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瑤池(2 / 2)

見小孩歡樂,女子也就耐著性子看著。

場中兩人是見招拆招,招式更迭層出不窮,門外漢看得眼花繚亂,稍微有點道行的人就知道兩人不過是學了些潑皮無賴打架把式,當不得真。

日頭越來越毒,眾人開始散去。中途兩人停下喝了兩次水,書生挑起華服公子的冠帽,公子小段書生的腰帶,兩人停下整理時又喝了一次水,路上楊錦繡把這些悄悄記在心裏的說給漂亮的大姐姐聽,卻惹來一陣笑。

白沙城東邊是從深山裏流出來的澧水,河水清涼,河岸楊柳依依。就在下遊離城門口石橋不遠處就是楊錦繡的住處。與娘親相依為命,三歲喪父的楊錦繡除了不愛讀書認字外,在外人看來乖巧懂事。從小就嚷嚷著要成為一代大俠,拿著木棍把鄰居家的雞鴨追得落水的落水,上天的上天,為此他娘沒少拎著他耳朵到處賠禮道歉。小孩總是強著性子屢教不改,有時還拉上好兄弟一起作案,狡辯為打抱不平,誰讓王大叔家的大黃欺負小黑。每當這時候,大一歲的好兄弟李根合總是拉住楊錦繡要去拯救小黑的楊錦繡,兩人一起蹲在柱頭後麵看著廝打的兩隻狗,李根合笑的很賊,說是這不是打架,卻不告訴好奇心極強的楊錦繡,而是慫恿他去問他娘,後來挨了一頓打,一個月沒和李根合說話。李根合就隔三差五的在窗下嚷嚷,你又不是閨中小娘子,害什麼羞啊,你就是那樣生出來的,哈哈哈。

楊錦繡在美女麵前是絲毫不怵,侃侃而談,炫耀著自己的英雄事跡。

他不知道這個半路遇上的和娘親一樣好看的姑娘為什麼要到自己家來,隻是有些好奇抱了自己那麼久她不累嗎。他也不知道她名字,沒好意思問。她和娘親說話的時候他就坐在旁邊,隻是沒聽懂說什麼,隻顧著往嘴裏扒飯了。第二天娘親沒去城裏賣自己繡的荷包,而是就在門口河裏把他弄髒的衣服洗幹淨晾在岸邊的楊柳枝上,他就蹲在石頭上發呆。晚上那個漂亮姐姐占了他的床,長大後就沒跟娘親一起睡覺的他擠到娘親的床上,睡得很安穩。早上醒來的時候他看見娘親倒在血泊中,哭得撕心裂肺。窗外透過的光把那個漂亮姐姐的臉染得通紅。跟著離開時回頭看了眼城頭那輪夕陽,血一樣的紅色。

後來他問誰殺了他娘,對麵現在是師姐的她隻是說不知道,哦了一聲就沒再問過。

時間匆匆而過,這些事漸漸在記憶裏模糊,有時候會想起,想起時就不想笑了。平常見到師兄師姐時總是一張笑臉,憨態可掬,惹人喜愛。這一屆最小的弟子,他在奇萊山上待的時間格外的長,整整兩年了。

十二歲的楊錦繡一點也不喜歡這座每天都要兩個來回的山。早上下山挑水,晚上再下山挑水,來回一個時辰,還是中途不停歇。山上其實是有雪水的,隻是屋裏的老頭嫌棄冷,說是寒氣太重,傷胃傷肺。山上就兩個人,老頭輩分大,所以挑水做飯打掃房間的事就落在本分小的楊錦繡身上。小孩不是沒反抗過,隻是餓了一天,頭暈眼花的他和整天就在書堆裏的老頭大眼瞪小眼,沒熬過,就餓著肚子老老實實做飯去了,隻不過是做了一個人的。可憐年紀小,老頭雖然也是風燭殘年,但還是搶得過楊錦繡這小屁孩。最後的結果就是,端著碗刨飯的老頭和一個噙著淚水做飯的小孩。

從小衣來伸手的楊錦繡開始不會做飯,老頭手把手教了一次,就任由他做,鍋裏煮出什麼吃什麼,也不嫌難吃。吃多了娘親做的飯菜的楊錦繡第一天因為難以下咽沒吃成,後麵幾天也就吃了個半飽就再也吃不下去,後來不得不下苦功夫。

天氣晴朗的時候,半山腰的涼亭是個觀景的好地方,向右就是楊錦繡每天來回兩次走的路,向左經過一座索橋就是他師兄師姐們習武的地方。他隻是兩年前最開始上山的時候去過一次,由那個叫做寧初夏的師姐領著。隻記得那有一塊青灰菱形大石,上麵有兩個那時候不認真認字的他還不認識的赤紅色大字:

瑤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