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多事之秋(2 / 2)

家裏沒有兒子,村裏倒是有個侄子,不過人家說了,打幡可以,但家產必須分給他一半。

這個規則自來有之,劉路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妥,可劉英卻死活不同意。

劉路年紀大了,拗不過女兒的性子。沒辦法便打算花些小錢請外姓人幫忙,村裏倒是有幾家比較慷慨,錢可以不要,但事後劉英必須嫁過去給他家兒子做妻。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這下劉路也明白了,若是外人來幫忙,不是貪圖家產就是覬覦他的女兒。

為了遵循禮法,又為了不使自己吃虧,最終劉路還是想出了一個,看起來兩全其美的辦法。

距離劉家不遠處,有一戶趙姓人家,家中有四個孩子都是男孩,老大幼年早亡、老二參加黃巾軍,不知當前死活。

最小的老四很早就外出求學,隻有老實本分的老三,留在家中孝敬父母。

幾年前,父母因病去世,趙三悲痛中生了一場重病,雖然後來好了,但腦子卻燒壞了。

如今他的智商還不如一個孩子,經常被同村壞小子欺負,饑一頓飽一頓,整日在村裏遊蕩,宛如這個村的守村人。

為了讓老婆子走的順利,劉路幹脆收趙三為義子,並向村裏人鄭重承諾,從今往後老趙家的事就是他家的事,趙三這輩子的口糧也由他劉路負責。至於他自己的女兒,你們誰也別再打主意了。

劉英天生麗質,高挑俊秀,換上一身白色的孝袍後,更是顯得楚楚動人,惹人憐愛。

當她來到院中後,發現院子裏外聚集著不少村民,幾個十七八歲的小夥子,一見到她出來,紛紛舉目凝視,眼睛都看直了。

在靈堂的前麵,劉路與一位大和尚在一旁站立,一個傻乎乎的青年男子,不停地朝著靈位叩頭。

見劉英過來,男子立即扭過臉咧著嘴對劉英傻笑,“妹子,你來啦。”

趙三別看人傻,但身材魁梧,相貌堂堂,隻是如今變成這副模樣,實在令人惋惜。

劉英朝他微微點頭,沒有說話,隻是默默地站到一邊,等著儀式進行。

“孝子少痛,節哀順變,阿彌陀佛……”

老和尚邊敲木魚,邊誦經念文,趙三似乎有了些感觸,立即放聲大哭,就像死的是他的親生母親一般。

這個憨傻的漢子,哭得情真意切,引得周圍不少人也跟著傷感起來。

也就在這時,一個不屑的聲音在人群中響起。

“傻子,別嚎了,又不是你親媽。”

正在暗自神傷的劉路聽到聲音,眉頭當即一皺。他厭惡地朝那個方向瞪了一眼,仔細一看,原來是亭長家的兒子王曉。

這人是村裏有名的無賴,仗著他爹是亭長,經常為非作歹。之前第一個答應幫忙,並要趁機娶劉英的就是他。

“去去去,小孩子懂什麼,這裏沒熱鬧可看。”劉路出言打發一句,隨後不再理他。

哪知王曉這個時候卻變本加厲,他用猥瑣的眼神看向一直默不作聲的劉英。隨即一邊打量女子纖瘦的身材,一邊自顧自地開口:“我都二十了,已經不小了。要不是為了等你家英子,我早就當爹了。”

說著,他又將目光投向劉路,“要不這樣吧,趁著全村人都在,我喊你一聲爹,等埋完棺材,我就把英子帶走了。”

此言一出,頓時引得周圍人一片嬉笑,適才莊重的氣氛,也被他搞得亂七八糟。

劉路一臉黑線瞪著王曉,有心開口去罵,卻又忌憚亭長家的勢力。

不想這時,女兒劉英卻忽然大聲說:“這麼說,你今晚就想娶我過門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