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公元前三百六十三年,九月。
地點:秦國西部邊境
秦國西部邊境狄道,原本是西羌故地,秦國先代君主力戰數十年,終於趕走西羌,遷移百姓,又在此地建城設邑。狄道城是秦國最重要的西部要塞,也是中土各國通向西域最重要的邊關驛站。老秦人與胡人在狄道雜居已過百年,已被老秦人建設成真正的金城湯池。
本地的百姓多為牧民,欣亥一家便是從陳倉遷來的老秦人牧民,到龍師隰登上君位,已經在狄道放牧百餘年。
九月中旬,狄道的天氣已經開始轉涼,欣亥一家此時正在狄道西部的麻栗坡放牧,準備再過個十幾日,就回狄道城過冬。一家人忙活了大半年,就期盼著能早回狄道城,美美的窩上一冬。
中午,欣亥放完牧,正準備回帳篷吃午飯。忽然間,大地從西向東,開始顫抖,欣亥感受著顫抖,以為是大量的野馬靠近,心下歡喜,決定去套馬。也不多想,欣亥騎上馬便向西奔去,一路上,欣亥越走越覺得不對勁,遂停將下來,四下張望,最終找了塊大石頭躲將起來。等到馬群靠近,欣亥才微微探出頭去,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穿眼而過的,哪是野馬群呀,而是一列列訓練有素的騎士,姑且一算,足足有七八萬騎。欣亥眯著一雙小眼睛,向馬隊看去,這些人個個白皮膚,藍眼睛,頭頂薩西(古代西域各國的騎士頭盔),身穿藍色遊牧長袍,騎著清一色的草原駿馬,手上的兵器更是五花八門,有的拿弓箭,有的拿彎刀,有的拿矛盾。馬隊向東行軍,一列列,一排排,整齊劃一,看的到頭,卻看不到尾。欣亥知道,從自己眼前經過的這些馬上騎士,肯定是從西邊來的月氏人,而他們的目標,就是自己的家園狄道城。
大約3000年前,地球經曆了一次小冰期,全球氣溫下降,高緯度地區的生活條件急劇惡化。隻靠狩獵和采集為生的古印歐人不得不向南遷徙。其中,講希臘語的部落穿過巴爾幹半島,邁錫尼文明,使希臘進入了一個西方學者所謂的黑暗時期,直到大約400年後的公元前8、9世紀文化才開始恢複;向兩河流域遷徙的亞述人將美索布達尼亞的數千年的文化一掃而空;另外一隻向東遷徙的印歐人在中亞附近分開,一支繼續向東最終到達中國;另一支向南進入印度後將創造出燦爛文明的印度原住民征服後,製定了種姓製度:入侵者在剽竊了原住民的文化後被列為最高的種姓,文化的真正創造者,印度的原住民卻被列為最低種姓,他們被禁止識字和學習自己創造出的文化,最終,比中國起源更早的印度文明就在這種野蠻的種族隔離製度下逐步衰亡——因為被禁止學習就意味著政治人才的匱乏,所以印度曆史上基本沒有統一的局麵,也沒有國家和民族認同感。這次遷徙,對文明的破壞影響到了整個歐亞大陸。但進入中國的這支印歐人後世稱之為大月氏。被婦好率領的商朝軍隊徹底地打敗了。初具規模的華夏文明在這場急風暴雨中屹立不倒,成為整個人類接下來近3000年文明的燈塔。公元前5~前2世紀初,月氏人遊牧於河西走廊西部張掖至敦煌一帶,勢力強大。月氏人世代以放牧為生,上馬為兵,下馬為民。前幾年和單於國打了幾仗,大家不分勝負,隻得聯盟,如今元氣恢複,人口百萬,成軍騎士二十餘萬。年輕的女王月無瑕聽聞中土多奇珍異寶,軍士多為步戰,於是便下定決心,率領十萬馬上騎士,東進奪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