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夢麟是近代中國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隻是在過去幾十年裏,由於意識形態特別是兩岸隔絕的原因,蔣夢麟的大名在中國大陸已很少有人知道。隨著兩岸關係的改善和大陸政治清明,學術發展,有關蔣夢麟的研究也越來越多,蔣夢麟的著作特別是他的《西潮》、《新潮》幾個版本的大量印行,使人們對蔣夢麟逐漸有了新的認識,逐漸體會到他在近代中國教育製度建立、農村複興兩個方麵的貢獻。
在現代教育製度創建方麵,蔣夢麟在五四運動爆發後曾一度代表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學,度過北大曆史上最難受最痛苦的一段日子。在蔡元培離職後,蔣夢麟接過蔡元培留下的這個攤子,獨立主持北京大學近二十年。這二十年的風風雨雨是北大曆史上最為燦爛奪目的年代,大致奠定了北京大學在中國教育史上的地位,是北大走上現代教育之坦途和後來成為中國最著名大學的關鍵年代。在蔣夢麟主持北大校政的日子裏,內憂外患不斷困擾,但蔣夢麟以堅毅性格,勇於負責,嘔心瀝血,殫精竭慮,成為北大曆史上最重要貢獻最大的掌舵人之一。北大後來之成就,自然有蔣夢麟的一份心血。現在再說北京大學的曆史輝煌,北大人總是津津樂道“我們的老校長蔣夢麟”,盡管北大的校史一度不曾出現過蔣夢麟的名字。
就教育主張及教育理念而言,蔣夢麟是中國現代教育的重要創建者之一。早在1918年,剛從美國留學歸來的蔣夢麟就在中國首先倡導進化社會的人格教育,以高等學術作教育的基礎,培養活潑的、能生產的個人,以為家庭增資產,為國家求富強。此後數十年,蔣夢麟努力邁向這一目標,始終不懈地進行艱苦奮鬥。
抗戰爆發後,蔣夢麟和北大與清華、南開兩所大學的師生通力合作,創建並長時期主持西南聯合大學,這所大學在短短八年時間裏取得驚人的成就,培養出一大批棟梁之材,成為中國教育史上的奇跡。在這個奇跡中,自然有蔣夢麟的心血與智慧,因為他是西南聯大三常委之一。
抗戰勝利,北大北遷,蔣夢麟接受蔣介石的征召,棄學從政,離開北大,出任國民政府行政院秘書長。稍後又臨危受命,出而主持中美兩國政府聯合組織的“中國農村複興委員會”,致力於拯救日趨破敗的中國農村。無奈蔣介石大勢已去,蔣夢麟也隻好隨著他的這位小老鄉退居台灣。
到了台灣,蔣夢麟繼續擔任“農複會”主任委員。在蔣介石、陳誠等國民黨政治高層的支持下,蔣夢麟後半生的全部心血幾乎都投入到台灣的土地改革和農村複興事業上來了。在這一工作過程中,蔣夢麟格外注意社會改革,注意農業增產豐收,注意提倡“四健教育”,推行家庭計劃。台灣國民生活水準由此得以提高,社會經濟基礎得以鞏固。在一定意義上說,台灣之所以有後來的繁榮與富強,實在說來也有蔣夢麟的一份功勞。
當蔣夢麟經過私塾幾年教育後,他的父親懷清公讓他選擇是跟隨他走經商的道路,還是走仕途的道路時,蔣夢麟毫不猶豫選擇了像他的兩個哥哥那樣,繼續努力向學,終於如願以償考取了附生,成為了秀才,終於走出科舉道路上的第一步。
然而受過現代教育影響的蔣夢麟則在心裏想著新知識和新學問,先前通過科舉考試光宗耀祖、榮及鄉裏的想法似乎有了一點改變。兩個相互矛盾的力量正在拚命拉著蔣夢麟,一個把他往舊世界拉,一個將他往新世界拉。蔣夢麟顯得很無助很迷茫。
蔣夢麟,浙江餘姚蔣村人。生於1886年1月20日,清光緒十一年乙酉,即舊曆一八八五年十二月十六日。所以有的資料上籠統地說蔣夢麟生於1885年,有的籠統地說生於1886年,都對,也都有點不準確,蓋因兩種紀年或在年末,或在年初。
當蔣夢麟出生的時候,蔣家已有三個男孩,一個女孩。即長兄夢蘭,次兄夢桃,三兄及姐姐名不詳,待考。
據蔣夢麟後來回憶說,當他出生的前夜,他的父親在夢中見到一隻熊來到他家,按照當地風俗傳說,那是生男孩的征兆。第二天這個吉兆應驗了,托庇祖先在天之靈,蔣家又添了一個兒子,所以蔣父為其命名為夢熊。後來,蔣夢熊在浙江高等學堂因參加學潮鬧事,夢熊的名字進行了黑名單,蔣夢熊由此改名蔣夢麟。夢麟有時也寫作夢鄰,或夢麐。蔣夢麟字兆賢、少賢,號孟鄰,筆名有唯心等。
與蔣夢麟的命名非常相似,他的大哥、二哥的得名也是因為他們出生前夜,蔣父分別夢到了蘭花、桃子,所以他們分別被命名為夢蘭和夢桃。至於蔣夢麟的三哥、姐姐出生時,蔣父似乎什麼也沒有夢到,所以他們的名字也就沒有什麼特色可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