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月氏人前來,就是被中土的絲綢和茶葉吸引。女王月無瑕帶領十萬月氏騎士,穿過甘涼大漠,意欲攻下狄道,進取關中。無奈大漠荒涼,水源稀少,月無瑕穿過大漠,率軍剛剛進入櫟陽西境,死者十之有三,十萬大軍已不足七萬。
欣亥是櫟陽移民,知道月氏大軍前來,定然圖謀不軌,便騎上快馬,回城通知郡守,對於家人,欣亥知道現在已經來不及去通知了,隻能寄希望於蒼天,希望家人不要遇到月至大軍吧。
五日後,櫟陽城南郊六十裏,新軍大營。
龍師隰、孫英並龍小雲立於帳中,狄道郡守龍衛已經派遣鴻翎急使入朝稟報大月氏東進之事,三人正在商議。
龍師隰正襟危坐,說道:“此次月氏東進,二位以為應如何應對。”
孫英:“月氏與我櫟陽,中有大漠相隔千裏,曆來井水不犯河水。此次月氏女王親率大軍進攻狄道,甚是奇怪。”
龍師隰:“寡人也覺得,甚是奇怪。但無論如何,月氏人公然進犯,是欺我櫟陽無人,先消滅了月氏大軍再說。”
孫英:“關鍵是如何戰法。太子不妨說說看。”
龍小雲:“此役關鍵,我認為,就一個人——拖。月氏大軍長途跋涉,糧草輜重定然不足;狄道貧困,四處戈壁,草場極少,月氏人難以就地征糧;月氏是遊牧部族,缺乏攻城經驗;狄道城高池深,貯存糧草,足支撐一年;守軍三萬,城中百姓多是善射之士;龍衛百戰之將,能征慣戰,厚重謹慎。由此,我以為,狄道堅守半年以上,不成問題。”
孫英:“依太子之言,我們不必救援?”
龍小雲:“非也,不但要救,而且要大救。”
孫英:“何解?”
龍小雲:“此戰對於秦國,並無太大影響,但對於新軍,對於我,影響巨大。新軍磨練兩年,耗費精鐵糧草無算,此戰是新軍首戰,若打的不漂亮,無法向國人交代。反之,若新軍能以極小傷亡擊敗月氏大軍,國人必然振奮,我在國內的威望肯定大大提高,對於接下來的變法,必將阻力大減。”
孫英:“太子敏銳,社稷之福。”
龍師隰:“太子,說說你具體打算怎麼辦?”
龍小雲:“兩日後,我將率新軍三萬騎士秘密西進,經北地郡繞到月氏大軍後方,堵住月無暇西退之路。預計十月初能完成之一計劃,待到那時,月氏大軍攻城疲憊,我再一舉殺出,與狄道守軍一起對月無瑕形成前後夾擊之勢。隻需一擊,月無瑕必敗。”
孫英:“妙計。皇帝陛下以為如何。“
龍師隰:”好是好,但有一點,若俘虜月氏女王,一不可殺,二不可辱,定要好生伺候。待其氣消,與其結成兄弟之盟。”
龍小雲:“公父說得有理,月氏與我國相距千裏,中有大漠相隔,我軍暫時沒有能力滅其國,隻能與其交好。如此,方能保我西部無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