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蘇珊珊的苦惱(2)(1)(1 / 2)

蘇珊珊感到很窩心、很窩囊,自己的榆木腦袋為什麼就沒有想到這一點呢。在深圳,自己對張勁鬆兩口子從心眼裏充滿感激,一門心思盼望著陳道青通知交錢,壓根就沒有想到通過其他方式給予回報。再說,蘇珊珊相信陳道青,啟程前就強調聽從陳道青的統一安排,他怎麼就不提醒自己一句呢?其他同學怎麼也都不吭一聲?她壓住心裏的不悅繼續問:“大家都送什麼東西了?”李誌斌說:“具體的我也不太清楚,送禮嘛,除了錢就是物唄。聽說有送給張勁鬆小孫子紅包的,有送給他老婆衣服的。你們北京的那兩位,聽說帶了不少北京特產……”蘇珊珊越聽心裏越堵得慌,越聽越恨自己。蘇珊珊納悶,怎麼就沒有聽到大家談論此事呢?這又不是在工作單位,又不是給自己的頂頭上司送禮,又不關係到評職稱、長工資、提拔重用,用得著這樣藏著掖著嗎?

蘇珊珊得知真相後,想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狠狠地扇自己一個大嘴巴子。她惱怒自己就知道像個聽話的小學生,等待著組織者的指令。莫非其他同學都通過氣?開過會?莫非自己不是官員,沒有列席的資格?沒有列席的資格沒關係,你總不能對蘇珊珊封鎖會議精神吧。當然,蘇珊珊知道了真相,她會擇機對張勁鬆夫婦表示感激之情的。隻是有些事情,做得及時和做得推遲是大不一樣的,這標誌著當事人處事的差異、水平。在這個問題上,蘇珊珊感覺自己是太遲鈍、太愚蠢、太不懂人情世故了。難怪有的同學對她的態度很不正常,鬧了半天,他們是嫌棄蘇珊珊的不懂事,笑話她是個傻鳥兒。

按說吃一塹長一智,但要讓遲鈍的人在短時間內變得聰明起來,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上海遊玩期間,蘇珊珊所惦記的事情,依然是盡快交錢,她腰裏縫著幾千元,做好了隨時交錢的準備。這次,蘇珊珊由被動聽通知變為主動打聽。自從蘇珊珊感覺到陳道青對她的態度不太友好後,她的打聽也變得不怎麼理直氣壯了,好像很理虧似的。她問陳道青:“什麼時候收錢啊?”陳道青回答的幹脆利落:“還沒有報出價,不知道呢。”蘇珊珊問了好幾次,回答都是那句話。直到蘇珊珊因看望一位親戚需要提前離開時,回答依舊是“還沒有報出價。”於是,蘇珊珊想把錢交給陳道青,讓他代辦。陳道青拒絕收取蘇珊珊的錢,並告知她:“等報出價格再交錢也不遲。”蘇珊珊把此事委托給了陳道青,私下裏,她打算把錢交給李誌斌,欲告知他,假如陳道青在報出價格後,沒有替蘇珊珊辦理此事,就請同學李誌斌把錢替自己交給陳道青。但又一想,那樣做,豈不是對陳道青的不信任,讓他知道後,會更加不高興。於是,蘇珊珊沒有那樣做,就提前告退了。考慮到做事應該一視同仁,既然在深圳沒有送禮,在上海也照樣沒有送禮。

蘇珊珊看完親戚,立刻打電話找陳道青,詢問需要交多少錢,以便盡快把錢送給他。回答依然是還未報出價,隔日再打電話問,陳道青說:“我需要和上海馬根柱溝通溝通。”蘇珊珊等了兩日又繼續追問,陳道青說:“這種事兒,離開上海就不好辦了,我不想管了。”蘇珊珊一下子被激怒了,心說:“你是組織者,你不管誰管?”可嘴巴張了又張,什麼也沒有說出來,心裏急得直竄火苗子,她抓耳撓腮,六神無主。恰在此時,蘇珊珊的手機響了,是上海張瀾瀾發來的短信:“聽陳道青講,你說不欠我們的情。錯!你不但欠情,而且欠錢……”蘇珊珊攥著手機哭了,哭得很委屈,很傷心。蘇珊珊不明白陳道青為什麼無中生有,編出那樣的謊言。得到老同學的款待,蘇珊珊感激還來不及呢,怎麼可能說出那種無情無義的話。況且,蘇珊珊一直追在陳道青屁股後麵,頻繁詢問何時交錢。這種情況,別人不知道有情可原,但作為組織者,他比任何人都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