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1 / 2)

一個周日的午後,正是安娜上鋼琴課的時間。稀疏的鳥鳴,一切都顯得那麼平靜。母親午睡醒來之後,便洗好水果走上樓來,打算犒勞辛苦的鋼琴老師和女兒,當她推開安娜屋門的那一刻,簡直驚呆了,安娜正在與鋼琴女老師纏綿,尺度之大令母親不敢想象,誰都沒有意識到站在門外的安娜母親……

安娜出生在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從小衣食無憂,快樂地生活著。作為家裏最小的孩子,又是個女孩,自然受到全家人的寵愛。也因為嬌生慣養,安娜從小就很淘氣,甚至被老師看作野丫頭,同學們都說她像個男孩。

日常生活中,安娜也喜歡跟男孩子玩,因為她覺得女孩子看起來都很嬌氣。五歲時,安娜有一天突然在晚飯時宣布:自己以後要當一個男孩子。當時,家裏沒有人注意,隻是笑笑罷了。

隨著安娜一天天長大,她的表現越來越像個紳士,她會主動幫助女孩子,還會主動幫媽媽提東西,甚至牽著媽媽的手引她上樓。在學校裏,安娜已經成為女孩子中公認的領袖,受到尊敬,而且她還喜歡別人用男子名來稱呼她。

這一切都讓家人感到不解,但卻沒有引來更多的注意,直到媽媽發現了安娜與女教師之間的秘密,才引起警覺。最初,母親帶安娜來醫院檢查,沒有發現性器官存在異樣,的確是女兒身。後來,通過多方診斷,安娜被診斷出患有俄狄浦斯情結(即戀母不戀父),從此她便開始了一段為期兩年的精神分析治療。

雖然在治療過程中安娜的心理、性格得到了成長,意誌也更為堅強,但卻始終無法改變其同性戀的性傾向,也無法改變她對父親角色的深刻認同感。

最後,分析師得出結論,安娜的同性戀屬於原發性的,也就是“結構性的同性戀”。既然“無藥可救”,也就隻能順其自然。時間飛快地過著,轉眼間安娜從一個小姑娘成為了一名大學生,剛進入校園的那段日子,安娜覺得很尷尬,因為其光鮮亮麗的外表引來了眾多帥小夥的追求,可是她隻能不厭其煩地婉拒這些人,勸他們罷手。直到一次聚會上,安娜被一名柔弱的女孩深深吸引,並有意識地靠近她,這才讓那些男孩子徹底明白,放棄了狂熱的追求。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安娜一刻也沒有停止過追逐那個女孩,就像一個情竇初開的小男孩,每天等在校門外,隻為看心上人一眼。

而這個叫辛迪的女孩也對安娜很有感覺,從最初的欣賞變為依戀,漸漸地產生了愛意。在這段時間,安娜幾乎像一個家長一樣無微不至地照顧著辛迪,她會每天送花給辛迪,陪著她一起上學放學,還用家裏的錢為辛迪租了一間公寓。可以說,安娜毫無保留地將一切寄托在辛迪身上,這也為她後來的悲劇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