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宮在南宮的正北方一裏處,北邊接近北城牆,規製比南宮要大的多。
兩宮之間被寬闊的廣場與官署分割。為了兩宮之間來往方便,設計了數條木製的長達二裏的複道。複道不僅製作的異常堅固,而且精美絕倫。它們猶如一條條彩虹,巍然橫跨兩宮之間,顯得非常壯美。
四門之內,則有含德、章台、天祿、宣明、溫飭、迎春、壽安、永寧八座宮殿。這些宮殿之間駕著飛閣。人不必在地麵上走,而像神仙那樣在天上行走。整個北宮不僅有連楝祟樓高閣,更是風景秀麗、花香鳥語。
北宮的宮殿少於南宮,建築也沒有南宮的規整和對稱。坐落在中軸線上的建築依次為:溫飭殿、安福殿、和歡殿、德陽門、德陽殿、宣明殿、朔平署、平洪殿。中軸線西隻有半排建築,自南而北分別是:崇德殿、崇政殿、永樂宮。崇德殿南有兩門,東金商、西神虎。兩門南麵有兩觀,東增喜觀、西白虎觀。中軸線東有兩排建築,自南而北分別依次是:西為天祿殿、章台殿、含德殿、壽安殿、章德殿。東為永寧殿、迎春殿、延休殿、安昌殿、景福殿和永安宮。
德陽殿是北宮內規模最大的建築,在宏偉建築中壯麗莫比。新建成的德陽殿,台階高二丈,花紋石作壇,白玉砌台階,黃金鑄成的柱子鏤刻著三帶纏繞的花紋,並套以橘紅色,屋內的牆壁上畫著優美的圖案,紅漆梁上鑲嵌著青色翡翠,並引洛水注於殿下。德陽殿南北寬七丈,東西長三十七點四丈,可容納一萬多人。德陽殿前還有兩座極其雄偉的朱雀闕,高達十餘丈。
在迎春殿與延休殿之間,自西向東有三個門,即建禮門、崇賢門和雲龍門。崇賢門是北宮東門,雲龍門是德陽殿東門。永安宮是劉莊為陰太後修建的,宮內優美安寧,隻可惜陰太後沒來得及看一眼。陰太後不在了,永安宮一直空著。
永安宮北為永和裏。北宮東門至城東上東門的大道北麵,自西向東有武庫和太倉,是皇家軍用倉庫和供應中央禦府的糧食倉庫。
北宮的宮殿群除了上述建築以外,還有百官朝會殿、承光殿、溫明殿、九子坊、鉤盾署、掖庭署、鐵柱門、盛撰門、東明門、溫德殿、章德殿、宣平殿、顯揚殿、雲氣殿等。其中百官朝會殿是舉行重要儀式、製定國策的處所,居於外朝,屆時天子親臨其所。承光殿是太子的東宮。
在規模龐大的宮城周圍有許多附屬建築物,如群星拱月般地將宮城襯托得更加富麗堂皇。南宮西南角、宣阻門東北有淩雲台,台東有冰室,專供消夏取涼之用;南宮東門外至城東望京門之間,依次排列著太尉府、司空府和司徒府。
移宮用了好些日子,每位貴人也都有了自己獨立的宮殿,而不必像以前一樣擠在一個殿中。秦貴人入住永寧殿,兩位閻貴人依次是迎春殿、延休殿,三位美人則是一同入住安昌殿,陰妧入住景福殿。自陰太後去世,陰妧一直深居淺出,靜的讓我的心慢慢的忐忑不安了。
劉莊的用意很明顯,將眾貴人美人安排在了東側,把我安排在了臨近濯龍園的永樂宮,與她們隔的遠遠的。濯龍園一改往日的荒蕪,在原有蠶室和桑園的基礎上,又建起了若幹的樓台軒榭。等我們全部移進北宮,也接近年底了。
永平九年正月初一,劉莊親臨德陽殿慶賀。公、卿、將、大夫百官,各郡吏,蠻、貊、羌等少數民族使節,宗室諸王計萬餘人前來朝賀。劉莊東上座,百官等萬餘人西向站。慶典開始,百官上壽,劉莊賜群臣以酒食,奏九賓樂曲,共度升平之樂。
一直以來,劉莊都是在我宮裏,陰妧入宮已多年,陰太後的離去想必陰妧心裏比誰都難受。元宵晚宴上眾人依然是少言寡語的,待眾人散去,偌大的寢宮中,我和劉莊一如往日般梳洗上榻,相擁而眠。
“子麗,如今北宮好了,養蠶的事情我要忙一段時間了,這段時間你去陪陪妧妹妹和其他妹妹......”
劉莊伸手輕輕捂上了我的嘴:“睡吧。”
“不!”我一把拉開了劉莊的手:“母後沒能看著妧妹妹有自己的孩子,已經夠遺憾的。再說妧妹妹入宮這麼久一直都是盡心盡力的服侍母後,而其他妹妹也都是盡心的撫養孩子,對於我們她們都不曾有任何的怨言。”
“那你呢?”劉莊的趴在我頸間聲音有些沙啞:“又趕我嗎?”
“子麗,她們也是咱們的親人,你是皇上,咱不能隻顧著自己幸福。我承認我自私,我希望你永遠隻陪我一個,但是憑心而論這對她們是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