免令你失望。比如競聘某個職位,雖然你的實際能力已經達到該職位的條件,但符合條件的人可能不止你一個,領導經過綜合考慮,覺得另一個人更適合該職位,於是你不得不麵臨競聘失敗的結果。這時候,你必須接受現實,承認自己的確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在以後的工作中努力改正它,然後定下另外的更適合你的目標,朝該目標努力,這樣,下一次的機會你總該能抓住了吧。
其次,你的期望是靈活的嗎?
去電影院看一部你特別想看的電影,買票了,進場了,但電影院負責人突然宣布,由於某種原因,不得不改放別的影片。盡管負責人再三道歉,並且承諾會找一個同樣好的影片代替,但這畢竟有些令人失望。假如你執著於原來的期望,就會為影片的臨時變動而頓覺掃興、沮喪,沒有了再看下去的念頭,即使勉強把電影看下去,也會諸多挑剔,情緒低落,更別說享受了。其實,你想看的那部電影,改天還可以再看,隻不過遲些而已;現在放的這部影片,隻要你認真地觀看,也一定會獲得一些意外的驚喜,所以你完全可以先拋開你原來的期望,然後全身心地來欣賞這部電影。畢竟,為了這點小事破壞你的心情,而這又不可能改變現狀,實在有些不劃算。
當你的期望在實現過程中遇到了無法回避的障礙或暫時無法克服的挫折時,那你不妨降低自己的期望或轉變自己期望的內容,所謂“退而求其次”、“退一步海闊天空”,其實說的都是這個道理。隻有懂得變通,靈活改變你的期望,才會出現“柳暗花明”的奇跡,才能有“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驚喜。你說呢?
再次,你的期望來自互相攀比嗎?
你計劃5年內買一套自己滿意的房子,可是周圍的人在這5年內紛紛都有了自己不錯的住所。你覺得實在很失望,因為你必須等到5年期滿才有可能擁有自己的房子。回頭想想,你的計劃其實是最適合你們家的實際情況的,那麼為什麼你總是擺脫不了失望情緒的困擾?這隻有一個原因,你拿自己的情況與那些家境比你好的人相比,所以5年這個期限對你來說就顯得有些長了。這個時候,要想心裏舒服,你就必須改變看待問題的角度。5年雖然不算短,但這恰恰可以激勵你去為創造美好的未來而努力,而且,比起那些靠父母資助的人買的房子而言,你的房子價值更高、意義更大,住在這樣的房子裏,你也會更加幸福、滿足;為房子而拚命攢錢的這5年,有可能是你的人生中過得最充實的5年、最值得回味的5年、最意義重大的5年。這樣想想,好像也沒有什麼值得失望的。
我們並不是要徹底杜絕互相攀比,一個人生活在社會中,如果從來不關注他人的狀況,我行我素地生活,其實也很可怕,很直接的一個結果就是,人類不可能有進步,社會不可能有發展。攀比使人看到自己的不足,使人反省自己的過失,使人努力追求進步。當然,攀比的這些好處需要你真正看得到才行,如果你一跟別人比較,一發現自己的不足,就灰心失望、意誌消沉或怨天尤人、心存嫉妒,那就沒什麼意思了。
現在再回頭看看你原本的期望,你還覺得你有失望的必要嗎?當然,失望代表了對現實的不滿足,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勵我們追求進步,這體現了失望情緒的積極性。但是,失望之後,還得很快找到希望才行,不然,可是傷心又傷身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