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2 / 2)

安娜生命中最幸福的一段時光很快過去了,隨著兩人大學畢業,安娜托家人幫助辛迪找到了一份工作,而兩人也開始同居。開始的日子像往常一樣充滿愛意,安娜嚐試像個男人一樣與親愛的女孩做愛,但是經過多次嚐試後都失敗了,心灰意冷的安娜在陽台上不停地抽著煙。

雖然辛迪表麵上並不在乎,還故意安慰她,但是安娜很清楚這種隔閡難以彌補,她痛苦極了。漸漸地,安娜開始感到害怕,她怕失去辛迪,她怕辛迪會愛上男人。

時間又過了半年,安娜的顧慮真的發生了,她的哥哥因為工作原因來到了她們所在的城市,並經常過來看望安娜,逐漸與辛迪熟識起來。早已產生倦意的辛迪看到陽光帥氣的大男孩感到很興奮,這也讓安娜妒火中燒。

為此,安娜跟哥哥經常發生激烈的爭吵,但顯然哥哥也對辛迪很有意思,安娜甚至一度想要殺了自己的哥哥。痛苦的日子一天天繼續著,終於安娜攤牌了,她告訴辛迪,讓她在自己與哥哥之間做出選擇。

辛迪很痛苦,她對安娜說:“安娜,我很喜歡你,可是你卻給不了我一個孩子,我是多麼想要一個自己的寶寶啊。我也愛你的哥哥,我真的很痛苦。”

安娜聽完感到很絕望,她留下了一封信便走了。

安娜的這份同性之愛最終由於身體的局限而以悲劇告終,但是安娜卻比很多同性戀患者幸運,至少她曾經擁有了美好的愛情,雖然時光短暫,卻成為了永恒。

安娜的情況可以歸為一種“性倒錯”,其女性性器官阻礙了她與情人的結合。安娜與辛迪的愛戀完全是精神上的,無法達到肉體與靈魂的完美結合。雖然經過了多種嚐試,但最終還是失敗了。

現實生活中,有一部分人像安娜一樣,存在著“性別身份障礙”,俗稱“易性癖”。他們的性別身份與他們的解剖性別有很大的衝突,這種感覺就像一個人包裹在並不屬於他的身份底下生活一樣。

患有易性癖的人,往往在青少年時期就表現出端倪了,有的甚至表現明顯,然而這些往往不容易引起監護人的注意。

就比如我們前麵所說的安娜,如果不是因為母親當場撞見了她與鋼琴老師在親熱,也許永遠都隻會覺得女兒不過有些“男孩性格”。可當他們真正引起注意並試圖矯正女兒的性取向的時候,發現為時已晚,因為安娜的心理發展已經趨近成熟,她有了自己的執念,也有了對自己“成為另一性”的強烈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