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情商遠高於智商的風流大帝——乾隆(15)(3 / 3)

乾隆接到徐績奏報後,雖然嘴上說:“烏合之眾,不過自速其死。計徐績、惟一到彼會剿,自可迅即就擒”,其實乾隆的內心卻是萬分著急。因為他知道,僅依靠山東力量,是無法剿滅的。遂立即召於敏中、舒赫德等大臣,商議破敵大計,而就在此時,一份又一份關於清水教的加急情報如雪片般放在了乾隆麵前,乾隆焦急地詢問諸大臣:

“這次舉事,為首之人,實在情形如何?守城文武官員能否回擊抵禦?教匪有無燒掠殺傷?百姓有無驚惶逃竄?倉庫監獄有無開劫?城池是否占據?究竟因何而起?”

麵對乾隆的這連大串問題,諸大臣一時不知從何回答起,不禁個個茫然相對,隻有於敏中起身說道:“回皇上,據臣所知,這次山東民變,係清水教之所為,為首之人姓王名倫,聽說勇謀兼備,另有一和尚,法號慧悟,為其左右臂,據消息說他原為我綠營中一個兵,在雲南臨陣脫逃。如今這樣賊匪已聚數萬,先後攻占了山東西部陽穀、壽張、堂邑、臨清等地,據稱欲往京城而來。這群匪徒聽說占城之後除開倉賑濟,收買民心外,倒也不騷擾百姓,至於事變起因,臣則正在進一步調查。”

乾隆聽了於敏中這段話,焦躁的心稍稍穩定了下來。不由微微頷首。

“嗯!諸位大臣看有什麼對策嗎?”

這時,大臣舒赫德站了出來:“回皇上,聽說漕運已被匪徒截斷,眼下當務之急是奪回漕運,斷其後路。”乾隆略微沉思一會兒,便說:“傳旨,著諭直、豫二省,出兵堵截擒拿山東叛匪,以免匪人鄰境,蔓延為害。令兩江總督高晉馳赴山東,密行調兵,督率防剿;令直隸布政使暢景率在臨清城對岸駐兵防守,以禦賊眾外竄。”

乾隆一口氣說這麼多,猶如臨陣布兵一般,對地理之熟,不由不令大臣們心生敬畏。

“舒赫德,”乾隆頓了一頓,又揚聲道:“朕命你自帶漕運總督嘉謨、河道總督姚立德,前往山東,會同山東巡撫徐績,速將閘口賊眾剿清,肅清河路,限爾克日攻破臨清,擒獲王倫。”

乾隆想了一下,又叫道。“舒赫德,破城之後,一定要見王倫屍首,另外要查點各賊眷口,王倫親屬,不分男女大小,盡數處斬。”

隨後,乾隆又下旨令天津鎮選綠營一二千名,滄州、青州各選滿州兵勇數百備調;額駙拉旺多爾濟、左都禦史阿思哈,率健銳、火器2營京兵2000名,往東省會剿。

再說那舒赫德領了欽命,也不顧自己早已年過花甲了,回到府上,吃過午飯,便戎裝在身,帶上兩名家將,叫上嘉謨、姚立德騎馬奔赴山東。一路上,幾位大人是白天緊走,晚上有驛站相迎,安排食宿,第二天換了新馬,繼續走,不幾日,到了山東境內,早見大路之上灑滿黃土清水,遠遠的看見前邊方有黑壓壓的一群人敲鑼打鼓地走了過來。走近一瞧,原來是山東巡撫徐績帶著一幫大小官吏來迎接他們幾位欽差大臣來了。

舒赫德一見這種場麵,氣便不打一處來,心說你山東正在烽煙四起,你們不好好坐鎮本衙,想辦法為皇上出力,卻出來搞這迎接,真他媽的扯蛋。正這麼想著,迎接隊伍已到了跟前,前麵一乘八抬大轎落下,隻見一個矮胖子身穿九蟒五爪蟒袍,頭戴鏤花金座官帽,挑簾從轎中出走,定睛前邊,赫然是一身戎裝的舒赫德,嚇得趕緊跪下。

“奴才徐績,率山東省城官員恭請萬歲聖安。”

舒赫德陰沉著著臉點點頭,沒有任何表情地說了一句“聖躬安”,然後從馬上跳了下來看著徐績半天沒吭聲。

徐績不知舒赫德為什麼不高興,還天真地以為欽差老大人是怪自己剛才沒有遠道相迎,違了禮節,所以才對自己如此態度。心裏不由暗暗罵那報事的戈什哈,幹嗎不說清這老頭子是騎馬而來,搞得一直到剛才,自己還認為這幾匹馬是替舒老頭打前站的武官,所以一直把轎子抬到馬前才停。徐績心裏雖然在罵,臉上卻還是堆滿了媚笑,跪倒施禮,陪著笑臉說:“舒老大人,卑職實在不知您老是騎馬而來,而且如此神速,所以才……才……才有這失禮之舉,萬望老大人海涵,卑職晚上一定為老大人再好好接風,謝罪。”

舒赫德一聽:什麼,還要大擺酒席接風!這他媽的地方官是怎麼幹的!自己轄區內出了這麼大的亂子,他倒好像沒事人兒似的,剛才帶著幾乎全部官員,跑這麼遠前來相迎,擺如此大的場麵,若是那王倫派人打過來,豈不是全部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