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1 / 3)

(27)

七 真情感動

原來老頭叫趙山冊,過去是這所大學的教授。他為人耿直,看到不滿的人和事就當麵講出來,因此得罪了很多人。

六年前,學校再一次提高了學費,這讓本來就覺得學費過高的趙山冊更加不滿了,他找到了校長,責問道:“學校是教育機構,不是贏利為目的的,你的學費一漲再漲,還讓不讓那些窮孩子上大學?”校長解釋說:“高校學費上漲也不是我能決定的,這事經過了各個部門的同意,你要有意見,就去找他們說去吧。”

沒想到趙山冊竟然真的一家一家地去找了。可以想像,當然是無功而返了。一腔悲憤得不到宣泄,氣得大病一場。病好後,人就有點糊塗了。校長趁機給他為了病退手續。

趙山冊閑著沒事,不知從哪弄來副修鞋的工具,擺在了學校門口。一個大教授突然變成一個修鞋匠了,很多人都說他是想錢想瘋了。他的老伴和趙秀敏怎麼勸也勸不回他。有一天,一向渾渾噩噩的他突然變得清醒過來,他把老伴和趙秀敏叫來,拿出了二十萬元來,要她們用這筆錢成立一個教育基金,幫助所有有能力但是沒錢上大學的窮孩子。他的老伴哭了起來,這筆錢是他們省吃儉用了多少年再加上他的退休金以及他修了一年多的鞋才掙來的。但她拗不過他,就用這筆錢成立教育基金,並遵從他的想法,以道德合同來約束大家。因為在他看來,學生都是純潔的,如果用上法律就是對他們人格的不尊重。

初二那年,趙山冊再次發病,母親為了不影響趙秀敏的學習,讓她到外婆家去住。她因此認識了王清國。趙山冊好了後,趙秀敏就回到了北京。後來母親因為積勞成疾,一病不起,臨終前把這個基金交給了當時才上高二的趙秀敏管理。趙秀敏含淚接過了這根接力棒。一麵讀書,一麵照看時好時壞的父親,一麵維持基金的運轉。可是因為對於錢來說,一紙道德合同太單薄了,基金的錢隻見出不見回,二十萬元已經所剩幾了。趙秀敏為了不使父親的心願落空,把自己的家也就是西裏胡同三號騰出來,出租掙錢。自己和父親則在外麵租房住。但是趙山冊竟然總是讓窮孩子住進來,收不到多少租金。後來她幹脆就以住進來的人為幫助對象,這樣也省了她不少事。為了怕別人知道他們就是基金的成立人而引來不必要的麻煩,她從不在人麵前跟父親相認,每次路過時隻能把關切的目光注視著他。

那天,她在網上看到了“紅粉塵子”發的帖子,決定幫“她”。就寄了一千塊錢過去,約“她”來北京。但是她沒想到這個“紅粉塵子”竟然就是她初中的同學王清國。而且她竟然還請她來跟“趙總”見麵。這一刻,她對他失望極了。正如她在給他的留言中所說的“我不敢相信,像你這樣的人還會信守區區一紙沒有任何法律效應的道德合同。”

但是她畢竟跟王清國同過學,又接到了他多次的解釋。心腸又軟了,決定原諒他。

他們成為同學後,她被他的刻苦學習的精神打動了,試探過他一次。但沒有接到他明確的回複,少女的自尊心讓她卻步了。後來王清國聽說發她的父親是教授而追求她,她的芳心被輕易地俘獲了。而且她想他是由基金幫助才能以上大學的,應該會很支持她辦基金的事。但因為種種原因,她一直沒對他說自己就是那個“趙總”。

直到現在她才算是認清了他的為人,不由得又悔又恨。這才讓他見到了想見已久的她的父親。

王清國沒想到會是這樣,羞愧得抬不起頭來。

“當年的那二十萬早就沒了,但基金到現在為止隻收到返還款兩千三百元。之所以能夠撐到現在,一方麵是我去做家教,一方麵是爸爸修鞋。”趙秀敏搖頭說,“對別人,我不想說什麼,但是你,你是有能力還的。你太讓我失望了!”想到爸爸這麼多年受了這麼多的委屈,但資助的卻都是像王清國這樣的人,她不由得大聲哭了起來。

看著趙教授和趙秀敏,王清國的良心突然回來了,他撲通一聲,跪在了趙教授的麵前,說:“趙教授,您放心,基金的錢我一定還。不僅如此,我還要跟敏兒一起把基金永遠地維持下去!”

“兄弟,算上我們。”一個聲音從身後響起,他們一看,原來是李欣剛和幾個受過基金幫助的人,他們顯然都看到了剛才的那一幕,每個人的臉上都是淚水。

一吻不歸路

一  戰友相逢

馬興超退伍後,在縣城裏開了間小飯館。不知道什麼原因,生意很是不好。

這天中午,他坐在空蕩蕩的店裏發呆。外麵走過一個人,這人並不是想進來吃飯,也許是無意中朝店裏看了一眼,卻猛地停住了,然後直奔進來。馬興超見來了客人,忙起身招呼:“先生,吃飯嗎?”

“老班長,你不認識我了?”那人一把抱住了他。馬興超一看,樂了,說:“****!是你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