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芝麻、紅糖和蜂蜜治胃潰瘍
將芝麻炒熟研末,紅糖用少量開水調開,二者同蜂蜜一起放在1個容器裏拌勻,每天睡覺前後各吃1湯匙。
21.韭菜、紅糖治療胃痛
取韭菜子、紅糖各200克,將韭菜子炒黃研末,與紅糖拌勻,每次取1湯匙,用滾開水衝泡飲服,每天3次,可有效治療胃痛。
22.豬胃、蘿卜種可治胃炎
公豬胃1個,先將外麵洗淨,表麵脂肪不必去掉,然後翻過來,將黏膜洗淨待用。“心裏美”蘿卜種150克,水泡1~2小時,淘淨控水裝入豬胃紮好口,將其放入沙鍋,加水漫過豬胃煮熟,1天內吃完,飯量大者可連蘿卜種吃掉。1個療程7天,即連吃7次。
注意:初食幾天有輕腹瀉,勿憂,吃完後症狀自然消失。
23.香油炸生薑片治胃痛
將鮮薑洗淨,切成薄片,帶汁放在綿白糖裏滾1下,用筷子夾放在燒至6~7成熱的香油鍋內,待薑片顏色變深,輕翻1下,又稍炸,出鍋,每次2片,飯前吃(熱吃),1天2~3次,10天左右見成效,半個月除根。
24.茶葉、生薑治急性胃腸炎
取60克茶葉,30克幹薑研末調勻,每次3克,每日2~3次,用開水送服,可治急性胃腸炎。
25.雞蛋清、核桃泥治療胃寒痛
雞蛋1個,打1小洞,倒出蛋清(蛋黃不用),用蛋清同3個粉碎的核桃仁和5克白胡椒粉一起攪拌成泥,然後倒入蛋殼內,用紙封住洞口,再用泥將蛋殼糊上,然後放在爐火上用微火烤熟。每晚睡前製作,趁熱服用。1次1個,連服3個即可。
26.柿子麵餅去胃寒
選最軟的柿子3~4個,用開水燙1下,去掉柿子皮,加入少量的麵粉,和成軟一點的麵團,然後擀成小餅,用溫火烙,烙時加入少許食油。烙好的小餅外焦裏嫩,能去寒暖胃。
27.炒食核桃治胃病
取7個核桃,去皮切碎,用鐵鍋小火炒到淡黃色時,放入60克紅糖再炒幾下即可出鍋,趁熱慢慢吃下。每天早晨空腹吃1次,過半小時後才能吃飯、喝水。一連吃12天為1療程,不要中斷,堅持服用有顯著療效。
28.“三白”治慢性胃炎
綿白糖50克,白酒40克,2個雞蛋的蛋清,放在碗中攪勻,倒入鐵鍋中用文火焙至水分蒸發完,呈杏黃色(不可糊了),中午飯前1小時服下,口服1次,一般連服3~5天可愈。
29.羹角治胃病
取帶殼菱角20個,切碎放進瓦罐內,加適量的清水,以文火煮成如藕粉糊狀,頻頻飲用,此方對於慢性胃炎、胃潰瘍及疑是胃癌者有一定的療效。
30.仙人球炒瘦肉治胃下垂
鮮仙人球60克,洗淨切碎。瘦豬肉30克,剁成肉餅,與仙人球一起煮熟。每日1劑,晚上睡前頓服。30天為1個療程,連服3個療程。
31.酒薑煎荷包蛋可去胃寒
切鮮薑絲、糖備用,先煎兩個雞蛋(荷包蛋煎法),放入薑絲,待薑絲有些黃時,放糖噴上白酒(少許即可),趁熱食用即可。
32.蜂蜜、檸糠汁治胃寒胃痛
當胃部飽脹、不適、翻騰或疼痛時,取鮮檸檬1個,榨出汁液,加入適量蜂蜜、溫開水、冰糖後飲服。半小時或1小時後即可見效。
33.蜂蜜治胃炎
每天早上起床後,用開水衝對1杯蜂蜜水空腹飲下,活動1個多小時再吃早飯。長期堅持,還可治療便秘、降火。
34.蹲著吃飯可治胃下垂
胃下垂病患者,如果蹲下吃飯,且在飯後再蹲20分鍾左右,對治療胃下垂相當有效,即使是有5~10年患病曆史的患者,隻要努力堅持,胃下垂大多都可痊愈。
蹲下吃飯之所以有益於治療胃下垂,主要是因為蹲下時,胃會壓在腹部橫膈膜上,從而使大部分食物進入小腸和十二指腸,這樣,胃在最大負荷時便能得到極有益的緩解和休息。此方法簡單易行,久見療效。
35.鹽鹵浸楊梅止胃痛
把楊梅浸泡在鹽鹵內,胃痛時吃1隻就可止痛。
36.啤酒、大蒜治胃寒
把1瓶啤酒和1頭去皮拍碎的大蒜同時放入鋁鍋內,加熱燒開,病人趁熱喝下。每晚喝1瓶,連喝3天,可見效。如果病情沒好轉,可多喝幾天,主要對胃寒和腸胃不好有效。
37.治胃病一方
此方可治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
白礬100克,小蘇打100克,純蜂蜜500克。將白礬和小蘇打碾碎,先將蜂蜜放入鍋內(注意要用大1點的鐵鍋),用溫火邊燒邊攪拌,燒至半開,大約有50%,再將白礬、小蘇打倒入鍋內與蜂蜜一起攪拌,待泡沫冒起,尚未溢出鍋邊時即關火。接著繼續攪拌,待沒有泡沫,又像蜂蜜樣時即停止。然後裝入大口玻璃瓶內,每日飯前1小時吃1羹匙(即1小勺)。每日3次,大約可吃1星期。
38.蘿卜幹蒸瘦肉治胃酸過多
每餐煮飯時,切3~4片(約50克左右)之陳年蘿卜幹,洗淨蒸瘦肉,瘦肉約100克左右,放少許水,吃飯時吃,持之有恒,不但可強化腸胃,而且體力亦增加不少。
39.蜂蜜治胃潰瘍
蜂蜜1杯(約100~150毫升),隔水蒸熟後,於飯前空腹1次服下,每天3次,連服2~3星期,潰瘍壁會逐漸消失。蜂蜜每天服用,能使胃液總酸度降低,紅血球、白血球恢複正常值,疼痛消失,大便正常。
40.揉腹治腸胃病
先將兩手掌心搓熱,左手叉腰,右手順時針沿肚臍周圍揉搓,共揉腹36次,右手叉腰,左手再揉腹36次,早晚各1次。
41.煮食老蠶豆可治胃腸炎
吃得不合適造成腹痛腹瀉時,可將1大碗老蠶豆煮爛,加點白糖,每日2次,連豆帶湯一起吃下。
42.山棱片治慢性結腸炎
將75克的山楂片切碎,放在鍋裏炒至發黏後停火,立即向鍋內倒進75克白酒攪勻,再倒到藥罐裏,加入小半碗水,微火煮至山楂片溶化(約10分鍾,防止煮糊),再放入適量的紅糖攪化,每天早晚空腹各服1劑,連服1周。
43.蘑菇大棗汁治消化不良
取鮮蘑菇500克,大棗10枚,一起用適量水煎40分鍾,然後取汁分4次飲用,早晚空腹為宜。
44.紅尖椒籽治腸炎
每日早、中、晚各服紅尖椒籽10~20粒,對治療急性和慢性腸炎效果顯著,一般1~2天即愈。經多次試用,屢用屢效。
45.艾條治慢性結腸炎
方法是點燃艾條用煙熏肚臍、氣海、關元穴和小肚子兩側,熏微紅即可。一般每個穴位熏5~6分鍾,每天2次,5天1個療程,每個療程間隔2~3天,一般輕者3個月,重者半年至1年即可治愈。艾條中藥店有售,很便宜。注意月經期不可熏肚子。此藥易燃,用後注意熄滅。
46.土豆炭治十二指腸潰瘍
洗淨生土豆(1次2000克),切碎加水(約1000克)。經粉碎呈粥狀,用紗布揉出漿液,去渣(渣可作粥別人吃),漿入鐵鍋,先大火後小火,不斷鏟動,最後呈炭塊(10份土豆炭1份)。為便於服用,可用絞肉機粉碎過羅(不能用有機玻璃粉碎機),如嫌費事也可用刀切成細小碎塊,服前溶於開水,每日3餐前半小時及睡前各服1克。
47.按摩腹部治腸粘連
早上起床和晚睡前,平臥床上,雙腳彎立,腹肌放鬆,先用左手放右手背上,右手掌在腹部上,圍肚臍順時針由裏向外按摩100圈以上,後用右手放左手背上,左手掌在腹部上,圍肚臍逆時針由外向裏按摩100圈以上。
然後用左右手交替,從心口處偏左些向腹下按摩100次以上。中午也可加做1遍,但須飯後半小時。按摩次數、輕重自己掌握,以舒適為度。
48.藕節炭可治潰瘍性結腸炎
取藕節炭(中藥店購買)150克,將其分成8份。每日1份,分早晚兩次以水煎服。8日為1療程,服用1~2個療程後可見效。
49.核桃仁治急性胃腸炎
把青核桃放入炭火口燒熱,去外皮取仁備用。熟核桃仁蘸蜂蜜,小兒吃3個,成人吃5個以上。每日2~3次,連服2~3天。
50.揉腹治慢性闌尾炎
排空大小便後洗淨雙手,仰臥在床上,裸露腹部,搓熱雙手,然後左手在下,右手在上相疊按壓在腹部,以肚臍為中心點,緩慢地逆時針方向旋轉按揉90次,然後順時針方向旋轉按揉60次,按揉的力量要先輕後重,按揉中雙手經過闌尾時要微加重力量,按揉後兩手放在肚臍兩旁上下推搓腹部30次。然後坐起,盤腿,兩手在後腰兩腎部上下推搓30次。治療期間不得吃生冷食品,腹部應避免著涼。
痢疾
1.鮮薑貼肚臍可治嬰幼兒拉稀
嬰幼兒拉稀久治不愈,孩子黃瘦大人急。可把鮮薑剁成碎末,放在1小塊藥布上,貼在肚臍處,用橡皮膏粘牢即可,此法立竿見影,屢試不爽。
2.馬齒莧團子治濕熱痢疾
濕熱痢疾是1種濕熱之邪、陰滯腸腑病症,常有赤自膿相夾,稠黏氣臭,腹脹痛,裏急後重,小便赤短,或見畏寒發熱、口幹、苔黃、脈滑。取鮮馬齒莧100克,大蒜1~2頭,攤雞蛋兩個做餡,以小米麵或玉米麵加點白麵包成團子上鍋蒸熟食用。2~3天病即好轉。
3.白葡萄治痢疾
取白葡萄汁3杯,生薑汁半杯,蜂蜜1杯,茶葉9克。將茶葉煎1小時後取汁,衝入各汁的混合液1次飲服。每日2~3次。3日後見效。
4.大蒜、黃瓜藤治痢疾
鮮大蒜2~5克去皮搗爛,經霜黃瓜藤15~20克燒烤存性研末,二者混合為餅狀。用酒精棉球或溫沸淡鹽水擦洗幹淨患者臍部,將藥餅包敷臍上,外用傷濕止痛膏固定,次日再換。
5.苦瓜治急性痢疾
突患急性痢疾,可嚼服4~5片苦瓜。
6.石榴皮治慢性細菌性瘸疾
石榴皮30克,水煎加糖適量服用,分2次服,連服3~5天。
7.大蒜煮粥可有效治痢疾
將大米煮成粥,在粥將熟時加入大蒜數瓣,再用食鹽調味並趁熱食用。因大蒜辛辣性溫,有開胃醒脾、祛寒溫陽、辟穢解毒的作用,所以這種大蒜粥對治療腹瀉和痢疾有獨特療效。
8.白扁豆、花白胡椒豬肉治痢疾
將50克白扁豆花放入開水氽過,加1小塊熟瘦豬肉、7粒白胡椒、1根大蔥,用醬汁拌勻,夾在饅頭中服食,每晨1次,連服可治痢疾。
9.蜂蜜、紅棗茶治慢性痢疾
用10枚紅棗加水煮沸15分鍾,放入10克綠茶,再煮片刻,取汁衝蜂蜜飲用。日服2次,可治慢性痢疾。
10.蜂蜜、綠茶治細菌性痢疾
綠茶5克,蜂蜜少許,將綠茶放在杯中,用沸水衝泡,蓋蓋兒泡5分鍾,再調入蜂蜜適量。趁熱服,每日3~4次。
11.無花果葉泡紅糖治痢疾
取無花果葉適量(幹鮮皆可),沏入開水,趁熱放紅糖150克,溫服,1日即可有效治療痢疾。
12.臭椿樹皮煮雞蛋可治痢疾
剝1塊約250~300克臭椿樹皮(新鮮椿樹根效果更佳),刮掉外麵的黑皮,與1個雞蛋同煮,煮熟後在早晨空腹食雞蛋,每日1次,數次即可見療效。
13.鹽治痢疾
將適量鹽炒熟,用布包好,趁熱放在肚臍周圍,可治痢疾引起的泄瀉、腹痛、肛痛。
14.白扁豆山藥粥治虛寒型痢疾
取30克大米,15克白扁豆,加適量水煮粥,煮沸2次,再放入30克去皮切片的鮮山藥,成粥後加少量紅糖,每日早晚食用。
15.棗茶湯治慢性痢疾
取大棗5枚,綠茶3~5克,紅糖適量。先把綠茶、大棗放入沙鍋中,加清水200毫升,煎沸5分鍾,加紅糖攪勻,分4次溫熱飲用,每隔6小時1次,此方對久瀉難止者有良效。
16.高粱、大米、黍米治痢疾
將30克高粱米3次煮沸,去渣取汁,汁中加30克大米3次煮沸,再取其汁加30克黍米3次煮沸,去渣取汁,加10克蜜蠟,溶化即可,每日晨起空腹服30克,連續服用數天,治寒濕型痢疾。
17.楊樹花煮湯可治慢性痢疾
用楊樹花(俗稱楊樹吊吊兒)煮水作飲料喝,可治急慢性痢疾。患紅痢加白糖,患白痢則加紅糖,與楊樹花一起煮即可。
18.紫莧菜粥治疫毒型痢疾
取100克紫莧菜,水煮後取汁,加50克大米煮粥,早晚服用。
19.山藥扁豆陳皮糕治休息型痢疾
將200克山藥去皮切片,50克鮮扁豆、500克紅棗肉切碎,與3克陳皮絲拌勻,蒸糕,待熟時食。
20.荸薺、藕、茅根治陰虛型痢疾
將等量的鮮荸薺、鮮藕、鮮茅根加水煮湯,去渣取汁,代茶飲服。
腎病
1.大蒜、綠豆治腎炎
將5瓣大蒜去皮,與50克綠豆一起加水煮爛後,加進適量白糖,涼後空腹服用,早晚各服1次,2個月為1療程,腎炎基本治愈後應再服1個月,能鞏固療效。
2.蒸食小公雞可治腎虛
將啼叫的小公雞(成年公雞不能用),按常規宰殺洗淨切成雞塊,放油鍋內略炒數分鍾。再往鍋內加入500克米醋(不要加白開水),在火上燉燜到尚剩小半杯醋(小心別讓鍋幹糊了),以雞肉燉爛而不剩一些醋為宜。
燉爛的雞肉當菜食用,而吃的口味感到越酸越好。嫌難吃可適當放些紅砂糖。每隻雞按1日3次,1天內吃完,不要中斷,連吃6隻小公雞為1個療程。
3.中藥鯉魚湯能治腎病綜合症
活鯉魚250克,將鯉魚開膛去鱗及內髒,砂仁、蔻仁各3克,放蔥、薑少許,再加水500~600毫升,不放鹽,清蒸半小時,喝湯並食魚肉。尿蛋白轉陰後,依照此方再食用多次,症狀便可消失。
4.冬瓜赤小豆粥
冬瓜500克,赤小豆30克,粳米50克。將冬瓜去皮瓢,洗淨,與淘洗幹淨的粳米、赤小豆一同入鍋,加適量水,用大火燒開後轉用小火熬煮成稀粥。日服2次,慢性腎炎脾虛寒者不宜服用。
5.西瓜治腎炎
取1個1000克以下的小西瓜,洗淨,連皮帶瓤挖1個三角口,將去皮獨頭大蒜瓣10個塞入瓜內,再把口子蓋好,口朝上放入蒸鍋隔水蒸熟。1次吃掉瓜瓤、汁及大蒜瓣或1日內吃完。
連服7個西瓜為1療程,即愈。
6.核桃治腎炎浮腫
將1個核桃敲成兩半,將1半桃仁去掉,另1半桃仁留下。將蛇蛻裝入另1半無桃仁的殼內,再將有核桃仁的那1半與有蛇蛻(與1條完整的蛇蛻量相當)的1半合在一起,用細鐵絲將核桃捆起來,裹上黃泥,再用柴火燒泥包的核桃,泥燒熱後使桃仁變黑即可。
將殼內桃仁研成細末,早晨空腹,用黃酒100克送下,連服3次為1療程,觀察療效,再服第二療程。
7.玉米須治腎病
將玉米須、西瓜皮、冬瓜皮、赤豆煮湯代茶,連續服用,對慢性頑固性腎炎,效果較好。
8.西瓜皮治腎炎
切碎西瓜皮,加水煮爛,熬成西瓜膏,用開水化服,每次1~2湯匙,每日2次,可治急、慢性腎炎。
9.黃芪燉公雞治腎炎
買來500克左右的活公雞1隻(烏雞更好),黃芪100克,將公雞燙死去毛去內髒把黃芪塞入腹中,用沙鍋文火煮爛,連湯帶肉1次吃完。1周2次,4周見效。
10.按摩小指穴治腎虛
腎虛會引起頭暈、眼花、健忘、耳鳴等。治療方法:用大拇指和食指揉雙手小指的第一關節,這是左右兩腎穴,每天揉兩次,每次十分鍾左右。在揉小指穴時發覺關節疼痛不一樣,痛的一側可多揉會兒。但不要用力過大,要輕輕地揉。對沒有腎虛者也大有好處,此法可以強腎壯陽,長期揉兩小指關節,白發人的頭發還會逐漸轉黑。
11.新鮮馬齒莧汁治腎病
選新鮮馬齒莧500克左右,洗淨搗爛,用紗布分批包好擠出汁來,加上少許白糖和白開水一起服下,每天早晚空腹各1次。
12.小棗、桂圓蓮子湯治腎虛
取小棗7粒,桂圓7粒,蓮子14粒,加少許水煮沸,放涼後,將湯和小棗、桂圓、蓮子一同服用。此法冬夏皆可,早晚皆宜,且可長期服用。尤其是中年女性朋友。
13.小白菜、薏苡仁治急性腎炎
小白菜500克,薏苡仁60克。將薏苡仁加水用大火燒開,再轉用小火熬煮成稀粥,然後加入洗淨切好的小白菜,再稍煮至白菜熟即成。食用時可不加鹽或少加鹽,每日2次。
14.鯉魚治腎炎
慢性腎炎患者,可取1條大鯉魚,去腸髒,不去鱗,把大蒜瓣填入魚腹,用紙包好,用線紮緊,外封黃泥,在灰火中煨熟,除去紙泥,淡食,當日食完,可利小便、消浮腫。
15.雞蛋炒菠菜治慢性腎炎
菠菜200克,植物油20克,精鹽10克,雞蛋1個。將雞蛋打好,放少量鹽,將菠菜理好洗淨,切成段,油鍋熬熱後先炒雞蛋,炒後起出備用,再熱餘油,煽炒菠菜,加鹽,然後將炒好的雞蛋放入,和菠菜一起炒幾下即成,隨意食用。
16.豬牙草治腎炎水腫
豬牙草即扁蓄,能利尿通淋。熬水當茶飲,可治腎炎水腫。
17.綠豆、鴨蛋治慢性腎炎
取新鮮鴨蛋1隻,將大頭一側輕敲1個小孔,塞入6粒綠豆,將小孔封好,放入鍋內蒸熟。出鍋後趁熱吃下,每天早晨1次,連吃7天,有一定的輔助療效。
18.蠶豆、紅糖治腎炎水腫
將200克帶皮的蠶豆和150克紅糖放在沙鍋中,加適量水,用小火煮爛,隨意食用,可治腎炎水腫。
19.豬肚治慢性腎炎
將1個新鮮豬肚洗淨,肚內黏膜物一定要留住,再將100克綠豆、50克冰糖裝入肚內,將口用針線縫好,放沙罐裏燉熟,1天內吃完(要求熱吃)。隔3天吃1個,一般吃3~5個就可見效。
20.魚肚荷包蛋和柳葉茶治腎炎
先把鮮魚肚在火上焙幹,然後碾成細末,分成數份;再將魚肚末夾在炸好的荷包蛋(炸得老些)中,趁熱吃下,1日2次,不要間斷。在此同時,將從柳樹上摘下的鮮柳葉泡在水中,每日代茶飲用即可。
肝膽病
1.六神丸治乙肝
乙肝患者每次服10粒六神丸,每天3次,連服2~4周,可使肝功能有明顯改善,乙型肝炎表麵抗原陽性轉陰性。
2.芝麻、冰糖治肝炎
黑芝麻炒熟壓碎,等量的冰糖壓碎,然後攪拌均勻,夾在饅頭中或摻入米粥裏,每日3次,1次3勺,連續服用兩月以上,對已患1~2年肝炎者有良好效果。
3.泥鰍絲瓜湯可治肝病
把泥鰍在清水中養2天,吐出汙物後,與絲瓜一起煮熟,調味後即可食用,1天吃1次或1周2~3次。
4.泥鰍治遷延性肝炎
泥鰍若幹條,放烘箱內烘幹,取出研粉,每服15克,每日3次,飲後服。小兒酌減。
5.含飲蜂蜜、米醋調節肝功能
取半茶勺蜂蜜,加對1茶勺米醋,然後放入杯中加適量水稀釋。現對現飲,每日3餐前服下,可增加食欲、消除腹脹、調節肝功能,是1種較好的食物療法。
6.紅茶糖水治甲肝
將5克紅茶,30克葡萄糖粉,100克白糖用沸水衝泡,繼續加水至500克,稍冷卻時空腹飲服,當天上午飲完,連服14天,可使兒童甲肝患者的黃疸指數急劇下降,肝功能迅速恢複,轉慢性率降低。成人服用,藥量加倍。
7.板藍根治肝炎
將30克板藍根,9克梔子,12克茵陳煎湯飲服,對肝炎有療效。
8.煎飲獼猴桃可治療肝炎
取獼猴桃果100克,紅棗12枚,水煎當茶飲,對有效治療急性肝炎有促進作用。
9.捏指治肝病
撳捏右手拇指的2個關節。每次做3分鍾,每天1~2次。其特征是療效立竿見影,而且沒有副作用。但發熱或手指受傷時應暫停操作。
10.胡蘿卜治急性黃疸型肝炎
幹胡蘿卜纓120克(鮮品250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一般連服1周黃疸可退,再服1周鞏固療效。
11.蜂乳、蜂蜜治急性傳染性肝炎
將蜂乳與蜂蜜加水調成1%的濃度,每日2次,每次10克,20天為1個療程,連服3個療程,對急性傳染性肝炎有一定療效。
12.黑木耳治肝硬化
適量黑木耳洗淨放入鍋內加水煮,開鍋後繼續煮到隻剩大半碗時停火,放1小勺豬大油、幾小塊冰糖熱喝。1天3次喝湯,第三次吃掉木耳。堅持幾個月可見效。
13.赤豆牛肉湯治急性病毒性肝炎
牛肉250克,赤小豆200克,花生仁150克,大蒜100克,將牛肉洗淨,切塊,與赤豆、花生仁、大蒜共放鍋中,加水煮至牛肉熟爛食肉,喝湯。空腹食,分2次食完,每日1劑,連食30日。
14.玫瑰鯉魚湯治急性瘸毒性肝炎
玫瑰花15克,鯉魚1條(500克以上),赤小豆200克。將鯉魚去腸雜,與赤豆、玫瑰花共放鍋中,加水煮湯,去玫瑰花,加適量鹽和味精調味後食用。
15.赤豆、鯉魚治肝硬化腹水
取1條500克以上的活鯉魚,洗淨後與500克赤豆同時下鍋,加2500克水燒煮,待赤豆熟爛後起鍋。分幾次服完,每日或隔日服1劑,連續服用,可治肝硬化及肝腹水。
16.蜂蜜、核桃、黑芝麻治肝硬化
將蜂蜜、熟核桃仁(研末)、黑芝麻(炒熟、研末)按1:1:1比例調勻,每天早晚各服1匙。長期堅持服用,對治療肝硬化有一定療效。
17.薑、糖、棗有利於肝病治療
取鮮薑、紅糖、棗各500克。先將薑洗淨切碎加適量水煮開,水開後文火煮1小時,再加棗煮十幾分鍾,最後放進紅糖,待糖化後攪勻,使薑糖裹在棗上或成粥狀,涼後即可零食。
18.番茄、牛肉治慢性肝炎
鮮番茄250克,牛肉100克,植物油、精鹽、白糖各適量。將番茄洗淨切成塊,牛肉切成薄片,加少許植物油、精鹽、白糖同煮熟,佐餐食用。
19.豬肝、小茴香治慢性肝炎
豬肝250克,小茴香5克,黃酒、白糖、醬油各適量。將小茴香用新紗布包袋,與豬肝同煮,使用小火煮沸20分鍾,去茴香袋;再加黃酒、白糖、醬油,繼續用小火煮10分鍾後離火,待溫取肝切片。分2次佐餐食用,連服7~15天。
20.柚皮治黃疸
取2隻柚皮燒成灰研末,飯後服5~10克,每日3次,對黃疽有療效。
21.苗陳蒿、甘草治黃疸
茵陳蒿15克,甘草2片,加5碗水用中火煎成2碗,早、午飯前各服1碗;傍晚再熬1劑,晚飯前、睡前各服1碗。一急性黃疽患者連續3天共服6劑本方後,第四天基本好轉;再接連3天每天服1劑。同時,以蜆(小蛤蜊)煮湯飲用,據說蜆對肝膽病患者大有裨益。
22.大蒜治肝硬化腹水
陳大蒜3個。將大蒜去皮,放在瓦缽中,加水浸沒大蒜為度,用碗蓋好。放在火爐上,蒸至水幹即可,不放油鹽,1次服下,每日1次,常服。
23.土豆治肝硬化
取生土豆連皮搗爛,略去汁,加等量麵粉,再加全量1/10的生薑,搗爛,敷肝髒部位1厘米厚,覆紙,繃帶包紮,1日換敷2次。
24.陳葫蘆茶治脂肪肝
陳葫蘆15克,茶葉3克,將陳葫蘆製成粗末,與茶葉一同入杯內,用沸水衝泡即成。代茶飲,每日1劑,效果顯著。
25.炒決明子白菊花粥治脂肪肝
炒決明子12克、白菊花9克洗淨後,置鍋內加適量水煮煎30分鍾,去渣取汁,再入粳米100克煮粥,加冰糖調味即成,每日1劑,早晚空腹食用。
26.玉米須治膽囊炎膽石症
①取30~60克玉米須,煎湯代茶飲。②取30克玉米須,加雞內金、廣鬱金各10克,一同煎汁,每日2次,對膽囊炎、膽石症有一定療效。
27.“三枝湯”治膽囊炎
柳枝、楊樹枝、核桃枝各30克煎水,能治急慢性肝炎和膽囊炎。
28.晨食蘋果可防治膽囊炎
每天清晨空腹吃1個不削皮的蘋果,隔半小時後再進餐,天天如此,對膽囊炎的治療有很好的療效。
29.蒲公英粳米粥治膽囊炎
蒲公英30克(鮮品60克),粳米60~100克。將蒲公英洗淨,加水煎湯,將粳米淘淨,加入藥汁,用文火煮成稀粥,加適量白糖調味即可,每日早餐食用。
30.生薑治膽結石
常食糖薑、薑湯、醃薑等薑製品,能相對減少膽汁中粘蛋白的形成,從而起到抑製膽結石的作用。
31.按摩腹部可治膽囊炎
每天早晨起床前及晚飯後1小時自我揉腹按摩40分鍾,長期堅持,膽囊炎可逐漸好轉。
32.金錢草、雞內金可治膽結石
每日用金錢草30克、雞內金20克煎湯當茶服用,長期堅持,對膽結石有療效。
33.黑木耳治膽結石
每天吃一些黑木耳,能緩解膽結石引起的疼痛、惡心、嘔吐等症狀。
34.嫩柳枝、豬苦膽治急性膽囊炎
嫩柳枝20克,豬苦膽1隻。將嫩柳枝煎成約50毫升溶液,然後趁熱將豬苦膽汁混入,用白糖水送服,每次25毫升,每日2次。
35.吊南瓜蔓泡水喝可排結石
吊南瓜蔓100克(鮮的加倍),洗淨切碎,放入熱水瓶中,用開水浸泡,當茶飲用。服用方法:每天泡1熱水瓶,平時和吃飯時均可飲用,1天隻喝1瓶。須每天換藥重泡,連喝3~4天,開始排石,一般為渾濁狀尿,有時有小的石粒,當小便有拉絲狀液出現,則證明結石全排淨,不用再喝藥了。忌辣、酒,特別是肥豬油。
36.鮮蘿卜治膽結石
鮮蘿卜250克,將鮮蘿卜洗淨,切碎略搗,絞取汁液即成。亦可加適量蜂蜜或白糖調服,每次服2湯匙,每日2~3次,冷服。
37.雞內金治膽結石
將雞內金5克用小火炒至黃褐色,研為細粉。另將粳米100克淘洗幹淨入鍋,加800克水和適量白糖,煮至米花湯稠時放入雞內金粉,再稍煮即成,每日早晚溫熱服用。
心腦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