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科技院、軍事院(3 / 3)

於謙再次站了起來,說道:“皇上英明!比臣想的長遠。軍事院的設立可以讓武舉人才得到係統的培養和提升,確保他們具備真正的軍事才能和素養。”

朱銳點點頭,示意他坐下。

“另外,諸位需明白,讀書人絕不能僅僅局限於隻讀那些聖賢之書。他們還應當深入鑽研算術之奧秘、探尋天文之深邃、領悟地理之精妙!朕經過深思熟慮,意欲將文科取士的內容擴增至六科,新添算數、天文和地理這三科考核。”朱銳繼續說道。

“凡是在經義、寫作和策論這三科表現優秀的人,便可進入翰林院,在那裏繼續提升自己的才學與素養;凡是在算術、天文和地理這三科成績卓越的人,則能夠進入朕特意設立的‘科技院’。在那裏,他們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專長,為我大明的科技發展貢獻力量。” 朱銳的聲音雄渾有力,在大殿之中久久回蕩。

工部尚書高穀擔憂道:“這些新學科從未在科舉中出現過,如何保證其公正性和權威性呢?新學科的引入需要建立全新的考核體係和標準,這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可能會引起混亂。”

朱銳的目光掃過眾人,帶著滿滿的耐心開始解釋道:

“這個‘科技院’乃是朕親自取的名字。其存在的主要意義便是培養技術類的傑出人才。朕在此提議,針對科舉考試的學員,科技院先著手開辦地質勘探科、水利科、武器裝備科、造船科、建築科等五個專業領域。”

“每個專業的學習時長同樣也是三年,三年期滿後,那些經過嚴格考核且順利通過的人,將直接進入工部或地方任職。我們不必急於一時,可以逐步完善相關的製度和標準,使其更加科學合理。”

“而且諸位必須要清楚地認識到,這些技術對於我們大明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絕對不能忽視。無論是地質勘探對於資源的探尋,水利工程對於農業灌溉和防洪的意義,還是武器裝備對於軍事力量的提升,造船技術對於海上貿易和海防的推動,以及建築技藝對於城市建設和基礎設施的完善,都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我們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和支持,讓科技院成為推動大明科技進步的強大動力源泉。”

“最後,朕要說明一點,科技司的學員並非隻來自科舉考試,有很大一部分要來自民間。因此,科技司還需要增加農科、商科、手工科三個專業,分別從民間招募學員。每年四月一號進行入學考試,每次每個專業各錄取一百五十名學員,凡考試合格者入科技院學習一年,一年後考核合格者直接分配到各地的布政使司任吏員,負責地方上農業、商業以及手工業作坊的創辦和技術支持。”

“科技院教授知識的老師,諸位要認真遴選。這一點非常之重要!”

“以上就是朕對我大明朝人才培養方麵的一些具體想法。眾愛卿可認同?” 朱銳的目光再次掃視著眾人,期待著他們的回應。

在場的所有人都是目瞪口呆,他們沒想到自己的皇帝有如此多稀奇古怪的想法,不僅要廢除原有的科考,還增加了許多自己未曾嚐試的領域。

此時禮部尚書胡濙說道:“啟奏皇上,如此大改,今年春闈會試肯定是趕不上了,隻能從明年開始執行。”

朱銳笑著說道:“那是必然。”

他接著說道:

“諸位愛卿,朕今日說了如此之多,朕也知曉你們或許一時間難以完全消化。不過沒關係,朕已然安排人將今日所談的內容謄抄了八份,你們每人一份。你們各自回去之後,務必好好看看,若有任何疑問或者想法,隨時都可以來詢問朕。”

接著,他的目光轉向曹鼐,語氣鄭重地說道:“曹卿,今日我們所談的這些內容,需要刻不容緩地馬上動手執行!你身為首輔,身負重任,朕自然到時候是要找你進行核實的。”

“另外,和翰林院一樣,軍事院與科技院皆歸朕直接統轄。翰林院仍交由翰林學士許彬執掌。至於軍事院,朕特命於謙擔綱院長之職;而科技院,則委以高穀出任院長。”

曹鼐立刻起身,雙手恭敬地拱起,鄭重地說道:“臣領旨。臣必定竭盡全力,絕不辜負聖恩!”

隨後,眾人齊聲說道:“臣等告退。”

說完,這八位在朝中舉足輕重的重臣依次有序地退出了乾清宮。

乾清宮內,朱銳望著他們離去的背影,心中也有些忐忑。他暗自說道:“這科舉改革算是基本定下來了,可是如何預防和懲治官員的貪腐,這著實讓人有些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