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彌留之際(2 / 2)

他原本就沒有把重心放在襄陽,此番舍棄也並不可惜,況且走的人並不多,留下的也都是會一直忠心跟隨之人。待安排好種種瑣事,又要與回鄉之人一一告別,有空閑已經是第二日正午。誰知此時突然來人通知他收好行囊後,立刻前去王宮。

楊康一向備好輕裝出行的簡單行囊,並不需多加準備,待趕到阿剌海的王宮時,隻見一片忙亂,處處都是信使穿梭,幾十名馬夫牽著馬飛奔,緊急之下又井然有序,似乎在準備出行的儀仗。

片刻後,隻見華箏與阿剌海姐妹兩人都換好騎裝,急匆匆從殿前台階走下,待見到楊康時,華箏大聲道,“快,我們啟程去和林與校花合租:貼身高手全文閱讀!我阿媽病了!”

情況緊急,無人多言,連馬車都被嫌棄緩慢,棄而不用。所有人輕裝騎馬出發,兩位公主養尊處優多年,騎術也並未生疏,帶著衛兵在驛路上風馳電掣般縱馬而行,中間幾次換乘駿馬時都未曾停歇,隻趁上下馬的間隙飲了幾口奶酒,其餘人等自然也要如此跟隨,天黑後點起火把趁夜而行,子夜前便趕到哈拉和林。

成吉思汗的原配正妻蒲兒帖皇後的帳子燈火通明,華箏和阿剌海下馬後就跌跌撞撞走向其中,楊康隨在其後,其餘人等都留在帳外。一進之後,兩人撲在床榻前,周圍被許多人圍住,隻聽見隱隱的哭聲傳來。

蒲兒帖與鐵木真少年時成婚,她比鐵木真還要大一歲,如今兒孫滿堂的她在這個年代也算是高壽,而她年輕時受過的種種風霜苦楚,終於在年邁的軀體上顯露無遺,這一病倒下,就如同山嶽傾頹一般。過了許久,才見華箏從塌前起身,回到筆案前,準備寫藥方。

華箏原本就不怎麼會用毛筆寫字,此時雙手更是顫抖得幾乎握不住筆,最終還是將藥方口述出來,楊康謄寫下來交給醫官。一劑湯藥喂下去後,蒲兒帖終於睜開眼,似乎精神好了些,向周圍的兒女們伸出一隻蒼老幹枯的手。

她親生的四個兒子和五個女兒裏,此時隻有窩闊台,阿剌海還有華箏幾個離得近的趕來了,其餘圍繞在身邊的都是其他庶出的子女,還有一些孫輩的小孩。她用渾濁的老眼環視了周圍,對窩闊台道,“你的哥哥弟弟呢?”

窩闊台握著母親的手說,“信使已經騎著最快的駿馬,趕去了他們的封國。”

蒲兒帖勉強地微笑了一下,“不必了,來不及的。”窩闊台道,“阿媽您放心,華箏在這兒,她會治好你的。”蒲兒帖動了動,似乎想搖頭,“我的好孩子,我知道的,醫得了病,醫不了命啊。”她伸出手,示意旁人將她扶起來,這樣坐在榻邊的窩闊台就比她的視線還要低,她低頭看著他,“我的兒子啊,還記得訶額侖祖母曾經對你父汗和他的兄弟們講過的故事麼?”

窩闊台點點頭,“我記得,父汗將合撒兒捆綁起來問罪,訶額侖祖母教導了他,愛護兄弟要像愛護自己的手指,隻有手指健全,團結一致,才能握緊拳頭,才能拉弓射箭。”

“我的兒子,阿媽要你記住祖母的教導,記住我的教導,要遵守父汗的囑托,約束自己,珍惜忠誠的勇士和賢能之人,愛護你的兄弟姐妹。你能做到麼?”

窩闊台點頭應下,蒲兒帖又對阿剌海說道,“我所有的孩子裏,最優秀的就是你,最命苦的也是你。”阿剌海卸下了她在她的人民麵前的堅定與雍容,淚如雨下,把頭靠在阿媽懷裏,同母的幾個兄弟姐妹中,唯有她承受了三次喪夫之痛,生下的孩子也全部夭折,蒲兒帖用盡力氣撫了撫阿剌海的頭發,“可是最讓我放心的也是你,我的好孩子,你可以照顧好你的家和你的國,你永遠不會讓阿媽阿爸失望。”

“華箏,對不住了,阿媽不能送你出嫁了。”華箏一直紅著眼眶聽,聽了這句話後淚水才奪眶而出,她狠狠地把淚擦掉後說,“阿媽不許騙我,您肯定能來。”

蒲兒帖微不可聞地發出一聲歎息,嘴裏反反複複地呢喃著兩個音節,楊康聽不太懂,隻知道那是蒙語裏稱呼家裏最小的孩子的詞語,滿是親昵愛護疼愛之意,”你是我最放心不下的啊。”

又低低地喚了好幾聲後,她又問,“古列堅呢?”

楊康明白這是叫他,這才走上前去,隻聽蒲兒帖說道,“她是我最疼愛最擔心的小女兒,我這就將她交給你了。她從小最聰明乖巧,但也最脾氣固執,請你一定要好好地愛護她……”

“蒙古人不需要守孝,出殯之後,你們就趕緊成婚,不要再耽誤了。”

作者有話要說:元旦快樂!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