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回(1 / 3)

五嶽之岱宗,名曰“泰山”,號稱“五嶽之領袖”,乃是人間天柱、紅塵兀獨。其聲名之浩大,非其它四嶽相堪匹敵。泰山雖無華山之險、衡山之秀、恒山之奇、嵩山之絕,但其獨有的磅礴之氣勢真可謂是“無與倫雄”、“冠確九洲”。

風塵仆仆的李中原千辛萬苦、費盡心機地尋覓到了日觀峰下,隻見前方不遠處果有一處荒涼幽靜的小道觀,李中原遂入其中。

心有忌憚的李中原不了解裏麵是什麼情況,剛一竄進去便欲拔刀揮舞,正在這時,他敏銳的眼眸左右一翻,這才知曉道觀內並沒有人。李中原十分憤怒,一氣之下竟將道祖張陵的雕像給推倒了,巨大的石膏摔個粉碎,並且同時唾罵道:“這個該死的子虛老道,居然溜得這麼快,虧我花了這麼大的勁追到這裏來,嗨!”。接著,他又翻箱倒櫃地將道觀內的所有道具及一切設施全部摧毀,以謝心頭之恨。

正在這時,一名從山外采藥而回的小道童被著個采藥的竹筐來到了道觀門口,正見李中原在屋裏毀壞器物,方知出大事了,霎時間心急如焚,急忙衝了進去,喊叫道:“喂,你幹什麼啊,為什麼要砸碎道祖的雕像?”李中原頓時一驚,立即轉過身來,瞪大眼睛望著這名才隻有十歲大的小道童,隨即手中將刀柄握得越來越緊,欲繼續發泄,將這小道童也一並殺之。可是不知為什麼,愛妻常說的那句話又浮現到了自己的腦海中:“你以後別再亂殺無辜了。你殺了那麼多的人,是不是殺完之後你會覺得心裏很好受?我不希望我的夫君是一個沒有人性的人,你如果再這樣下去,我就死在你的麵前,幫你向你殺過的人謝罪!”於是,李中原鬆開了那隻緊握鋼刀的手,平靜地問道:“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對了,小弟弟,最近是不是有一位外鄉的老道士來此修行過?”那小孩果然是天真無邪、傻得可愛,竟也和氣地回答道:“哦,你是說子虛道長吧!他已經離開這兒好幾天了,噢,對了,他臨走時留下了一些話,說要留給尋找他的人,哦,那些話就刻在龍潭飛瀑旁邊的大石頭上。他讓我等一位姓李的叔叔來,說讓那位姓李的叔叔到龍潭飛瀑旁邊去看,那位姓李的叔叔自然什麼都明白了。”李中原重重地吞咽了一口唾液,回應道:“謝謝!”然後提著刀向龍潭飛瀑的方向飛衝而去。

李中原來到龍潭飛瀑後,很容易便看見了鐫刻在大石之上那幾行清晰的字,上麵寫著:“想必練功練得神魂顛倒、閉關閉得如癡如醉、修法繡得廢寢忘食的孫絕路孫老魔頭是斷然不會親自出馬來收拾我的,而淩嶽山莊中唯一能使他絕對信任的就隻有他的義子李中原李俠士了,所以能看到貧道瞎寫的這幾行字的人必定就隻有李俠士你了。貧道多日前確實在此山之中逗留過少許時日,不過可惜,貧道已然察覺到被不明人物給暗中勘探到了,於是貧道就火速起啟程,趕赴貴山莊再去會會那位自以為計謀高深的孫莊主去了,請李俠士不要見怪。附言,孫絕路不是個好人,望已有妻小的李俠士切莫再跟隨孫絕路胡作非為了。還有,傳聞李俠士曾與前西河大元帥趙不端定了一個‘約法三章’,提醒李俠士一下,萬萬不可將其中的第二條給忘了,李俠士何不趁著東林寺的化塵老禪師羽翼暫未豐滿又已行將就木之時,將其翦除呢?”

李中原看完後,心情很複雜,有焦慮,有不安,有悔恨,也有憤怒,更有百密一疏的抱怨。但最讓他深深感知到的是:這位子虛道人竟會如此神奇,能如此透徹地知曉自己的個人私事,簡直是令人驚異詫然。茫然間,悶悶不樂的李中原漸漸地想起了心事,陷入了無盡的沉思,在苦惱了許久之後,不日,他便下了泰山。

下了泰山後,他一頭栽進了膠東一帶的酒館裏,沒日沒夜的喝,整天醉生夢死的,似乎是在故意消磨著自己的意誌。

話分兩頭,就在李中原喝酒喝得伶仃大醉的同時,已經來到險峻的華山腳下耽擱了數天的王誠夫婦,在寂靜的夜晚裏又一次無功而返,焦頭爛額地回到了寄居的民房中,二人無奈地坐到了土炕上,雙雙對視無語。

失落的王誠恭敬地看著如冰,希望自己的行為能夠得到妻子的理解。他情真意切地傾訴道:“要不是為了報家族的血海深仇,我哪裏願意再次涉足江湖,牽扯這些紛亂之事。而如今要想報得此仇,我必須尋找到那朵傳說中的靈芝,看看到底隱藏著什麼樣的秘密,我堅信,這個大秘密一定能夠幫助我們報掉此仇。可如今,我們連華山的一座小峰都上不去,更別談華山的南峰——落雁峰的封頂了。我這樣日以繼日地問訪民夫,隻求能早日上得華山。冰冰,你能理解我嗎?”如冰含悲欲淚地回答道:“誠,你怎麼會問出這樣的話來呢?我已經是你的妻子了,你的事便也就是我的事,你有難處了,我自然更加地願意和你一起分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