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衝殺了一陣之後,他果斷下令撤軍,不再與敵軍糾纏。隨後,這支隊伍便馬不停蹄地朝著成都方向疾馳而去。
不多時,張任率軍前來支援,從士卒口中得知張飛率軍襲營後,便趁亂率軍撤離。
張任麵色陰沉,張飛怎麼這麼著急突圍呢?想到這裏轉頭看向夜幕中的綿陽城。沉思片刻後,下令明日一早三麵攻城。
次日黎明時分,晨曦微露,大地還沉浸在一片寧靜之中。然而,這看似平靜的表象之下卻隱藏著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即將爆發。
按照事先擬定好的計策,張任果斷下令,從三個方向同時對綿陽城發起了猛烈的攻擊。刹那間,喊殺聲、戰鼓聲和兵器相交之聲交織在一起,響徹雲霄。
此時的綿陽城內,守軍們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由於張飛此前帶走了一部分兵力去執行其他任務,導致城中的防禦力量明顯削弱。麵對如潮水般湧來的敵軍,他們隻能咬緊牙關,拚盡全力堅守城池。
城牆上的士兵們毫不畏懼地與敵人展開殊死搏鬥。他們彎弓搭箭,密集的箭矢如同雨點一般射向城下的敵軍。然而,盡管守城將士們英勇抵抗,但敵軍數量眾多且攻勢凶猛,漸漸地,敵軍開始一步步逼近城門。
每前進一步,敵軍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他們依然勇往直前,誓要攻破這座堅城。城牆之上,鮮血染紅了石磚,硝煙彌漫在空中,整個戰場呈現出一幅慘烈無比的景象。
經過連續數日的猛烈攻擊,綿陽城就如同狂風巨浪中的一葉扁舟,搖搖欲墜。城內的守軍們疲憊不堪,士氣低落。
法正站在城頭,望著城外如潮水般洶湧的敵軍,眉頭緊鎖。他深知,如果不能盡快想出應對之策,綿陽城必將失陷。
咬了咬牙,他做出了一個極其冒險的決定,前往張任大營,試圖去說服敵軍將領張任投降。
法正沒有帶一兵一卒,獨自一人騎著一匹駿馬,出城向著敵營走去。他的身影顯得如此孤獨而堅定,仿佛整個世界都隻剩下他和前方那未知的命運。
張任遠遠望見法正單人獨騎朝自己這邊走來,心中不禁大為詫異。他實在想不通法正為何會有此舉動,難道他不知道這是自投羅網嗎?
但多年的征戰經驗告訴他,事情絕不會這麼簡單。於是,張任下令全軍嚴陣以待,密切關注著法正的一舉一動,以防他耍出什麼陰謀詭計來。
在親兵引領之下,法正穩步踏入張任的帥帳,他麵色沉靜如水,毫無懼色,步伐堅定而從容,仿佛這並不是敵軍將領的營帳,而是老友相聚之所一般。
張任端坐在帥位之上,冷冷地看著緩緩走近的法正,嘴角泛起一絲不屑的冷笑,嘲諷道:“怎麼,你莫非又是來充當說客,妄圖勸降本將不成?哼!我張某人可不是那麼容易被你們這些花言巧語所蠱惑之人。”
法正聞言,不慌不忙地向著張任拱了拱手,緩聲道:“將軍暫且息怒,今日在下孤身一人,未帶一兵一卒前來,實乃真心誠意想要與將軍開誠布公、推心置腹一談罷了。還望將軍能夠平心靜氣,聽聽我的肺腑之言。”
張任重重地冷哼了一聲,但見法正言辭懇切,倒也並未直接打斷他的話語,隻是微微抬了抬手,示意其繼續講下去。
法正清了清嗓子,緊接著說道:“將軍可曾想過,如今的劉璋主公生性懦弱無能,胸無大誌,絕非一代明君賢主。
反觀劉備玄德公,他誌存高遠,心懷天下蒼生,廣納賢才,對待部下更是寬厚仁慈。倘若將軍能夠棄暗投明,歸順於他。
必定會得到玄德公的賞識和重用,日後定能跟隨劉皇叔建功立業,名垂青史。”
話音未落,隻見張任猛地一拍桌子,怒目圓睜,大聲嗬斥道:“住口!休想再讓本將聽到半句有關那偽善至極的劉備的言語!”
然而,麵對張任如此盛怒,法正卻是麵不改色,反而微微一笑,不以為意地道:“將軍忠肝義膽,令人欽佩不已。但眼下局勢已然明朗,劉璋勢單力薄,難以與劉備大軍抗衡,敗亡隻是時間問題而已。
這綿陽城雖固若金湯,但終究也是抵擋不住將軍的猛烈攻勢,城池陷落乃是遲早之事。但就算將軍攻破綿陽,恐怕也隻會徒增無數無辜將士的傷亡,令城中百姓深陷戰火之苦。
若是此時將軍能夠順應時勢,歸降劉備,不僅可以保得城中軍民性命安全,使百姓得以安居樂業,而且將軍您自身也將會留下忠義雙全的美名,流傳千古,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