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康熙(11)(2 / 3)

六世達賴倉央嘉措是一位才華出眾、聰明穎悟的詩人,但卻算不上虔誠的佛教徒。藏文史料記載他.“身穿綢緞衣衫,手戴戒指,頭蓄長發,終日醉心於歌舞遊宴。倉央嘉措厭倦布達拉宮裏的清教徒生活,一心追求放蕩、自由的愛情。他甚至捧著僧帽僧服,跪在劄什倫布寺外麵,請求他的師父五世斑禪羅桑益喜讓他還俗入世。倉央嘉措這種驚世駭俗的舉動,給和碩特部拉藏汗造成口實,拉藏汗報告康熙皇帝,斷定新達賴不是真正五世達賴轉世,否定他的合法性。拉藏汗還在民間散布流言,說第巴桑結是五世達賴的私生子,借此打擊桑結在西藏的威望。兩人的仇恨愈結愈深,終於在康熙四十四年爆發了一場軍事衝突,結果第巴桑結被迫退位。康熙四十四年,雙方再度發生戰爭,桑結手下十三萬藏兵被蒙古和碩特騎兵打敗,桑結遇害。殺死桑結的才旺甲茂是拉藏汗的妻子,桑結舊日的情人。

蒙古和碩特部拉藏汗再次控製整個西藏,康熙本來就傾向拉藏汗,於是嘉獎了他。康熙命令將六世達賴倉央嘉措解往北京聽候處置。康熙四十五年五月,倉央嘉措在拉薩成千上萬僧俗百姓依依不舍的相送下,離開了西藏,在途經青海湖畔時,這位年僅二十四歲的西藏傑出的詩人,終於被拉藏汗手下的人殺害了。不過,關於他的死,在西藏流傳著許多種不同的說法。

西藏在和碩特部重新控製下的時間並不太長,因為蒙古準噶爾部策旺阿拉布坦一直窺伺著這塊土地。為了籠絡拉藏汗,策旺阿拉布坦娶了拉藏汗的姐姐為妻,又招了拉藏汗的兒子丹衷為婿。然而,康熙五十五年冬天,策旺阿拉布坦出其不意,命令他的弟弟大策淩敦多布,領著精兵六千,翻過聞南雪山,到達西藏。準噶爾的騎兵部隊攻占了拉薩,包圍了布達拉宮,殺死了拉藏汗夫妻。

策旺阿拉布坦給西藏人民帶來了災難,同時,對清王朝也構成嚴重的威脅,眼看西部邊陲分裂割據的烽火再次騰起。康熙這時已經年過花甲,親征和出巡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了,然而他認識到事態的嚴重。康熙五十六年,康熙任命富寧安為西討靖逆將軍,從新疆巴裏坤進攻烏魯木齊,動搖策旺阿拉布坦的後方。康熙五十七年,康熙詔令西安將軍額倫特、侍衛色倫,從青海西寧出兵西藏。但是,兩次都被打敗了。

兩次敗北,給晚年的康熙打擊很大。朝廷中有人提出退兵西藏的主張。康熙雖然已經進入老暮之年,但勵精圖治的精神並沒有減退。為了維護國家統一,安定西藏地方,康熙五十七年,康熙任命皇十四子允禵為撫遠大將軍,駐軍西寧,統帥西北諸軍,待命進藏平叛。同時提升年羹堯為四川總督,駐軍成都,以備接應。準備就緒以後,康熙五十九年,康熙發布命令:著派川軍護軍統帥噶爾弼,自打箭爐出兵,由四川進攻西藏;著派西寧清軍都統延信,自西寧出兵,由青海進攻西藏,兩軍迅速合圍夾擊大策淩敦多布統領的蒙古騎卒。川軍中一位年輕的漢族將領嶽鍾琪,在戰鬥中表現得十分英勇頑強,他率領不多的綠營兵,從打箭爐打到巴塘,又從巴塘進兵察木多,最後直抵拉薩,大策淩敦多布喪魂失魄,率領殘軍從原道逃回伊犁,西藏重新控製在清軍手中。

康熙五十九年九月十五日,清軍都統延信遵照康熙旨意,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在拉薩布達拉宮主持七世達賴的坐床大典,冊封其為“宏法覺眾第七世達賴喇嘛”。

七世達賴坐床這天,拉薩風和日麗,象征著西藏社會秩序又暫時獲得了安寧。

五 雅克薩戰爭

1 先禮後兵——康熙的和平努力失敗

康熙皇帝文韜武略令人稱奇,在捍衛民族尊嚴領土完整上毫不含糊,中俄領土之爭他堅持先禮後兵,那麼他和平解決爭端的努力又因何失敗呢?

中俄領土之爭由來已久,康熙親政後,繼續執行中國政府的一貫政策,主張通過外交途徑,和平解決沙俄侵略中國的問題。以康熙為首的清朝政府,曾責成駐防腦溫江(嫩江)一帶的中國官員孟額德(達斡爾族)代表中國政府同俄方進行多次接觸,表示中國政府和平解決的誠意。康熙八年十二月十日和康熙九年四月十五日,孟額德先後兩次派遣其屬下官員沙蘭載到尼布楚同俄方商談。沙蘭載第二次去尼布楚時,帶去以康熙名義寫給占據尼布楚的俄國頭目阿爾申斯基的正式谘文。要求俄國當局停止對中國的侵略活動,將叛國分子根特木爾人引渡給中國,並表示“倘貴國有何言詞通知我國,可派使臣前來與朕麵談。”康熙還直接派遣孟額德到尼布楚,帶去康熙在康熙九年六月二十九日寫的致沙皇的國書。再次表示:“今貴君主既望與我和好相處,則理當歸還逋逃之根特木爾,今後不在邊界等處滋生事端”。接著在康熙九到十一年之間,孟額德又多次去尼布楚,要求俄國答複康熙發出的國書。但是,盤踞在尼布楚的沙俄侵略頭目秉承沙皇的旨意拒不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