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冷把斬馬刀雙手舉過頭頂,開始旋轉。
嬌小的水手服少女揮舞那樣巨大的兵器,看上去仿佛隨時都會被壓垮,或者被強大的離心力身不由己地帶動、擰斷。
十分的不諧調和……危險。
高峻沒有乘機進攻,他靜靜地停在原地,等待季冷蓄足力量。直到斬馬刀卷起的旋風已經用肉眼都可以觀察到了,才雙足一叩,縱身出馬。
就在他起步的瞬間,兩人所處的地勢無聲地改變了。季冷所在的區域以令人感覺不到的平穩節奏緩緩下陷,在兩人之間,形成了一條對於騎將來說更有優勢的坡道。
直到這時,季冷才驚覺自己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陷入了對手的擂台空間,但已經來不及作出反製了。
從坡道頂端衝下的高峻,從一開始的小步快跑,逐漸加速,到坡道中段,其奔騰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根本不可抵擋!
季冷緊咬貝齒,唇角滲出絲絲殷紅。雖然腳下還在強撐著沒有後退,眼皮子卻在瘋狂跳動。
《浪客劍心》那部漫畫,包括主角在內的諸多武人,雖然都是身經百戰的強者。但故事背景卻是在熱兵器已經崛起的近代,加上日本地形多山,騎兵衝鋒這種事在當時已經相當罕見。因此,包括使用斬馬刀的相樂左之助在內,其實都沒有正麵抗衡鐵騎的經驗。
這與高峻的本尊嶽飛完全沒有可比性,天朝古時候,官方衡量一名武將的素質高低,就四個字“弓馬嫻熟”。不精通馬戰你算個球的大將?老老實實去扛梯子爬城牆,當一名光榮的炮灰吧!
更別提嶽飛還是自大宋九省四郡萬千英豪中脫穎而出的武狀元(雖然被張邦昌黑掉了)!又占足了地利!!這樣要是還能輸給隻能在日本那個小小島國上稱雄的一介刺客劊子手……啊,不對,是個出身赤報隊的所謂打架專家的話,那才真是笑話!!!
勝負從一開始就沒有懸念。區別隻在於,季冷的垂死掙紮到底能給高峻造成多少傷害?
對這一點的計算,兩人也完全不同。季冷是豁出去一搏,要麼你死我活,要麼我死了也拉你墊背。高峻卻清楚地知道,她根本沒有這個機會,一點也沒有!
原因就在於武器。斬馬刀號稱對騎兵專用大殺器,但這種武器,使用卻存在很多限製。第一太重,一揮起來就停不住,沒法中途變招。第二太大,所以隻能在直劈、橫掃兩種招數中擇一使用。古時在軍隊,斬馬刀都是集中使用,用數量引發質變,才有如檣而進,人馬俱斷的威力。不過那樣子就隻能用劈這一招,隻有像季冷這樣單獨站出來,才能用得上掃。可她為了增加殺傷力,舉刀在頭上盤旋,這一下就把接下來要使用的招式徹底暴露了——
隻能是當頭直劈!
所以高峻那會兒按兵不動,也不全然是出於風度,而是有著觀察、放縱的戰術意圖在裏麵。
再說高峻的武器,瀝泉槍,不扯神性什麼的,這就是一杆一丈八尺長的大槍。按現代的製式那就是六米長,按宋代的製式,一尺為現在公製30。72厘米,那長度也超過了五米。
這特麼已經比季冷用得斬馬刀長出兩倍還有多了!換句話說,高峻一槍捅到對方眼皮子跟前,對方的刀尖都還碰不到他的胸口。嗯,當然實際上,高峻現在用的竹竿隻有三米來長,雖然他可以通過觀想把瀝泉槍的種種特性賦予其上,這長度卻沒有辦法平空變出來,因此季冷還是有機會給他來個開胸破肚的。
但技術性的差距就無法彌補了。說到騎兵衝鋒,大多數現代人腦海中的印象是電影中西方騎士挺著長矛直愣愣硬捅的場麵,其實人家也是有技術含量在裏麵的。不過那就扯遠了,而且和中國的騎兵槍術沒法比到一塊去。
為什麼?因為西洋騎士矛是剛矛,講好就一個字,硬!而中國騎兵用的大槍,對彈性的要求極高。涉及製槍之術,要扯開了講也是長篇大論,這裏先不說。隻說大槍為什麼要彈性?因為有了彈性,槍才是活的,才能借力打力,靈活應變。遇到重兵器能夠彈開,遇到格擋時也能繞開,憑你什麼大斧長刀狼牙棒碰上了連格擋的功夫也沒有。那槍頭見縫就鑽,一鑽進去,就跟毒蛇似的在要害上叮一口就走,幾乎不費自己什麼力氣,就是借你家的力量殺你。
大槍持久善戰的奧秘,就在於此。
要不然,怎麼天朝能有那麼多使槍的名將在戰場上一衝殺就是一整天乃至幾個日夜?這要全靠自己的力量去使槍,早累虛脫了。
季冷的斬馬刀,說白了也是重兵器。如果組成陣勢,高峻或者無隙可乘,但你一個小女人玩這麼大的刀,左右無人遮護,招式直來直去,且能發不能收。一槍挑了你真是不要太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