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入府淪太監(3 / 3)

那少年這麼一鬧行刺之事,嚇得眾人都如驚弓之鳥,一顆心猶如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誰敢多言?

那高總管見那刺客翻牆逃走,更不敢大意,連忙將眾人帶到一個密室中仔細檢查了一遍,發覺這夥人中並無一人身邊藏有兵刃,這才放下了心上的一塊石頭,先叫眾人用了些飯,一來魏朝有命叫他檢查畢便即帶眾人去密室淨身,二來怕有閃失,三來擔心那刺客去而複返,兼此因由,當下立即帶眾人皆至淨身房淨身。

李進忠受的都是皮外之傷,不怎麼嚴重,用了魏府靈丹妙藥,休息片時,已無大礙,就隨眾人一起淨身。

眾人皆知,所謂“淨身”,無非是割掉男人的睾丸,淪為太監,雖有些疼痛,但走到這一步,都是做了“破釜沉舟”的打算,自然也就無所畏懼了,淨身既畢,休息片時,便一起到內院聽命。

過了半炷香時分,忽聽得一個聲音道:“我來遲了,未曾遠迎諸位;萬望諸位勿怪。”

李進忠暗自納悶,心想魏府中人人對那高總管禮敬有加,生怕得罪了他而受到責罰,這來者是誰,如何這般放浪無禮?正這麼想著,隻見一群太監圍擁著一個老者走進內院,但見那老者六十上下年紀,身高七尺,臉色泛白,身穿太監服飾,頭發高高紮起,卻戴著一頂官帽,雖將那一頭白發俱罩其內,卻怎能掩得住臉上無情的歲月留下的滄桑?

他見那老者雖年歲已高,雙眼卻炯炯有神,兩條銀白色的眉毛直垂下來,伸至嘴邊,心下不覺駭然,這時早料到此人必是魏朝無異了。

那老者正是魏朝,乃朝廷司隸執掌太監,常伴隨在皇帝朱常洛左右,職位甚高,當即哈哈一笑,走上前來,身後跟著數名侍衛並太監,都來內院看這次招來的太監人品,看罷比較滿意,命侍衛奏起樂來,以示歡迎,一麵吩咐廚房備下酒菜,與眾人接風洗塵,一麵又叫貼身侍衛為眾人安排住處。

當日晚飯之後,眾人見過魏朝,齊聚於內堂赴宴,席上都不敢高聲說話,隻低頭飲酒。

那高總管乃魏朝親信,專門負責魏府大小事務,乘機就將今日刺客之事稟告魏朝,並將李進忠發覺那刺客及受傷之事也在魏朝麵前一表。

原來他當時關注李進忠多時,起初見他道破刺客,覺得此人膽識過人,適才又與他閑談兩句,更覺李進忠機智聰明,有心要提拔他,是以在言語間少不了要在魏朝麵前替李進忠美言幾句,好叫魏朝多注意他一點。

魏朝聽了那高總管的話,眼睛裏仿佛有火在燃燒著,急問:“那刺客呢?”

那高總管答道:“都是奴才無能,被那刺客逃了,請公公責罰。”

魏朝道:“逃了?怎麼逃的?”

那高總管告道:“都怪奴才無用!竟沒拿下刺客,請公公發落,雖死而無怨。”

魏朝仰頭長歎一聲,道:“他既敢獨自一人前來,武功自然厲害得很了,你們已經盡力。抓不住他,那也是情有可原;如何怪得你?”

那高總管想不到他居然會說出這麼一句話來,大喜道:“多謝公公體諒,奴才感激不盡。”

魏朝揮了揮手,命眾人退下,忽然想起一事,指定一人,道:“喂,你留下。”

李進忠道:“是。”

魏朝道:“你揭露刺客身份,救了本公一命。這是好事,也是大功一件。本公賞罰分明,自不會虧待於你!你想要什麼賞賜?”

李進忠忙跪地拜道:“隻要公公安然無恙,奴才心願已足!至於賞賜,那是決計不敢要的。”

魏朝叫他坐下道:“沒想到你不僅膽識過人,還是位義士啊。”

李進忠搖搖頭:“公公過獎了!”

魏朝見他吐露不凡,很是喜歡,沉聲道:“你初至本府,好多地方都不熟……”

他注視著李進忠又道:“沒事最好不要胡亂走動。尤其是晚上,免得碰到夜巡的侍衛將你當刺客殺了,白白送了性命,那可怪不得別人。本府凡事講規矩,以後有什麼不懂的就問高總管。”

李進忠道:“是。”

魏朝轉過頭來,又對那高總管道:“他的這套衣服往後不能再穿了,待會兒你帶他去換套新的,再教他一些規矩。”

那高總管道:“奴才遵命。”

魏朝問道:“你叫什麼名字?何方人氏?家裏還有什麼人?”

李進忠對魏朝道:“奴才姓李名進忠。是北直隸河間府肅寧李家灣人氏。數月前雙親不幸病亡,無可依托,來此圖個發跡。”

他說了姓名、籍貫、家境以及到此因由,想起前事,怕魏朝起疑,不肯收留,因此將自己賭博破家之事就一字也不提。

魏朝歎息著道:“那可是家破人亡了。”

李進忠想起妻子命喪自己之手,心中一陣難過,答道:“是。”

魏朝輕輕地歎了口氣,躊躇半晌,叫:“你為人忠厚老實,孺子可教。若肯努力發奮圖強,日後必有作為。”

李進忠道:“既是公公如此看得起奴才,奴才一定不會叫公公失望,也絕不會在貴府白吃飯。竭盡全力為公公辦事便是,請公公放心。”

魏朝道:“這個自然。你什麼都好,就是這名字太俗氣了,我想給你另取一個名字,你意下如何?”

李進忠起身說道:“奴才求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