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希堯輕輕搖頭:“難得你這性子也知道害怕。這是必然的。文明大發展,文化卻是依舊繼承自前朝,日落黃昏……我們都知道。”

年羹堯眉眼高傲,他不服氣。他的內心深處,還是有著漢家人的文化優越感的。

好一會兒,他憋出來一句:“新的文明必然帶來新的文化。皇上說可以,弟弟就有信心。大哥不是要去皇家匠藝學院研究新瓷器?”

“新瓷器不著急。等這一次的數學教材編輯完畢再去。”

“數學……弟弟真沒想到,數學會有今天。”

“大哥也沒想到……”

哥倆聊天說話,對於未來士人地位受到衝擊的事兒,有抗拒和排斥,但也有期待和興奮。

年希堯作為大清新一代文人,對於數學算法新式建築等等都有研究,接受得還算可以。年羹堯性情驕傲,也不會對自己說“不敢”。李維鈞出身貧寒,梟雄性格,自然更沒有什麼不敢的。

大清士人官員都還在沉默中觀望或者謀劃,倒是田文鏡調到河南做巡撫的時候,和弘星提起。

“皇上,臣知道,士農工商,是國家四大支柱,不能少了誰。現在國家需要匠人發展技藝……臣還是認為,國家穩定第一,士農工商分階級,乃天下秩序之根本。”

弘星隻拍拍他的肩膀:“朕明白。這片土地上幾千年的文化傳承深入骨髓,你認為百年內我們能走到哪一步?順其自然,且放心。”

田文鏡放了心,可又心疼皇上的苦心。

國家的發展必然需要匠人,匠人起來後,必然不能是現在的地位……而皇上高高在上,卻又悲憫慈愛地對每一個大清人,他不希望大清內部發生流血爭鬥,可他又不能任由士人繼續掌控一切資源。

“皇上,吾等忠於皇上,忠於大清,付出一生,無愧於心就是成功。”

“好。到了河南,認真做事,切記不可急躁。”

“臣謹記。臣到河南後給皇上來信。皇上一身係天下,萬望龍體保重。”

田文鏡行禮退下。弘星靜靜地看著他的背影,眉眼帶笑。

未來如何,弘星真不知道。

幾千年來人的願望就是吃飽穿暖,老有所養,少有所依。目前來看大清國實現一大半兒了——弘星知道山區偏遠地區,還是貧困。

各地方發展不均衡,階級差距又開始拉大;新的問題出來,而我們無從逃避……弘星隻知道,他需要去做。

至少試一試,大清人,都可以活成一個人樣兒。

不單單是士人。

在大清人的沉默和眼淚中,康熙五十二年的春節來臨,大清人擦擦眼淚,綻放笑容,歡喜過節。

人生是苦的,可人生總是有希望的。地方官進京敘職,各國使節之前沒趕上恭賀的,都送來隆重的賀禮,京城又是人滿,熱熱鬧鬧的,舉國歡慶。

新的一年開始,少年天子改元建製,弘星一身黑色冠冕大禮服,乖巧地跟著禮儀官,叔伯們走完各種祭祀流程,大宴小宴會……

十四皇叔去東南沿海。大清朝西部派兵,十三皇叔帶著傅爾丹、年羹堯、嶽鍾琪等等年輕將領,開赴西部邊境,整頓西部,平定準格爾。

同時,開始金本位製度的金銀銀票兌換,改革大清銅錢貨幣和錢莊。

新皇登基的“三把火”悄無聲息地開始,至於東北、中原、江南、這三個地方,弘星自然是更為重視。

開春的時候,各個地方,參加參加八旗選秀的姑娘紛紛開始準備,無上太皇太後告訴弘星,她老人家看中一個科爾沁姑娘。

弘星見過一次,是一個重情重義且很有分寸的小姑娘,教養很好,在京城女子旗學進學一年,漢話滿語都挺好——關鍵是,她和弘星是出了五服的血緣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