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 後記(1 / 1)

窗外,月滿中天。月光下,火紅的柿子壓彎了枝頭,四季輪回,又是一個金秋。而人生的四季隻有一個,走完一季就告別一季,絕無重複。也許,可悲的是不能重複,可喜的也是不能重複。每每想起,總有一種酸楚的滋味,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又上心頭,總有一種緊迫感油然而生。

在這寂靜的夜晚,我獨坐在電腦前,正在抓緊時間,整理自己的書稿。

《誘惑》是一本小說集,裏麵收集了我四十篇短篇小說、小小說,大都是以前發表過的作品,也有幾篇新寫或新修改過的。

走過了一段路程後,回頭看看,將收獲的幾粒糧食撿拾起來,裝進《誘惑》這個籃子裏。然後,踏下心來,用心充電,繼續前行。

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有了自己可以隨意支配的時間。所以,讀書學習,辛勤筆耕,就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一件自找苦吃的事情。不過,我喜歡,樂意為之。

每當我的文章變成鉛字,每當接到讀者打來的電話或發來的短信,談及讀了我某篇文章或某本書後的感受,我的心都會為之一震,那些發自內心的話語給我鞭策,給我幫助,給我力量,給我鼓舞。

有一位工廠裏的同事,她說原本不愛看書,拿到我的《追夢》後,因為是熟人寫的東西,便覺得親切,便覺得好奇,隨手打開翻翻,居然一篇接著一篇,逐字逐句全部讀完,感慨頗多。於是,抑製不住打來電話,聊了許久。她說,從此,她喜歡上了書,讀書成了她生活中的一部分,她從中汲取了不少營養,感覺整個人都提高了品味。那一刻,我很高興,我起到了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讓一個人從讀《追夢》開始,走進了書的海洋,和書籍結緣,和書籍成為朋友。

有一個文友,讀了我的作品,寫下三首激勵我的詩篇。印刷廠的吳經理、原北新橋街道工委書記於豔華、舞蹈隊的陽陽、婦產醫院的冬梅等許多人發來的短信,猶如一支啦啦隊,為我加油助威,讓自卑感十足的我,有了一點點自信心。

常言說,人比人,死;貨比貨,扔。永遠向那些名作家、大作家學習,是十分必要的,但不能用他們的才氣來打擊自己的積極性,要在名人佳作的照耀下,默默地追求自己的精神生活,學會通過文學與外麵的世界交流溝通。

感謝杜芳倫老師,為此書題寫書名《誘惑》。

感謝許福元老師又一次為我的書作序。在整理修改本書文稿的過程中,他不斷針對一些具體問題,進行分析,給予指導幫助,提出修改意見,使我受益匪淺。

感謝魏子楚老師,對本書的校對。她連續對《追夢》《秋月》校對後,還對我2006年出版的《蘇醒》一書逐字逐句細心閱讀,挑出錯字,給與糾正。她為我的三本書花費了大量時間和心血,內心的感激無以言表。

夏秋變換,冬去春來,在年複一年、日複一日的平凡歲月裏,不斷學習、反思、調整、充實、提高自己,是一件需要花大氣力去做的事情。開動自己的笨腦筋,努力寫出讓讀者喜歡的東西,是我今後不懈的追求,讓文學充實我人生的行囊吧!

寫於201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