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情商遠高於智商的風流大帝——乾隆(12)(1 / 3)

傅恒說:“皇上,奴才以為原先主撫可以,但現在卻可萬萬不能。奴才以為,莎羅奔襲殺官兵,正是想探一探官府對其的態度,如若官府任其所為,對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莎羅奔必會侵吞附近地方,不僅僅是金川內部各土司遭殃,連附近的黎民也難逃一劫。而且,令奴才猶為擔心的是,奴才害怕莎羅奔勢力一旦大起來後,與西藏珠爾默特那木紮勒相互勾結,勢必成為心腹之患,此其一;其二,莎羅奔肆殺官兵,已構成謀反朝廷罪,這是關係國家大體之問題,奴才不敢多言,但以上兩個問題請皇上深思。”

傅恒的話正說到乾隆心坎上,他很是滿意地看了傅恒一眼,對周圍的大臣說道:“朕意已決,為維護國家之大體,亦為將來西藏著想,師征金川,各位愛卿不得多言。訥親,去給朕好好擬一作戰方案,朕決定派兵進剿大金川,爭取半年時間平定。”乾隆說到這兒,仿佛想起了什麼,“另給朕擬一諭旨,調慶複回朝,命張廣泗署川陝總督,可不必到京城謝恩,直接由貴州到任,為師征金川事宜做好準備。”“是!皇上。”訥親答應下來。乾隆見大策已定,別的六部九卿又無事可奏,便宜布散朝,各個自回自己衙門辦事。

2 大爆冷門——乾隆的第一次金川之戰失利

乾隆派軍隊第一次攻打金川為何失利? 接下去乾隆該怎麼辦?莎羅奔采用什麼方法對付清朝軍隊?

乾隆十二年,雲貴總督張廣泗為四川總督,統兵3萬分兩路由川西、川南進擊大金川。六月,進屯小金川之美諾(今小金縣城)的時候,讓澤旺弟良爾吉(實為莎羅奔間諜)為向導,希望年內可以大敗莎羅奔。

異想天開的張廣泗並不知道,莎羅奔已經對清軍動向了如指掌,他做好迎戰的準備。莎羅奔自己帶領部眾固守勒烏圍(今金川縣東),令其侄郎卡居噶爾崖(今金川縣東南),倚山臨河,準備和清軍大幹一場。

張廣泗果然對莎羅奔展開了進攻。但事情並非像他想像的那樣順利,首先官兵貪生怕死,雖經他嚴加訓斥有所好轉,但還是不敢死攻。其次,莎羅奔抵抗相當頑強,尤其是各路進攻方向遍布很多石堡,如要拿下一個石堡,平均要死傷幾個人。張廣泗曾親往前線觀看,他發現蠻兵石碉內有石彈,也就是用一種木製架子將石頭給彈出來去打官兵,由於他們居高臨下,所以官兵很吃虧,隻有挨打的份兒。張廣泗雖令大炮轟擊,但也無濟於事。張廣泗對這種情況很是頭痛,他隻得傳令各地官兵加緊進攻。

由於莎羅奔頑強抵抗,清朝軍隊久攻不下,張廣泗向朝廷請求增兵。乾隆十三年春,清廷派大學士訥親為經略,前往督師,並起用嶽鍾琪以提督銜隨行。嶽鍾琪到川西軍中,與張廣泗議定進攻之策。訥親予以否定,嚴命三日之內攻下噶爾崖,結果清軍損兵折將。訥親自知失誤,從此不敢私自下令。而張廣泗意氣用事,有意推諉。由於將帥失和,空耗許多糧餉,軍事上毫無進展。張廣泗輕視訥親不知兵事,又采取以碉逼碉、逐碉爭奪的戰法與土司相抗,清軍死傷嚴重。

張廣泗看大勢已去,不得不把這些情況上奏朝廷。乾隆皺著眉頭讀著前方來的奏折:“臣自從入番境來,所經由各地,所見尺寸皆山,陡峻無比。隘口處所則設有碉樓,壘石如小城,中峙一最高者狀如浮圖,或高八、九丈,或高十餘丈,甚至有高十五六丈者,四周均有小孔,可供瞭望,也可以施放槍炮。尤其險要的地方,其石碉尤其堅固,番蠻謂之戰碉,這在番境內都這樣。而金川地勢更加險峻,碉樓亦更加多。對於攻碉的辦法,臣曾用過地道、地雷或挖牆孔,以便施放火炮,或者斷其水道,以便使其坐困。這些方法,本來都極易防範,可以用一次而不能多次使用,而且上次進攻時,已經全部為番夷所熟悉,莎羅奔亦早已準備,或在碉外邊挖壕溝,或在碉內積水,或者將石碉加上護牆,金川地勢本來十分險峻,現防護又這麼周密,自是更難攻擊,目前營中隻有子母、劈山等炮,但這些炮僅可用以禦敵,而不足以攻碉。臣受皇恩甚重,前線軍情臣不敢稍稍隱瞞,今全部達知皇上,以便我皇了然於胸中。”

乾隆對於張廣泗這份奏折極為傷心,因為他想起用張廣泗攻下大金川以建奇功的想法又要破滅了,自己在大金川可能又要栽跟鬥了。在未開戰以前,他對張廣泗充滿信心,而張廣泗本人對軍情也充滿信心,不想僅僅一個月,張廣泗就向自己叫苦了,全無當初之雄心壯誌,乾隆自是非常失望,而且更重要的是,如若不能攻下大金川,他的武力將何以體現?天朝神威將何以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