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八八五年,新傾向也創立了一種機關,“de Nieuwe Gids”(《新前導》),這樣立名,是因為對待舊的荷蘭的月刊“de Gids”。這新的期刊是一種戰鬥和革命的機關,對於文學上的瑣屑和陳腐,鋒利而且毫無顧慮地布成戰線,還給新理想勇敢地開出道路來。現今是新傾向在荷蘭也闖通了,最高貴的期刊也為他們開了欄,而那舊的《前導》,那後來一如既往,止為荷蘭的最著名的文學機關的,是成了那樣的期刊,即將科貝路斯的小說,首先提出於荷蘭的讀者了。
可以看作群集於《新前導》周圍的青年著作家的精神的領袖的,是拂來特力克·望·藹覃(Frederik van Eeden),象征寫實底童話詩《小約翰》的作者,那新的期刊即和它一同出世,並且由德文的翻譯,使讀者得以接近了。我在下麵,將應用了譯者給我的樣樣的說明,為這全體世界文學中不見其比的,如此完全奇特的,純詩的故事的作者交出一二切近的報告。
一八六〇年生於哈來謨(Haarlem),望·藹覃從事於醫學的研究,以一八八六年畢業。他為富裕的父母的兒子,他遂可以和他的本業,在課餘時一同研習他向來愛好的文學。
當大學生時,他已以幾篇趣劇的作者出名,其中的兩篇,曾開演於亞摩斯達登和洛泰登(Rotterdam)的劇場,得了大的功效。《小約翰》的發表,在一八八五年,隻一下,便將他置身於荷蘭詩人的最前列了。他的智識的廣博,在他的各種小篇文字中,明白地表示著。那他所共同建立的機關,也逐年一律揭出論著來,論荷蘭的,法蘭西的或英吉利的文學,論社會問題,論科學的對象,無不異常分明,因了他所表出的分明的論證。他也以抒情詩人顯,在荷蘭迄今所到達的抒情詩裏,他的詩也可以算是最好的。一八九〇年他發表了一篇較大的詩,《愛倫,苦痛之歌》,(德譯“Ellen,ein Lied des Schmerzes”),遠勝於他先前的著作,並且在近數十年的一切同類作品中占了光榮的地位。一八八六年受了學位之後,藹覃便到南希(Naucy),在有名的力波爾(Liébaul)的學校裏研究催眠醫術(Hypnotische Heilmethode)。此後不久,他在亞摩斯達登設立了一所現在很是繁忙的心理治療法(Psychotherapie)的施醫院。在接近亞摩斯達登的一處小地方蒲鬆(Bussum),他造起一所幽靜的藝術家住所來,他在他的眷屬中間,可以休息他的努力的職務,並且不攪亂地生活於他的藝術。在那裏,在鄉村的寂寞的沉靜中,新近他完成了一種較大的作品,《約翰跋妥爾,愛之書》(德譯“Johannes Viator,das Buch von der Liebe”)。在這密接下文的詩的作品中,那成熟的藝術家,將凡有《小約翰》的作者使人期待的事都圓滿了。
願這譯本也在德國增加新朋友,並且幫助了我們對於荷蘭文學的漸漸蘇醒的興趣,至於穩固和進步。
一八九二年七月,在美因河邊之法蘭克福(Frankfurt am Main)。
保羅·賚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