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鳴玉當初鐵了心要去往嶺南,除卻拉攏人才之外,還是為了親自迎接從呂宋國漂洋過海來的紅薯藤。

拿到手培育一番後,派人快馬加鞭去追苗新雨,分了兩根紅薯藤給她。也就是那小夥計要轉交給她的東西。

打開罩著紅薯藤根莖的紙皮,可以看到裏麵的兩根綠油油的青藤。

苗新雨眉頭一挑,“她就這麼肯定我能接得住。”

小夥計作揖笑道:“先生做事 一定有她的道理。姑娘您是我家先生的友人,想來一定是一位有才識的,定不會辜負先生的寄望。”

他們接到紅薯藤時也很驚訝,不知這綠油油的野菜是何方神聖,竟能得到主人家這般重視。況且隻有兩根,這兩根一直被家中最忠心的老仆好生養著,這才堅持到苗新雨來。

“她怎知我一定會在宣州入城?我若不來呢?”

“先生說,姑娘一行人的路線,一定會經過洪州、宣州、臨安。看來姑娘沒拿到洪州的那一份青藤,臨安還有一份同樣得,姑娘可要前去帶走?“

小夥計解釋道。他們先生千叮嚀萬囑咐,說這幾根青藤沒有多的,一定要將至少一份交到苗新雨手裏。

後者冷哼一聲,“拿我玩兒製衡呢。”雖然還不知道對方具體如何謀劃,但總歸是把自己算計進去了。

苗新雨有些氣悶,聰明人真難搞!

信中提到酒精提純,說明當初交給蕭鳴玉的酒精在市場上出現了盜版。蕭鳴玉在她眼皮底下明晃晃地賣盜版!

具體情形,蕭鳴玉一並在來信中交代:“時間有限,在下手裏得工匠學會了蒸餾之法,卻隻足夠提煉成如此,卻不知如何才能將酒水提純至原版的效果……若好友肯割愛,吾願以千金換取秘方,造福我大周數萬守邊將士!”

臉皮厚如城牆,居然還問她要配方!

苗新雨三兩眼掃完信的內容就把信撕了,問夥計:“她可還有別的交代?”

“沒有了。先生說姑娘拿到東西後會知道如何處置。”

透過夥計含笑的眼睛,苗新雨問道:“你們也是通過畫像認出我的?”

“是,先生善畫,隻是從前在宮裏常畫山水花鳥,不曾見她畫過人。”

對方帶她進入店鋪偏廳,裏頭竟掛著一幅巨幅掛畫。

整幅畫以墨線勾勒,施以淡彩,筆才一二,象已應焉①。人物形神兼備,栩栩如生。而畫中之人正是苗新雨,衣服卻不是初遇時所穿,而是大周流行的衣服樣式。不細看,會以為這就是一幅風格獨特的仕女圖。

“哼,畫得還挺像的。”

沒想到蕭鳴玉還有這丹青妙手。

夥計笑眯眯道:“先生說姑娘一日不見她,這幅畫像就在店裏掛一日。說來有些不好意思,承蒙各位客官照拂,小店生意頗佳。每日進店消費之人少說也有兩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