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上有個很獨特的現象,眾多知名作家都曾有過悲慘的童年,如安徒生、川端康成、但丁、蕭紅、張愛玲、卡夫卡等,有人對這種現象很感興趣,認為這是一種對早年痛苦的補償。海明威就曾表示,一個作家最好的早期訓練是擁有悲慘的童年。心理學家也證明,童年經驗往往對個人一生影響深遠,其人生基調就是這時形成的,而且其以後的發展都避不開這個基調,留下不可磨滅的烙印。
安徒生是世界知名的童話作家,其作品迤邐多姿,想象豐富多彩,其作品包含萬千,有善良的小人物、有荒唐的皇帝,有歌頌光明的,也有諷刺社會現狀的,影響深遠,擁有眾多而獨特的讀者,安徒生的童話跨越了國界、跨越了種族、跨越了年齡,成為全人類共同的精神食糧。
他慰藉了無數人的心靈,然而他自己的生活狀態可並不怎麼樣,甚至有些不可理喻,他喜歡住在瘋人院的紡線室裏,這裏光線昏暗,噪音不絕,而且一牆相隔的,就是那些精神不正常的人,時常能夠聽到病人的哀嚎,或歇斯底裏的喊叫,然而這些卻給了安徒生無數的創作靈感。寫作背景很陰沉,他筆下的故事卻充滿了美好。
不得不說,這跟其童年經曆有關。安徒生出身貧寒,父親是個鞋匠,收入隻能勉強維持溫飽,不過父親喜歡文學,而且想象力非常豐富,常常會為安徒生講述一些有意思的傳奇,還給安徒生讀一些童話故事,如拉封丹的《奇特的孩子》。父親對安徒生的影響是深遠的。可以說安徒生是在故事的陪伴中長大的,故事中斑駁萬千的世界滋養了他單調的童年生活。安徒生之所以喜歡住在瘋人院的紡線室裏,因為在那他能聽到很多有趣的故事,在聽故事的時候,他完全隔絕了外界的各種幹擾,沉浸在美好的世界中。長大成人成為作家後,這一習慣保留了下來。
童年的經驗已經植根於他的思維結構中,對他日後的創作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安徒生很喜歡莎士比亞的戲劇,他常常在腦海中構思戲劇,然後講給父親聽。父親每次都會給他一些建議,這些建議周到、中肯,極大地提升了安徒生構思戲劇的能力。
父親去世給安徒生帶來不可磨滅的創傷,在其作品中曾多次描繪與父親有關的場景。如父親去世前的一個冬天,冰雪覆蓋天地,窗戶被冰封,父親躺在病床上,指著窗戶上結冰的圖案說,你看像不像一個伸展雙臂的女人,父親給它起名叫冰雪皇後,並戲稱冰雪皇後會帶走自己。
安徒生在《冰雪女皇》中這樣描述:“雪花漫天飛舞的夜晚,加伊忽然看見窗外有一片很大的雪花飄落在橋上,逐漸變大,最後變成了一個女人,女人身披白雪披紗,身體在夜空中如明珠般發光,兩眼也熠熠生輝,她張開手臂,朝著加伊的方向招手,加伊趕緊低下頭,心中驚駭,在抬頭時,她已經飛走了。”書中還描述了一個精致的花園:“匣子的兩端挨著窗戶,就像是開滿花的堤岸。豌豆藤在匣子裏瘋長,玫瑰也不斷伸展身軀,他們在窗戶上盤旋著,彼此纏繞,就像是花朵綠葉組成的凱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