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情商遠高於智商的風流大帝——乾隆(12)(2 / 3)

乾隆又把滿朝文武召集起來,說:“大金川之役雖然失利,但事已至此,斷無放棄之道理,莎羅奔雖然剽悍,大金川雖然險要,但怎抵得朕八旗兵弁。朕認為隻要加緊對大金川之進攻,撲滅金川蠻夷,割取莎羅奔首級便是指日可待!”

乾隆封溫福為大將軍,統領滿洲勁旅,馳赴川西軍營,會合雲南兵馬,再次進剿大金川。為了徹底消滅雲貴叛逆,乾隆又親自草擬一份詔令,將京中的健銳,火器二營調往雲南,再次抽調吉林、黑龍江等各省兵力以補充雲南前線。這次任命阿桂為定邊將軍,色布騰巴爾珠爾為參讚大臣,繼續兵分三路,進攻大金川。

九月,乾隆帝弘曆聞奏,張廣泗因作戰不力,屢戰屢敗且損兵折將,張廣泗被乾隆一紙調令押回京城斬首了。改授大學士傅恒為經略。十二月,傅恒赴任,誅良爾吉,增調鄰省精兵3.5萬。乾隆十四年初,傅恒采用嶽鍾琪為將軍,攻打大金川。

嶽鍾琪為雍正時名將,善於用兵,治軍嚴厲。每次登壇發令,手下將弁都緊張不已。臨陣時與士兵同甘共苦,士卒甘為效命。一次,他經過大將軍博爾丹大帳,看見帳內掛滿刀戟。博爾丹得意地說:“這是我平素所習練的兵器,故懸掛在此激勵眾人”。嶽鍾琪出門後對人說:“為大將軍者,不恃謀而恃勇,離滅亡也就不遠了。”後傅爾丹果敗。

傅恒提出“恃強淩弱以眾欺寡,緩進重壓以補地利”的金川之役方略,嶽鍾琪也連聲稱讚。布置封鎖金川糧道,鹽道,藥品,以及莎羅奔西逃上下瞻對,北逃青海南逃兩廣流亡的堵路事宜,還有需用兵餉、軍資輜重、撫恤陣亡將士家屬、醫治傷兵諸事,都一一安排定。

傅恒當夜在漢陽點起三千中軍,兆惠與海蘭察各帶兩千左右翼軍,分別在黃鶴樓旁渡口下艦準備起航。燈燭火把中傅恒與兆惠海蘭察一揖而別。艦上十門大炮“轟”地一聲齊鳴響,但覺腳底一動,戰艦各分序列,已經墨龍一般溯江西進。分兵兩路:北路出黨壩(今金川縣北)、瀘河(大金川別名),水陸並進;南路自甲索攻馬牙岡、乃當兩溝,避堅就隙,直逼大金川官寨,清軍連克碉卡,軍聲大振。

嶽鍾琪兵至勒烏圍,乘莎羅奔恐懼,親率13騎入營勸降成功。遂赦免莎羅奔父子,仍命其為土司。第一次金川之戰遂告結束。

3 “十全”武功一——金川之戰艱難取勝

乾隆一直把金川之戰的勝利歸結到他的十全武功之中,事實上這是他好大喜功的心理在作祟,金川之戰的勝利對於乾隆王朝來說實際的意義在哪裏?

乾隆三十一年,大金川再次叛亂,郎卡繼莎羅奔主持土司事務,日益恣肆,攻掠小金川及革布什咱土司,並拒絕四川總督的調解。為控製各土司,郎卡遂與綽斯甲布土司官和小金川澤旺之子僧格桑結成三部聯姻。不久之後,郎卡病死,其子索諾木與僧格桑結好益堅。

乾隆三十六年,索諾木誘殺革布什咱土司官,僧格桑再攻鄂克什和明正土司。四川總督阿爾泰奉命率軍進擊,在打箭爐(今康定縣)半載按兵不進,被治死罪。清廷命大學士溫福為定邊右副將軍,由雲南赴四川督師,以尚書桂林為四川總督,再度率兵征戰。

溫福由汶川出西路,桂林由打箭爐出南路,夾攻小金川。時僧格桑割地向索諾木求援,索諾木遣兵相救。清軍初戰順利,連奪關隘。三十七年五月,桂林遣部將薛琮領兵3,000,攜五日糧,進入墨壟溝(今小金縣西南),被土司兵截斷後路。桂林聞警不救,致全軍覆沒。

清廷罷桂林職,授阿桂為參讚大臣,率軍深入,直達小金川河南,以皮船宵渡,連奪險隘,直搗大營。十二月,清軍抵美諾,僧格桑見情況不妙,輾轉入大金川與索諾木合兵。清軍至底木達,澤旺降,小金川平。乾隆帝命溫福為定邊將軍,阿桂、豐伸額為副將軍,合兵攻大金川,遭索諾木頑強抵抗。溫福又襲用以碉逼碉的戰法,建築碉卡數以千計,將2萬餘兵四處分散,與索諾木對峙。三十八年夏,溫福以敵人地勢危險為由,屯兵於大金川東之木果木。索諾木指使小金頭人及諸土司集兵數千,乘機攻陷清軍提督董天弼的底木達營地,切斷清軍糧運,突襲木果木,奪占炮台,四麵突入,擊敗清兵萬餘。溫福中槍死,各碉卡守兵望風逃散,提督馬全、牛三畀戰死,兵士陣歿3,000餘人,小金川得而複失。

乾隆帝一聽這樣情況,急得眼睛都紅了,命阿桂為定西將軍,明亮、豐伸額為副將軍,舒常為參讚大臣,征調健銳、火器營2,000人、吉林索倫兵2,000參戰。十月,阿桂統領各地兵數萬,以三路分進合擊小金川:自率主力為西路,攻美諾;明亮為南路,攻美諾西翼門戶僧格宗;豐伸額為西北路,攻宜喜(今金川縣西北),牽製大金川。阿桂督軍轉戰五晝夜,直抵美諾,各路也所向克捷,至十一月初,再次降服小金川。諸將移師進討大金川。大金川多年增碉築壘,防守嚴密。阿桂分兵三路,自率一部自小金川攻其東;豐伸額、明亮先後督兵自黨壩渡大金川上遊攻其西北;領隊大臣富德督兵渡大金川下遊攻其西南。三十九年正月至七月,阿桂又命部將海蘭察率兵5,000,與領隊大臣福康安合兵,分路進擊,屢克要寨,直逼勒烏圍屏障遜克宗壘。索諾木震懾,遂鴆殺僧格桑,獻屍乞赦,被阿桂拒絕。清軍捷報頻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