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學家,西漢王朝官場中非常獨特的官職一種,從大漢建國開始便設立,這些經學家與治國治民沒有任何關係,與思想文化隻有間接聯係,所以一般大家就知道他們是那個封建社會的知識分子階層就是了。其實,他們是社會輿論非常重要的傳播者和記錄者,不過他們不是史學家,更不是史官,他們記錄下的隻是民間關於神鬼的一些知識罷了,或許講的有些籠統,《山海經》知道吧?就是西蜀和楚地的經學家(方士)記錄整理出來的。說是別人幹的也不好信呀,畢竟那個時代識字的不多。
那麼這些人的來曆說的清楚嗎?事情要追溯到秦始皇的年代,其實經學家進入政府部門是在秦國滅掉六國統一天下成為秦國之後,隨著功德圓滿,秦王嬴政變成秦始皇以後,開始做起了長生不老的白日夢,皇帝有了這樣的思路,那麼能夠滿足皇帝白日夢的經學家們自然就不能閑著了,就像禦用文人一定會有不同情節的樣板戲供當權者選擇一樣,模式化的煉丹、求仙、出海、測占卜等等,各種荒誕的項目層出不窮,而負責給秦始皇演出“長生樣板戲”的群體便是被後人稱作“方士”的經學家,一般會寫字,有能力做行政人員的稱為儒生,這些都是準公務員,而比儒生更搗鼓一點自己的副業和旁門左道的便是方士,而能夠既會搞偽科學,又懂儒家經典、寫文章不錯的,稱為經學家。
上述這三類人在古代其實都是一類人,是思想混沌時期,儒道混談的表現。在古中國的精神信仰崇拜思想流派中,道家是最早提出思考關於人和世界的問題的,而儒家有點跟從的意思,提出了“順天道”主張。所以說,道學的興盛應該追溯到先秦時期,這個時代是道學強盛過儒學的時代,直到漢王朝第四代皇帝漢武帝見董仲舒的時候才改變成了儒家的時代,而董仲舒提出的“君權神授”簡直是照抄道學求仙的山寨版。
這些方士愚弄始皇帝並最終付出了代價,事情穿幫了,始皇帝大怒,一紙下令,天下所有的方士,捎帶上儒士,一起被活埋。從此以後,這些人流竄人間,過了幾十年,活下來的方式們的徒子徒孫們遇上了中國封建曆史上第一個偉大的時代——“漢武”時代,才算是有了出頭的日子。
毛潤之這樣的大學問家,偉大的領袖來點評曆史帝王,最開頭評的不是堯舜禹,而是秦皇漢武,說“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可見“漢武”對中華民族是個什麼地位。值得一提的是,漢武帝不僅功業與秦始皇比肩,連愛好都一樣,都是偏執的長生不老愛好者。所以在漢武帝統治的後期,就出現了皇帝被方士蠱惑,年邁的老皇帝殺死壯年的太子的蠢事,當然,漢武帝雖然是老了的漢武帝,可人家畢竟是漢武帝,結果自然是在皇帝麵前耍小聰明的方士死的連渣都不剩下,真正做到了“讓你永遠而徹底的消失”。雖然這次天下方士們沒有遭到被活埋的滅頂之災,可從此以後中央政府對方士不再買賬,隻在一些雜活裏用一用,皇帝本人就不再搭理這些騙子了。直到西漢都快滅亡了,也未見方士再活躍過了。
皇帝是不再理會經學家隊伍裏的方士群體了,可如果這門學問斷了,那未免太可惜了,因為世界上是中國人最早研究化學的,便是這群“騙子”。在我看來,道教對人類文明貢獻最大的,不是求仙思想或者天人合一的空話,最大的貢獻其實是最早對化學這門學科的研究和探討,道家講求煉丹,煉丹的曆史,便是中國人對化學的認識過程,這種過程對人類文明非常重要,因為火藥是中國人發明的,許多金屬也被人冶煉出來的。所以說,什麼事情都有兩方麵,方士、道士煉丹吃死了皇帝,做到了為民除害,他們被滅的渣都不剩,可因為他們卓越而又成效的工作,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在我看來了不起,向這些騙子致敬!
道家人還是中國最早的哲學家思想來源,道家提出了三個問題:我從哪裏來?我是誰?我將去哪裏?而如何回答這個問題,道家人首先指出我們來自一種陰間的地方,這裏是人類文明不能達到的地方,是這個星球的另一種文明形式,是人類文明作為“陽”麵而存在的陰麵。我是人,是世間一切精華的凝結體,我將去往另一個世間,說白了,道教思想的意思總結一下,通俗的說就是:“我”身上存在的“元素”或成為力量,作為一種存在的能量介質永遠不滅,在一種人類無法到達的地方或者空間不斷轉化和變化,成為這個世界的一部分。這種思想在現在被稱為“能量守恒定律”,我們中國人的老祖先光這麼想了想。就超越了西方人三千年。到了王莽篡漢的時代,經學家隊伍裏不僅有人煉丹,更有人開始以一種被稱為“讖語”的類似預言來輔助人們對未知世界的向往和追求。總之,那個時代,搞儒學的和搞道學的,其實界限非常模糊。所以焚書坑儒的對象是所有的知識分子嘛!
扯得有點遠了,言歸正傳。
西漢哀帝時期,長安有一個專門進行“讖語”傳播的人,這個人叫劉韻,字子駿,漢高祖劉邦四弟楚元王劉交五世孫,宗正劉向之子。是中國儒學史上的一個重要人物,後因謀誅王莽事敗自殺。需要強調的是這個人是皇室重要成員,記得是重要,就連當今皇帝見了麵,也得叫個叔舅的,更是《山海經》的校對者,《山海經》是誰寫的,這個我猜是方士編纂寫的,不然普通人沒有這樣豐富的想象力。