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前,奪嫡之亂剛剛平息不久,新皇登基,便連下兩道旨意,一封陸家女陸華容為容妃,二晉陸家家長陸華楠為瑞國公,世襲罔替。
聖旨一出,天下皆嘩然,陸家風頭一時無兩,世人豔羨有之,敬畏有之。
陸家本是江陵書香望族,自陸老爺子辭去閣老一職後,族中雖仍有青秀備出,卻多為文官,既不為將也無勳貴,如何便一躍成為四大國公府之一?
此事,還需從陸華楠與新皇少年情誼說起。
彼時陸老爺子還未辭仕,陸華楠與皇三子孟郯倆人俱都是意氣風發的少年郎。三殿下母族不顯,滿朝文武無人在意,唯陸華楠深感其才,常常相伴出遊,指點天下文章。
不料幾年後老皇病重,文王、成王爭奪皇位,最終兩敗俱傷。正當時,已經辭官歸隱的陸老爺子長書一篇,言道“皇三子文采灼灼,有治國平天下之能”。
陸閣老幾任科考主管,天下進士盡其學生。此文出,士林文人皆響應。
皇後無嫡子,便由六部閣老與內閣大臣出麵,恭請皇三子孟郯即位,改年號為慶平。
由此,陸家從龍之功無人能及,尊貴榮華享之不盡。
新皇即位,大赦天下,陸家自然也上行下效,發還了一批年歲已大還未婚配的奴婢身契,隻要個贖身銀子,或歸家團聚或自行婚配,陸家絕不幹涉。
其中有個丫鬟,本名叫王若華,後改為若香,原是饑荒年月裏被賣到陸家的良家子,好在父母親人還有良心,隻賣了個活契,言明日後還會回來給女兒贖身。
她讀過書,認得幾個字,便得了當時陸老夫人的賞識,放在內書房裏當差,又是好人家出來的,倒也熏了身小小的清高脾氣。
若香在府裏做活的時候,雖長的唇紅齒白模樣秀麗,但奈何是個不開竅的主,因有一次被二房老爺調戲,恰告到了大房主母樓氏跟前,鬧得沸沸揚揚人盡皆知,此後陸家的幾個男主子誰也不敢沾她的邊,連著那些管事小廝也都知道,她是叫二老爺吃癟的人,更沒人敢得罪主子娶她。
一晃十來年過去,若香已年芳二十。逢著慶平元年的時機,她一夥將這麼些年攢的體己都拿了出來,去了樓氏跟前,為自己贖了身。
她是個有謀劃的,早些年間與陸家一個李婆子相處的甚好,後來李婆子去了莊子上養老,若香因此來投奔她,用所剩不多的銀子買了兩畝田,賃給別人種,隻收一些租子,也算有個度日的來源。
賃田的是一對母子,姓蔣,性子本分老實,男人也忠厚能幹,一年兩年地,李婆子就勸若香,“你年紀也不小了,倒不如找個人嫁了,蔣婆子找我來問過你幾次,我倒也覺得,她家那大郎不錯,是個能過日子的。”
蔣家母子自己也有田產,家境還算殷實。
蔣婆子既然看準了若香要做兒媳婦,自然是拿出了十萬分的殷勤,家裏有什麼吃的也都給若香帶一份,時常還叫兒子來給若香做些雜活重活,這麼處了幾次,兩人倒還看對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