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毀譽參半的鐵麵皇帝——雍正(6)(2 / 3)

同這個書生相比,還有比他幸運的人。在雍正六年的時候,這日正是正月十五,京中大小衙門都沒什麼事,大小官員也個個回家吃團圓酒,鬧元宵去了。那內閣衙門,本來沒有住宿的官員,隻留著四十多個供事人員承辦文書。這一晚,連那班供事也走得幹幹淨淨,隻留下一個姓藍的人在衙門裏照料燈火。這姓藍的家鄉遠在浙江富陽,想回家也不可能。這時他獨坐無聊,一抬頭見天上一輪皓月,頓時想起家來,便去買了三斤紹興酒,切了一盤牛肉,在大院子裏對月獨酌。想起自己離家八年。在內閣衙門謹慎辦事,依舊是一個窮供事,便不知不覺地歎起氣來。

正在這時候,忽然他身後悄悄地走過一個人來,此人身材十分高大,麵貌很威武,穿著一身青色的袍褂,腳登快靴。在夜色中也看不清麵貌,這姓藍的認作是本衙門的守衛,當下便邀他在對麵坐下,又送過一杯酒去。那人也不客氣,舉起杯來一飲而盡,青袍人問這姓藍的姓名官銜,這姓藍的歎口氣,笑說道:“哪裏說得上一個官字。”

青袍人又問:“同事有多少?”

姓藍的回答:“有四十六人。”

來的青袍人又問:“他們到什麼地方去了?”

姓藍的默默地喝酒吃菜,回答:“出去看熱鬧去了。”

青袍人看著這個落寞孤獨的人,心裏充滿了同情,便又問:“你為什麼不去?”

姓藍的人回答:“當今皇上對於公事十分嚴謹,倘都玩去,誰擔這幹係呢?”

來者聽了,點點頭,說了一聲“好!”

兩個人接著又喝了一杯酒。青袍人又問道:“你在這裏幾年了?”

姓藍的人回說:“已有八年了。”

青袍人又問:“薪水多少?”

回答說:“二百兩銀子一年。”

青袍人又問:“你可想做官麼?”

姓藍的睜大眼睛,回答說:“怎麼不想?隻是沒有這個福分罷了!”

來者問:“你想做什麼官?”

那姓藍的聽到這裏,不覺捋一捋袖子,伸手在桌上一拍,說道:“大官我也不想,我隻想做一個廣東的河泊所官。”

來人不解地問:“河泊所官有何好處?”

姓藍的說道:“做河泊所官,單講俸祿,每年也有五百兩銀子;便是平日那進出口船隻的孝敬,也不少呢。”那大漢聽了,也不說什麼,站起身告辭去了。第二天聖旨下來,著調內閣藍供事任廣東河泊所官。這樣一個芝麻般大小的官員,也要勞動皇上特降聖旨,滿朝文武都覺得十分詫異。這件事隻有藍供事一個人肚子裏明白,他慶幸自己沒有在背後說皇帝的壞話,這樣的飛來之福真是祖輩燒高香積大德了。他是特奉聖旨到任的河泊所官,自然便有許多同僚來趨奉他。姓藍的人在無意之間走上了一條升官發財的道路。

2 無孔不入——神秘紙牌顯雍正的政治高壓

一隻紙牌本來沒有什麼稀奇的地方,問題是這張紙牌背後隱藏著一雙看不見的眼睛,它無處不在,想躲又躲不掉,簡直讓人感到恐懼。

雍正皇帝的特務情報機構,到了無孔不入的地步.有一位官吏,因為第二天要入朝麵君,想買頂新帽裝飾一下門麵,便向路人打聽帽店。等到第二天入朝,免冠謝恩的時候,雍正笑道:“仔細髒了你的新帽。”這人當時就驚呆了,心想皇帝連他新買了一頂帽子都知道,還有什麼事情不知道呢?當時嚇得出了一身冷汗。

有一位叫王士俊的按察使赴任時通過朋友介紹得到一個仆人,此人一向做事情很謹慎。後來王士俊任滿將入京陛見,此仆先來辭行,王士俊問他什麼原因不幹了,仆人答道:“你數年來無大過錯,我將入朝麵聖,為你打個前站。”王士俊至此方知他乃皇上的一個侍衛。像這樣的事情在雍正朝不勝枚舉,雍正皇帝也時時考驗大臣們的觀察力。

一日當朝,雍正問刑部官員刑部大門有無匾額。部員皆答:“有。”雍正立命左右抬出刑部匾額。原來頭天夜裏他命人密取藏之。雍正責道:“是匾在此已久,汝輩皆不知,平素出入時疏忽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