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1~2歲幼兒的遊戲玩樂(3 / 3)

適宜1.5~2歲孩子的音樂和娛樂玩具

音樂玩具可培養兒童對音樂的興趣,培養樂感,發展聽力,陶冶兒童的情趣。鑄造兒童愉快活潑和開朗的性格。

各種敲打玩具如小鑼、小鼓、小木琴等,因其聲音清脆響亮而受到孩子的喜歡,開始可讓孩子隨意敲打,以後可讓孩子學會正確的有節奏的敲打,如隨歌聲或琴聲敲打,這樣更增加孩子的興趣。小鋼琴、小電子琴、手風琴及電動八音琴等,因音質、聲音悅耳而受到孩子的喜歡,在美妙音樂的熏陶下,孩子會產生愉快的情緒。開始大人要手把手地教孩子彈簡單的曲調,1歲半左右兒童可分辨不同的音調,雖然這些小樂器的音調不是很準,但是仍可培養孩子初步的樂感和節奏感。最好不要買用嘴吹奏的口琴、喇叭等樂器,這些樂器如果兒童之間或兒童與大人之間互相吹,極不衛生,容易傳播疾病。

給孩子們提供能激發兒童好奇心,提高兒童認識能力的娛樂玩具。這個年齡的孩子活動範圍大,模仿生活的能力加強了,一些過家家玩具,如仿製的蔬菜、水果、小電話、小鏟、小桶、小娃娃等,兒童也非常喜歡。

孩子天生喜歡玩沙玩水,這是大自然賦予的玩具,可給孩子帶來無窮的樂趣,孩子可根據自己的意願隨意玩耍,充分發揮自己的思維和想象能力,但要注意別把沙弄進耳朵和眼睛裏,如個別兒童因玩沙而手部過敏,要立即停止玩沙。

適宜1.5~2歲孩子的圖片和畫冊

一張畫麵簡潔,形象逼真有趣,色彩鮮明的圖片能引起兒童極大的興趣,兒童通過邊看邊認,邊認邊講,從中認識很多事物,獲得簡單的知識,提高語言及認識能力。

這個年齡兒童看的畫片或圖片不宜太小,最好一張圖片上隻有一個圖像,以免圖片上圖像太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開始先讓孩子看內容簡單的圖片,如日常生活用品、各種交通工具、各種動物等。大人可問他這是什麼,讓孩子自己說出,如孩子不會,大人可以告訴他畫麵內容,再讓孩子自己看。經常看看,孩子就會記住圖片內容了。畫冊比圖片內容更豐富,它的每一頁都是簡單的單個圖像,連起來就是一個完整故事,邊看畫冊,邊聽大人講解畫冊內容,孩子得到連貫印象,展開想象,豐富兒童內心世界。看畫冊時還可讓兒童學會自己翻書,教他靈活地一頁一頁地翻書,讓他找自己喜歡看的圖畫。讓孩子看圖學說話,可發展孩子的語言能力,邊翻看書邊自言自語,可以讓他任意發揮,隨著詞彙量的擴大,可由會說單詞過渡到說出簡單的句子,念兒歌。要教育孩子愛護畫冊,不能撕書,不將書倒看,看完後收藏好。同時要教育孩子在看圖片或畫冊時要坐姿正確,眼睛和畫冊保持適當的距離,從小養成用眼衛生習慣。大人還可將畫冊各頁拆開再粘成連續的長卷,製成“兒童電影”,自製一個木架,木架兩旁有一根活動轉軸,把畫卷卷在一根軸上,一端附在另一根軸上,大人可邊轉動畫麵邊講故事,更能引起兒童的興趣。

適宜1.5~2歲孩子的玩水遊戲

一般這個年齡的兒童都喜歡玩水,利用水和玩具進行各種遊戲,這對發展兒童最初的思維想象、動作及認識能力是有幫助的。1歲半左右的兒童可用小瓶、小碗、小杯和小漏鬥等容器裝水玩,還可叫兒童把水從一個容器倒入另一個容器,這可訓練兒童手的控製能力。還可用一個大盆裝半盆水,把一些可漂浮的玩具放在大盆中,讓孩子玩。開始孩子可能會把水搞得滿身滿地,這時大人應在旁邊指導,提醒孩子別弄濕衣服,並幫助孩子卷起袖子。近2歲的兒童可玩磁鐵釣魚遊戲,這種遊戲可培養兒童的耐心和注意力。

和孩子玩“神奇口袋”遊戲

“神奇口袋”遊戲是一則訓練幼兒觸摸覺的遊戲。這則遊戲是針對幼兒心理特點而設計的。可訓練幼兒對看不見的物品的分類。

準備小口袋1個;各類水果,如香蕉、橘子、蘋果、葡萄、橙、柚等;各類小玩具,如手槍、汽車、玩具兔、熊、狗、手帕、帽子、手套等。玩遊戲時,家長拿著裝滿各類物品的口袋念兒歌給孩子聽:“神奇的口袋東西多,請你過來摸一摸。”並告訴孩子,“請你伸手到袋子裏摸一件東西,摸完告訴我(即父母),你摸到的是什麼,但是不許偷看。”在幼兒將說出的物品一一擺放出來後,家長可提高要求:“請你說出這些物品屬於哪一類?比如香蕉、蘋果、梨等是水果類,手帕、襪子屬什麼類?長毛絨的小兔、小狗又屬哪一類?”並讓孩子動手將物品歸類放置。孩子熟悉遊戲後,可讓孩子邊摸邊說:“這是水果中的梨子。”等。

家長和孩子玩遊戲時應注意:①遊戲之初最好不要讓幼兒區別近似的物品,如橙、柚,而用區別較大的,如蘋果、香蕉等,以後再逐漸增加難度。②切忌違反規則,讓幼兒看口袋,那樣就失去其積極意義了。為提高孩子興趣,家長與孩子互換位置,讓孩子提問,家長來摸並回答,最後讓孩子判斷對錯與否。在這個遊戲中,家長要勤動腦,善動腦,不斷豐富“口袋”裏的“內容”,提高幼兒的興趣,促進幼兒感知覺,特別是觸摸覺的發展。

通過這個遊戲發展孩子的感知覺,在視覺不能達到的情況下,通過手的觸摸,能準確地區分物體的形狀、大小以及對物體的物理特征有一定感知能力,從而達到加深、加快孩子大腦皮層對此類概念的表象形成,為今後孩子萌芽狀態的抽象邏輯思維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